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脂康与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3-09-14王军毅姜庆军

中国药业 2013年7期
关键词:血脂康脂联素阿托

王军毅,姜庆军

(1.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宁波 315040;2.浙江省宁波市李惠利医院心内科,浙江 宁波 315040)

脂联素(adiponectin)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或蛋白质,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浆中,是一种胰岛素增敏激素,在临床试验研究中发现其具有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的潜力,与受损血管内皮结合可抑制炎症[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小分子蛋白,可损伤内皮细胞或导致血管功能紊乱,使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2]。血脂康具有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阿托伐他汀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可使细胞内胆固醇水平降低,从而起到调脂作用[3]。本研究中观察了血脂康与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及TNF-α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冠心病(CHD)患者 87例,年龄 42~78岁,平均(59.4±21.3)岁。纳入与排除标准:均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8周内未使用其他调血脂药物;排除妊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重度感染等疾病;签订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血脂康组(A组)42例和阿托伐他汀组(B组)4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治疗方法

A组给予血脂康胶囊(北京大学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规格为0.3 g/粒,批号为20120430),早、晚饭后各1次,每次两粒;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剂(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20110512,规格为20mg/片),每日1次,每次20mg。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1.3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于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采集空腹静脉血10mL。以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含量,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根据Friedewal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LDL-C=TC-(HDL-C)-TG/2.2。采用放射免疫试剂盒(Linco公司)测定血清中脂联素水平,放射免疫试剂盒(北京东亚生物试剂研究所)测定血清中TNF-α的含量,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Excel表格,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 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 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2。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LDL-C,TC,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血清中脂联素表达水平升高(P <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胆固醇、脂联素水平和TNF-α表达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胆固醇、脂联素水平和TNF-α表达情况比较(±s)

注:经配对 t检验,与治疗前相比,*P <0.05。

A组(n=42)B组(n=45)治疗前5.56 ± 0.54 5.60 ± 0.57治疗后2.50 ± 0.49*2.48 ± 0.42*治疗前3.44 ± 0.48 3.51 ± 0.50治疗后2.57 ±0.45*2.56 ±0.44*治疗前1.94 ± 0.43 1.97 ± 0.50治疗后0.91 ± 0.13*0.94 ± 0.14*变化率(%)53.09 52.28治疗前5.53 ±2.14 5.56 ±2.03治疗后8.72 ± 2.23*9.41 ± 2.47*变化率(%)57.69 69.24组别 TC(mmol/L) LDL-C(mmol/L) TNF-α(ng/mL) 脂联素(mg/L)

3 讨论

脂联素具有脂肪组织特异性,能抑制内皮细胞中的血管细胞黏附因子和细胞间黏附因子等许多因子的表达,可抵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炎症等病变[4]。目前研究证实,脂联素的生物活性形式主要为单聚体和三聚体,可特异性地与骨骼肌或肝脏细胞膜上的G蛋白耦联受体1型或2型脂联素受体结合,进而对脂肪酸氧化和糖代谢进行调节,主要表现为促进骨骼肌细胞的脂肪酸氧化和糖吸收,说明脂联素是机体脂质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5],Ouchi等[6]发现,脂联素可降低单核细胞的黏附作用而在血管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脂联素可抑制TNF-α的生成与释放,从而发挥一定的抗炎作用。TNF-α的生物活性主要有直接或间接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而起抗癌作用,刺激纤维母细胞增殖,抑制脂蛋白的脂质活性,增强中性粒细胞对血管内皮的黏附性,增进凝血因子及组织因子的活性[7]。TNF-α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或导致血管功能紊乱,使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造成肿瘤组织的局部血流阻断而发生出血、缺氧坏死,同脂联素一样,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血脂康为中药红曲的提取物,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具有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肿瘤等多种作用,在临床上常作为冠心病的防治用药。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生物合成初期阶段的限速酶。阿托伐他汀通过可逆性地抑制HMG-COA还原酶,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使细胞内胆固醇的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导致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数量增加,从而抑制LDL-C的生成[8]。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脂康与阿托伐他汀均可使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升高,TNF-α表达水平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脂联素水平表达受到抑制,而TNF-α的表达受到相对的激活,加剧了病情进展,应用血脂康和阿托伐他汀可较好地改善这一状况。另外,血脂康和阿托伐他汀对脂联素和TNF-α的影响差异较小,本次研究尚未发现明显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1]Freeland KR,Wolever TM.Acute effects of intravenous and rectal acetate on glucagon-like peptide-1,peptide YY,ghrelin,adiponectin and tumour necrosis factor- alpha[J].Br JNutr,2010, 103(3):460 - 466.

[2]Illan-Gomez F,Gonzalvez-Ortega M,Orea-Soler I,etal.Obesity and inflammation:change in adiponectin,C -reactive protein,tumournecrosis factor- alpha and interleukin - 6 after bariatric surgery[J].Obes Surg,2012,22(6):950-955.

[3]张秋兰,晋万强,赵静茜.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4):357-359.

[4]赵红丽,李 潞,刘丽敏,等.血脂康与普伐他汀对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脂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1):113 -115.

[5]刘 叶,于晓玲.普伐他汀和美托洛尔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相关指标的影响[J].心脏杂志,2006,18(6):656-658.

[6]Ouchi N, Walsh K.Cardiovascular and metabolic regulation by the adiponectin/c1q/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family of proteins[J].Circulation,2012, 125(25):3 066 - 3 068.

[7]Kyriazi E, Tsiotra PC, Boutati E, etal.Effects of adiponectin in TNF -alpha,IL-6,and IL-10 cytokine production from coronary artery diseasemacrophages[J].Horm Metab Res,2011,43(8):537 - 544.

[8]侯纪洪,林建武,钱文光.普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0,19(10):19-20.

猜你喜欢

血脂康脂联素阿托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从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看血脂康的临床应用
血脂康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脂联素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辛伐他汀与血脂康一样吗
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的临床价值评估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