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围术期呼吸循环变化与呼吸并发症的相关性

2013-09-12吴月明藏东玉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胸外科辽宁锦州121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7期
关键词:心肺围术液体

吴月明 藏东玉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胸外科,辽宁 锦州 121000)

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常见呼吸系统并发症〔1〕。本研究拟分析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内呼吸循环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呼吸并发症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开胸手术患者112例,按是否发生呼吸并发症分为观察组(发生呼吸并发症组)和对照组各56例(未发生呼吸并发症组)。开胸手术方式包含肺部、食道及其他位置手术,肺部手术主要有肺楔形切除术、肺叶或袖式切除和全肺切除等,食道手术为右径三切口和左右径两切口等,其他位置开胸手术包含纵隔、胸膜术等。

1.2 研究方法 于手术当日、术后第1、2、3天行心肺功能评估,常规监护生命体征同时监测呼吸循环变化;于无吸氧状况下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液体出入量与尿比重;测定平均动脉血压(MAP)与心率(HR)。

每日液体出入量的计算方法为:(入液量+饮食、肠内营养量)-(尿量+皮肤与呼吸蒸发量+各种引流管引流量等其他出液量),其中皮肤与呼吸蒸发量按照每日500 ml/m2体表面积算。统计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 (BMI)、手术时间、术前并发症、术后1 d液体出入平衡情况、术后血氧饱和度、术中出血量等。其中出入量正平衡指的是每日液体出入量>800 ml者,术前并发症中心血管疾病是指合并中重度高血压或冠心病的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伴随肺结核、出现中重度肺功能衰退者。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连续数据间的检验应用t检验、等级数据间的比较应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围术期呼吸循环变化与呼吸并发症的关系 观察组术后动脉氧分压(Pa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当天、术后1 d时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相似,术后2 d、3 d时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第1天的液体出入平衡差异最显著,其次为术后第2天,术后当日及术后第3天的出入液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围术期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的尿比重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AP与HR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术后第1、2天均出现MAP、HR明显上升,呈现高循环动力状况,术后第3天时开始出现回落。见表1。

2.2 老年开胸手术围术期呼吸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两组性别、BMI、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年龄、术前并发症、术后1 d液体出入平衡、术后血氧饱和度、术中出血量差异显著(P<0.05)。见表2。对以上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显示,术前并发症是老年开胸患者手术围术期发生呼吸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表1 两组围术期呼吸循环变化与呼吸并发症的关系(±s,n=56)

表1 两组围术期呼吸循环变化与呼吸并发症的关系(±s,n=56)

3 d PaO2(mmHg) 观察组 84.31±1.32 58.33±5.67 57.01±3.25 61.39±6.17指标 手术当天 术后1 d 术后2 d 术后对照组 87.61±4.09 75.39±6.10 68.20±4.48 70.03±5.22 P值 0.078 0.030 0.038 0.036 PaCO2(mmHg) 观察组 43.38±7.02 36.02±3.75 39.92±7.34 41.20±5.43对照组 43.88±3.27 37.27±2.69 38.01±1.28 38.39±2.05 P值 0.092 0.066 0.042 0.037液体出入平衡(ml) 观察组 799.00±94.00 835.00±85.00 127.00±31.00 -237.00±52.00对照组 803.26±79.59 110.00±24.00 -228.00±29.00 -201.00±49.00 P值 0.265 0.020 0.031 0.041尿比重 观察组 1.020±0.012 1.027±0.011 1.025±0.013 1.023±0.010对照组 1.021±0.009 1.024±0.008 1.020±0.008 1.028±0.013 P值 0.078 0.032 0.028 0.029 MAP(mmHg) 观察组 53.19±5.02 54.82±5.48 55.90±4.10 52.10±4.89对照组 54.02±4.81 53.99±6.02 56.01±5.22 51.89±5.06 P值 0.118 0.079 0.083 0.091 HR(次/min) 观察组 114.90±10.98 119.03±10.76 122.38±9.07 113.97±7.76对照组 115.03±7.96 118.93±9.97 121.87±10.33 113.40±8.27 P值0.080 0.124 0.093 0.197

表2 开胸手术围术期呼吸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n=56)

3 讨论

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围术期内常表现为呼吸循环变化为主的功能性并发症〔2〕,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老年开胸手术后呼吸循环变化与呼吸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围术期内呼吸循环的动态监测对预防术后呼吸并发症非常重要。

老年患者因机体器官功能性的减退,呼吸储备也明显下降,开胸术后的老年患者较年轻患者需更多的时间来纠正低氧血症,此时就更易因过度通气而造成呼吸肌疲劳〔3〕。本研究结果表明,术前合并心肺并发症的老年患者因无法避免开胸手术后急性呼吸功能减退而更易发生呼吸并发症。不吸氧状态下的脱氧动脉血气分析能排除因吸氧浓度差异而造成的误差,使结果更具准确性,更能体现出真实的呼吸状态〔4〕。本研究发现老年患者开胸术后急性呼吸功能的衰退主要表现在PaO2的降低,这种呼吸循环变化与呼吸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对于合并呼吸系统并发症的老年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应严密监测呼吸循环变化,尤其要重视脱氧状态下术后第2、3天持续性的低氧血症与PaCO2降低。

本研究显示老年开胸患者围术期液体出入平衡与动脉血气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手术后第1、2天均出现MAP、HR明显上升,这是因为开胸手术具有创伤性,开胸患者极易因创伤反应而造成“第三间隙”缺水〔5〕。在这种缺水状态下,机体会为维持自身稳定的循环状态而处于代偿性的高动力状态,此时会HR加快、外周血管阻力下降、MAP上升。术后第3天时开始出现回落,是因为进入了细胞外液“回流期”,水分经肾排出、体内环境恢复。老年患者若开胸术前合并呼吸道并发症、肺脏或肾脏功能不全等,其水分排出速度会更慢,肺血管阻力显著增大,呼吸功能会受到严重抑制,若不及时处理极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并发症〔6〕。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发生呼吸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中,年龄的风险不是很大,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全身重要脏器功能衰退,手术耐受性降低而导致。另外老年患者常各种严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均可增加其开胸术后发生呼吸并发症的危险性〔7〕。研究显示老年患者开胸术前合并呼吸并发症,如肺功能中重度衰退、出现呼吸功能减退等对其开胸手术影响很大,是导致开胸手术后发生呼吸并发症的危险因素〔8〕。本研究结果也证实,术前合并各种并发症是老年开胸患者手术围术期发生呼吸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围术期密切监测老年患者的呼吸循环变化趋势,能帮助尽早发现呼吸异常,避免呼吸并发症发生,提高开胸手术疗效。

1 诸杜明,韩晓丹.胸部手术并发症的防治〔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9;15(3):134.

2 赵志宏.62例老年患者开胸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原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7):128-9.

3 胡基刚.电视胸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对老年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71.

4 方文涛,陈 勇,张翔宇,等.老年重症开胸手术围术期呼吸循环变化与呼吸并发症的相关性〔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6;22(4):245-8.

5 杨志广,邵国光,郭喜平,等.预防性治疗降低老年开胸患者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4):463.

6 魏 刚,赵建国,张应天.外科病人的液体正平衡与负平衡〔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4):73-6.

7 朱 峰,郝宝泉,裴少华,等.老年患者开胸术后体液平衡管理与术后心肺并发症关系的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5):482-4.

8 姚立中,董建春.高龄食管贲门癌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防治体会〔J〕.江苏医药,2011;37(15):1836.

猜你喜欢

心肺围术液体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液体小“桥”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液体压强由谁定
《心肺血管病杂志》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