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忆与忘却——《宠儿》所展示的美国黑人成长史

2013-08-15曹美华

贺州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塞丝奴隶制美国黑人

曹美华

(吕梁学院 汾阳师范分校,山西 汾阳 032200)

《宠儿》是诺贝尔奖得主托妮·莫里森在1987年出版的小说。问世之后,它一直被视为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宠儿》是一个关于黑人妇女残酷、荒谬且怪异的故事。黑人妇女塞丝爱她的女儿,她不想女儿继续做奴隶,于是亲手将还在襁褓中的女儿杀害。十年之后,化为鬼魂的女儿回来追讨情感上的债务。苦涩的基调充斥着小说《宠儿》的始终,像是植根于悲伤的黑人音乐。

美国蓄奴史是美国黑人群体的集体伤口,每一种形式的回望,都是一次血淋淋的记忆的重现,小说以回忆的形式来展示一个民族的历史时,通常都会集合了那一时刻历史最典型与最深刻的部分。伤口之痛让黑人无法面对那段历史,但是对于未来,却又无法不去面对历史。“莫里森塑造的黑人形象在寻求逃避可怕的环境时,好像在追求自我毁灭,这只能延长对黑人、尤其是对黑人男性的刻板认识”[1]76。《宠儿》就是如此,它哀诉了三代处于弱势地位,在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压迫下的黑人妇女的艰难历程,令人深刻地感受到黑人妇女的痛苦经历以及黑人痛苦的奴隶史,进而展示了美国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给了美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的实时动态与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意的表达”[3]65。

一、黑人所遭受的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

托妮·莫里森在谈到《宠儿》时,曾经说过:那段历史是《宠儿》中“所有人物都不愿记忆?的,也是我不愿记忆的,也是所有黑人不愿记忆的。我是说,这是一种民族失忆症”[1]96。这种民族失忆症已经说明在现代文明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可恶的奴隶制是所有美国黑人都不愿回顾的,奴隶制使他们不仅要承受巨大的肉体痛苦,还要让他们承受精神上折磨。

黑人奴隶的子女仍然逃脱不了奴隶的命运。塞丝为了让她的孩子不再重复她的悲惨命运,毅然杀死了已经会爬了的女儿。18年后,一个奇怪的女子来到塞丝的面前,自称叫“宠儿”,而且塞丝看到宠儿时候,感觉自己羊水破了,另外,宠儿还知道塞丝很久以前有过一对耳环,她会哼唱塞丝为孩子编唱的催眠曲。所有的证据表明,宠儿可能是塞丝死去的女儿的冤魂借尸还魂。也有一些批评家认为宠儿是塞丝已过世的母亲的象征。在小说中读者们也可以找到很多证据,如宠儿叙述的断断续续的故事与塞丝对她的母亲被白人贩奴者从非洲运到美洲的回忆相吻合。宠儿言谈时的神态很奇怪,似乎嘴角总是挂着一丝笑容,而塞丝的母亲因为长期戴着“铁嚼子”,她的嘴已经畸形,似乎一直在微笑。在第二十六章,宠儿和塞丝的位置互换,宠儿的举动像个母亲,而塞丝的举动却像个孩子,他们的角色互换也许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宠儿一直代表着什么。在更广泛的层次上,宠儿还可能代表了所有穿越大西洋从非洲被运到美洲的黑奴。这些黑奴世世代代受到奴隶制的压迫,他们的后代还会受到奴隶制遗毒的影响。宠儿无论是塞丝的女儿、塞丝的母亲,还是蓄奴制下的受害者,都代表了依然困扰现代生活的往昔岁月。莫里森对宠儿形象的不确定描写,增加了小说的悬念,也反映了人物对不堪回首的往事的极力回避,进而使读者以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姿态参与到作品中,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作品的意义。

在《宠儿》中,几个主要主人公都承受了无形的无处逃遁的精神折磨,奴隶主不仅折磨着塞丝的肉体,还贬损她的尊严,摧毁她的人格,甚至逼迫她杀死自己的女儿。这让她的精神趋于崩溃。奴隶主可以随心所欲主导一个奴隶的生与死,可以随意辱骂、殴打黑人奴隶,可以将他们像商品一样交易。致使黑人不仅丧失了人身自由,更丧失了精神自由,美国黑人的祖上都是从非洲贩卖而来被迫成为奴隶,他们原本已经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奴隶主不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传统宗教,在另外一种异质文化的重压之下,他们已经无法从自己本源的文化来寻求认知与传承的土壤,被迫以一种痛苦的被折磨的方式在异质文化环境下求生存[2]67。

