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建筑:从“推动”到“拉动”

2013-09-05陈桂龙钱厚琦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3年7期
关键词:建筑评价推动绿色

◎ 本刊记者 陈桂龙 钱厚琦/摄

4月1日,“第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开幕式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主持,来自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丹麦、世界绿色建筑协会等国内外政府官员和业内知名企业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并演讲。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绿建大会因为此前《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颁布而引得业界尤为关注。

绿色建筑上升国家战略

今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1号文”的方式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下称《方案》)。该方案不仅全面定义了绿色建筑在新形势下的历史内涵与意义、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更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鲜明地表达了国家政府对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庄重宣言。至此,绿色建筑行动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巡视员武涌表示,从2011年的《绿色建筑行动纲要(草案)》到今年《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出台,再到制订中的《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显示出国家对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视。这次《方案》的构想最早来源于九三学社通过中共中央统战部,向国务院提出的一份报告。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是提出要抓住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机遇,大力发展绿色建筑。随后,国务院主要领导批示指出,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有利于城乡建设模式的转型,也有利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国家的长远利益;要从规划、设计、技术等方面推动绿色建筑的建设与发展。

事实上,“绿色发展”的理念早在“十六大”便进入了党的执政视野,并逐渐生根发芽,直至“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建筑成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1月16 日再次发文《关于加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和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加强和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审管理。从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模式出发,以推广绿色建筑为重要抓手,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与措施,大力引导和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另外,北京、深圳等地近日也纷纷出台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其中,北京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全面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意见》,要求从6月1日起,北京新建建筑基本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并在全国率先将绿色生态指标纳入土地招拍挂出让。深圳市也即将颁布实施《深圳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今年的新建筑将全部建成绿色建筑。各种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无疑会加速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介绍,在“十二五”期间新建绿色建筑要达到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以上城镇新建建筑都必须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

资料显示,10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按照规划,至“十二五”期末,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1.5%。据推算,届时全国城镇累计新建建筑面积将达到40~50亿平方米,这样的建筑数量和建设速度都为世界发展史上所罕见。

标准体系规范市场

基于广阔的绿色建筑市场,我国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按照现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3个级别。从统计数字来看,2012年我国一星及以上绿色建筑的项目数、面积均相当于前四年的总和。

据统计,2012年全国共评出389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2013年一季度一星、二星、三星绿色建筑项目分别达42个、52个和15个,预计今年全年不低于500个项目。

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清勤介绍,以2012年为例,从绿色建筑星级项目地区分布情况来看,除甘肃、青海、贵州及西藏以外,其他各省自治区级直辖市都有获得标识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在30个以上地区、数量在10至30个的地区以及数量不足10个的地区各占1/3,其中江苏、广东、上海等三个沿海地区的数量遥遥领先,山东、河北、湖北、浙江、北京、福建等地增速明显。

从各星级的比例上看,江苏、广东、浙江及山东省的绿色建筑各星级比例较为均匀,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三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较高,河北一星级、二星级绿建较多,天津则全部都是二星级和三星级,而福建省则一星级比例最高。

仇保兴表示,去年财政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城区。中央财政支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申请绿色生态城区示范应具备以下条件:新区已按绿色、生态、低碳理念编制完成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建筑、市政、能源等专项规划,并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一星级及以上的评价标准,其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达到30%以上,2年内绿色建筑开工建设规模不少于200万平方米。并明确财政奖励政策,对二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米奖励45元,对三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米奖励80元,对绿色生态城区以5000万元为基准进行补助。该文件对促进绿色建筑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而据初步统计,目前,江苏、安徽、武汉、青岛、天津、深圳、广州、西安等省市均出台了有关补贴政策,专项补贴、物业税减半征收、土地招拍挂前置条件、容积率返还、购房贷款利率优惠等“以奖代补”方式也先后实施。

与此同时,标准体系也进一步完善。王清勤介绍道,目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商店建筑评价标准等都已经发布或正在编写中。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政策、标准、技术、理念的推进,也带来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大幅下降,如三星级住宅建筑增量成本每平方米平均不足200元,基本可以在26年内收回。

