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如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013-09-05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二公司滨海工程指挥部宋广海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3年7期
关键词:责任制领导责任

◎ 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二公司滨海工程指挥部 宋广海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法律赋予生产经营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坚决履行。只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就如何落实好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谈点个人体会:

一、提高认识,分清责任,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前提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解决“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承担什么责任”的问题,到目前有些领导和项目主管没有弄清,往往出现安全隐患或发生安全事故时,就责问安全部门“怎么管的”,看来没完全搞清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什么。笔者认为:当发生安全事故或出现安全隐患时,首先追究管理责任人,然后责问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多年来一些单位从上到下没有分清谁是谁的责任,只是把安全生产责任制喊在口头上,强调监督不到位的多,讲管理不到位的少,无形中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形成了用“监督”代替管理,从而造成了职能部室,普遍对安全不作为的局面。就项目而言,笔者认为:当出现安全隐患时,整改通知书应下发到职能部室有关终端管理责任人,不应直接下发到作业层(施工队),执行分级负责制,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否则靠“监督”代替管理,就难免事故的发生,“本质”安全,才能“安全”,监督毕竟是滞后的。为此各级主管领导在思想上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定位,把重点放在相关部门(人员)及作业层管理上,也就是终端管理责任不到位问题上,正确理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质。

二、建立制度,明确责任,是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一是为了增强生产经营单位各级主要负责人、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各岗位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二是为了充分调动各级人员和各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加强自主管理,明确责任,落实到位;三是作为责任追究的依据。为此,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体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围绕“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承担什么责任”的问题定制度。首先结合本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明确各自的责任,制订相应的制度。也就是说在制定项目部主要领导职责和班子其他成员职责、各部室工作职责时,必须明确在安全方面的责任、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特种工管理,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特别是施工队自行租赁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等等必须明确到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并明确怎么管(制定相应制度),谁来负责的问题,如施工现场,“三违”现象比较严重,就要查明原因,看是教育不到位的问题还是管理不力的问题。二是做到与岗位工作性质、管理职责协调一致,不前后矛盾,不左右幢车,并且做到具体、简明、便于操作,易于执行;如:物资材料质量管理上,物资部门和安全质量部门都有责任,那么在制定责任与相应制度时,必须明确“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各承担什么责任”,从采购到进场、再到使用,其资质、合格证的检验,材质的复(试)验及确认等由物资部门来管,并承担相应责任,防止谁都能管,又谁都不管。三是针对工程项目实际,明确监督、检查标准或指标,确保责任制切实落实到位。监督、检查是确保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又是衡量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位的主要手段,就如何衡量,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或指标,明确谁来监督,谁来组织检查,并建立检查制度、奖罚制度,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便于责任追究,确保责任制切实落实到位。就如物资部门所采购的材料是否合格、能否使用,依据什么来确认可以使用,必须按照什么程序、规定、标准来确认,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四是根据项目体制变化及安全生产新的法规、政策及安全生产形势的变化及时修订完善。

三、责任到人,过程控制,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关键

首先,项目主要领导和管理人员必须树立牢固的责任感、使命感。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事故的源头,为此,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工程项目,各级主要负责人、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各岗位人员,必须牢记各自的职责,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危机感,在日常管理上,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武装头脑,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在去年《全国职工职业安全卫生知识竞赛活动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从企业大量工伤事故案例分析,90%以上事故发生在班组,80%以上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事故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这些人为因素造成的”。而2011年全国各类安全事故共发生多少起呢?据报道347728起,死亡75572人。从这两个数据使我联想到:一个企业乃至全国若避免80%的安全事故,会保全多少个家庭不会破碎?又可减少多少经济损失?而从所发生的事故案例中,又有几起不是安全责任事故呢?近年来国务院要求建立“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轮流现场带班”制度,无疑是督导企业领导要尽到领导责任,促使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样做班组虽不一定减少到90%的安全事故,但一定会大大减少。从一个个血的教训告诫我们,如果各类人员都能够尽职尽责,安全事故就不可能发生或不会造成严重后果。有的单位,多年来为何会也没少开,文件也没少发,最后还是出事了?为何检查不少,考核不少,出事还是不少?为何再三强调,反复教育,事故还是不断?从表面来看是执行力、落实力不够,实际是责任制不明,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每天“自问”一下我尽责了吗?尽到位了吗?如果我们每一个领导、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能够时刻怀着对企业发展负责,对社会安定、家庭幸福负责的态度,以宁当“恶人”不当“罪人”,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指导思想,扎扎实实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安全教育中,不流于形式;在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能站在企业长远利益出发,层层落实巡查制度、定期通报制度,严防走马观花,光喊口号,对下管理不善,没有尽到责任、不作为的人员严加惩处,对造成安全事故的,打破“社会影响”的幌子,无论是涉及到谁都要追究当事人及领导责任,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我相信只要人人尽到应有的责任,安全工作就一定能得到根本好转,企业就一定能实现安全生产。

其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是关键。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必须带头履行自己的职责,并且大力支持安全生产工作,从而充分调动各级人员和各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责任认清了,也分清了,心也尽到位了,领导支持了,就不会因安全问题的存在而袖手旁观、听之任之,更不会在处理安全问题的时候出“以夷制夷”的怪招。领导支持了,下面就会有动力,才会有干劲。领导支持了,就会发挥出全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增强安全工作的预见性,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就能提前预测到,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就滨海工程指挥部来讲,近几年来,在指挥长(项目经理)的大力支持下,为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工艺,不断探索创新,率先在公司制作了《安全文明施工与标准》手册,并被公司借鉴。为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第一个在指挥部下属三个项目部统一制作了《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手册,在“手册”中,首页设定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认定书”包含了安全生产目标、认定人安全生产职责,主要“危险源、点安全防范检查要点”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日常工作记录”。在去年承揽的天钢集团“综合利用废水资源替代全部生产新水项目”施工中,由于作业环境复杂,涉及高压电、煤气管道、地下各种管线多、工作面受限等危险因素及临时用电量大、电气焊作业、高空作业、吊装作业多,工期紧而交叉作业频繁等特点,为确保安全生产,针对各种危险源点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提示告知书”,下发到作业层,做到人人清楚,严防事故的发生,并始终坚持“领导班子成员轮流现场带班”登记制度,将当班情况、待办事宜记录在案,有效促进了安全生产。在生活区管理上,为防止农民工冬季违章用电(电热毯、热得快)发生火灾,统一配备电暖气,对每一个电暖气安装了漏电保护器,实行了“一器一漏”,同时下发“冬季消防告知书”有效防止了触电、火灾事故的发生。并被公司推广。这一切都来源于责任,来源于支持,来源于主观能动性。

再次,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责任明确了,不等于尽责了,更不等于责任尽到位了,为此必须建立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来促进、来约束责任制的落实。针对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必须查找原因,追究当事人及领导责任,从中吸取教训,不断促进责任制的落实,确保安全生产。

猜你喜欢

责任制领导责任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期望嘱托责任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杜润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幕后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