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3-09-20杨永杰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21期
关键词:生理学案例教学法

杨永杰,陈 悦,鲁 颖,徐 晓

(河南大学医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医学基础学科,内容繁多、抽象,学生普遍感到难学,但对临床知识感兴趣,故采用案例教学法将典型病例或生活现象应用于生理学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1],形成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并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我们在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和2010级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采用“案例(问题)—自学、讨论解疑—重点讲解总结”这一模式,以其高度的拟真性、鲜明的针对性、学生的主动性、过程的动态性等特征[2],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改变了以往师生间只是传授者与接收者的单向传输、被动吸收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案例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基础和必要性

1.1 丰富的案例教学资料

丰富的临床病例和生活现象为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在引入案例时层层提出问题,让学生循序渐进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1.2 生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具有积极意义

1.2.1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使学生认识到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临床学习的必要基石,从而改变轻基础重临床的偏见。

1.2.2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有展示能力的机会,有利于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自信心。案例教学通过对一个个具体案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形成对问题的独到见解。

1.2.3 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案例教学法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强调思考的过程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把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3]。教师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寻找答案,再通过小组讨论,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概括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辩证思维。

同时,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某些案例中充当医生角色,通过运用已有知识分析思考,得出自己的判断,做出决策,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从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开展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并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其综合能力。

1.2.4 提高理论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以具体案例的临床表现为例,步步设疑、由浅入深地分析与生理学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后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要掌握的生理学知识。这种方法一方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结论,获得很高的满足感并增强了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1.2.5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是根据案例与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讨论时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或与他人合作,寻求答案,最后达成共识。通过这一过程,个人的思维与智慧可与群体共享,既展示了学生个人的独立见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2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及效果评价

2.1 案例教学资料的收集和选择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生理学学科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案例资料。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资料选择和资料表现形式4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2.2 案例教学资料的编写

根据案例的特征和教学要求,把收集的资料分类,编写与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案例。案例内容要求精练、重点突出、具有典型性,能反映教学目的和要求。另外,收集案例可以作为教学实践由学生完成,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组织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并归纳出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增加导学教学资源。

2.3 案例教学法引入

我们采取两种方法进行引入:一是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先讲解生理学知识,再引入案例,让学生课后讨论分析,与讲解的生理学知识点一一对应。这样,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多次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案例(教师画龙点睛式地指导),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二是讲述理论知识前就引入案例。让学生先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案例,发现问题,然后带着疑问听讲,随着教师的讲解,案例中的疑问也迎刃而解。这种方法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听讲,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当问题解决之后,学生会有很强的成就感,从而增加了对生理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其把各学科相关知识有机联系起来。

2.4 案例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评价(见表1)

对我校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392人和2010级护理专业158人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观察指标为学生对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满意率和对案例教学法的效果评价[2]。发放问卷550份,收回有效问卷536份。结果91%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较满意,具体见表1。

表1 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满意率[n(%)]

3 体会

我们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缩短了生理学理论知识与临床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了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案例教学法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深刻的启发性、充分的自主性、强烈的综合性、突出的实践性、及时的评价性和密切的合作性等优点。但采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合理选择

学生在学习生理学时处在基础医学知识学习阶段,对临床接触少,选择案例时,教师应尽量选择简单、典型的常见病例或生活现象,要求教师选择的案例具有“五性”。

一是典型性。案例要语言通俗、内容简短、意义明确。二是针对性。教师在课前要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主线来选择案例、组织材料。三是生动性。教师选择的案例应生动有趣,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集中、观察力才会增强,其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才会提高。四是真实性。真实才可信,“信”使学生将学习的理论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的基础。五是启发性。案例如果没有启发性,就不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1]。选择的案例若专业性很强、过于复杂,会使学生无从下手,产生退避心理,反而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最好选择能够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的案例(如若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影响机体哪些功能?产生什么样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有延展性,为学生今后学习预留伏笔。

3.2 控制时间

案例教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但是生理学教学课时紧,知识点多,因此案例分析不能影响正常生理学知识讲授时间,可以让学生课余讨论,讲授理论课时点到为止。

3.3 重视思维分析过程和主流方向

注意引导学生,以避免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答案,加重学生负担;鼓励学生发散式思维,但要避免讨论的无序和偏离主题。

3.4 总结相关生理学知识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根本目的是通过使用案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尤其可将重点、难点内容引入案例,使重点、难点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总结至关重要。

3.5 结合应用其他教学方法

由于生理学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的章节都适合案例教学法,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方法替代另一种方法,而应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需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等而有所侧重,并正确处理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既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又能使学生认识到生理学知识是今后理解和掌握临床知识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从而培养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

[1]喻问琼.案例教学法在实践运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1):46-47.

[2]刘利平,方定志.PBL教学方法的调查和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95-96.

[3]温敏霞.生理学理论与临床案例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4):63-64.■

猜你喜欢

生理学案例教学法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