万亿产业撬动市场大蛋糕

可以说,政策多管齐下,大力促进城镇绿色建筑发展,必将撬动建筑节能巨大的市场潜力。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中国发展绿色建筑将有效带动新型建材、新能源、节能服务等产业发展,有望撬动超过万亿元的绿色市场规模。仇保兴副部长预计,2020年前,我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将至少达到1.5万亿元,而从2011年开始,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已经呈现加速之势。相关上市公司包括达实智能、延华智能、天晟新材、泰豪科技、达实智能等已经引起业内关注。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的设想:截至“十二五”期末,我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要求达到10亿平方米。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及深圳、厦门、宁波、大连城镇新建房地产项目50%要求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有关专家表示,绿色建筑产业链关联度十分宽广,随着绿色建筑行动的推进,必将给相关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建材、技术等相关产业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绿色建筑具备强大的产业带动力。

据了解,绿色建筑存在较大投资空间:10亿平方米的新建建筑预计将直接拉动500亿元以上的增量投资;而当前我国40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中至少有1/3需要进行节能改造,仅此一项,预计今后10年产值便可达1.5万亿元。

绿色建筑的吸引力还不止如此。世界银行3月21日透露,世行执董会已批准给中国5笔贷款共计6.2亿美元,用于支持北京、上海、江西、辽宁等地的绿色能源、环境治理等项目。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曾捷告诉记者,从政府、品牌开发商、自营物业这三个领域的需求来看,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不可小觊:一是政府项目,各地政府在建的大楼或者政府投资的公益建筑,政府希望在绿色建筑的发展上起到引领作用;二是品牌开发商的项目,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为体现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塑造社会形象,树立品牌效应,开始积极投入绿色建筑的市场实践;三是自营物业,物业经营者更能充分体验到绿色建筑“全生命期”节约运营成本的效益,这也使其成为绿色建筑在市场推广上最具潜力的一股力量。

国际合作开创新篇章

中国绿色建筑已经形成全球共识,外国纷纷与中国进行合作。

加拿大驻华大使Guy Saint-Jacques表示,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新建基础设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这都是中国越来越重视绿色和节能建筑和技术的结果。在他看来,中加两国极具合作潜力的领域包括木结构建筑、绿色建筑评估审核体系及技术标准、建筑和社区利用可再生和替代能源。这些领域在绿色建筑大会活动中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能源和环境)商务参赞Susanne Nors说,中丹两国在建筑节能领域内的合作已经拉开序幕,并期待着加深与中国的合作。

美国能源部代理副部长David Sandalow表示,美国与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国家进行合作,共同探讨节能建筑、节能电器等项目,并希望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

法国区域平等与住房部和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与能源部住房、城市规划与景观司司长Etienne Crepon表示,采取绿色建筑行动是必不可少的,但还远远不够,必须以更广泛的规模纳入到环境城市系统的运作中去;德国联邦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部环保政策、基建及政策司司长Veit Steinle说,德国2050年的目标是建设几乎可以达到气候中性的建筑,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德国联邦政府广泛集中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绿色建筑的目标是要求不断改进建筑材料和经济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需要,为了共同发展建筑能效的成功战略,德国真诚希望与中国伙伴不断地紧密地合作,互惠互利。

世界绿色建筑协会首席执行官Jane Henley表示,外国与中国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合作,从政策制定、开发、融资到建设、运营和入住后的评估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国际最佳实践的案例,这些实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建筑的整体规划路线。

联合技术公司与行业权威机构合作进行了一项调研,以探讨全球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以及自2008年首次发表全球绿色调查报告以来的变化。通过分析包括中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推动新楼宇和既有建筑改造市场发展的商业因素,联合技术环境、控制与安防亚洲区总裁Ross Shuster指出,全球的绿色建筑正在迅猛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当今商业发展的诉求,绿色建筑的发展已从“推动”变成“拉动”。

猜你喜欢

建筑评价推动绿色
绿色低碳
基于健康光环境设计运维的WELL建筑标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分析
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角度分析暖通空调设计方案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2月起实施
让企业报助推企业文化发展
推动普通纪念币参与流通的对策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