最终导致塞丝杀死自己女儿的原因不仅是奴隶主对她残酷的毒打,更是来自于学校老师对于她女儿是一种不洁的动物的定义,来自于对于自己的下一代还要承受非人的奴隶生活,这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绝望。塞丝代表了上亿从非洲贩卖至美国的奴隶的缩影,精神虐待与肉体折磨成了他们永远的梦魇,即使后来《解放黑奴宣言》发表之后,他们获得了人身自由,但是可怕的奴隶生活已经永远像楔子一样打入了黑人的体内。《宠儿》里的每一个人都丧失了一个人本应有的基本生活,一直沉溺于奴隶制的阴影中。塞丝的精神已经变的不正常,女儿的血让她丧失了辨别颜色的能力,她对生活已经完全不能体会到任何乐趣与温情。保罗·D因为奴隶制度的折磨,丧失了男性的阳刚,他甚至羡慕一只公鸡,公鸡可以在阳光下随意的踱步与谈恋爱,作为黑奴的他却不可以。

在《宠儿》中的每一个人不仅在肉体遭受了奴隶制摧残,在精神上更受到了奴隶制的钳制,即使他们最后逃脱了奴隶制的枷锁,但是终生都活着奴隶制的阴影中,托妮·莫里森在这里应该是要指出,黑人奴隶需要第二次的解放,精神上的解放革命,这是治愈残暴奴隶主留给黑人奴隶巨大心理创伤的唯一办法[3]24。

二、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种族与性别的双重压迫

托妮·莫里森既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又是美国黑人女作家的杰出代表。从托妮·莫里森性别的视角出发,《宠儿》不仅仅展现了美国黑人悲剧般的历史,更展示出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种族与性别的双重压迫。

《宠儿》中的赛丝作为一个女性,除了承受一个被殖民者所受的白人社会的压迫,还承受一个女性在男权社会下的种种折磨与非人对待,包括白人男性与同种黑人男性的压迫。在男权社会中,男性的权威不可撼动,《宠儿》里的黑人男性角色一直是缺席的。西克索、保罗·A、黑尔等男性只出现在了赛丝的记忆里。在赛丝的生活中真正出现的男人只有保罗·D。从人数的对比上,在《宠儿》中完全是黑人女性在种族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即便是一个自卑到羡慕自由自在在阳光下散步的公鸡的保罗·D,在黑人女性的面前,他依然让黑人女性感受到了男权社会的压力。蓝石路124号是赛丝与女儿丹芙的住宅,那里是女性的世界,后来保罗·D来到此处,暂时成为了这里的男主人,在身体上占有赛丝。

即便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即使黑人在白人的压迫下,黑人男性依然要压迫黑人女性,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黑人的男权主义主导着黑人社会。再者,保罗·D提出要使赛丝怀孕,他提出这个要求是在受到宠儿的诱惑时,不得以才提出来的。在这个角度上,保罗·D并不完全认同赛丝是他的女人,只是把赛丝当作了一种工具,抵抗宠儿诱惑的工具。莫里森如此的安排,无非是说明甚至在如此特殊需要黑人男性与女性团结的情况下,黑人男性都只把女性放在了被支配的地位,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庸而已[4]41。

赛丝后来去了黑人的聚集区,她和其他的黑人一样都是为了躲避白人的控制与歧视。在这个全部是黑人的地方,赛丝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白人的文化已经在这个地方无孔不入,可悲的是,曾经被白人奴役的黑人群体居然认同“白人至上主义。”认为黑人只是白人的附属,赛丝出于种族的觉醒杀死了女儿,同为黑人并不能消解男权下的女性从属地位,赛丝弑女后,并不能得到黑人群体的理解与宽饶,得到的只是黑人们的鄙夷和痛恨,到此处已经完全说明了黑人女性处境的艰难。他们遭受的压迫来源于白人的种族与男权社会的双重压迫[5]86。

赛丝杀婴这一悲剧事件,我们不仅仅看到了黑人的艰难处境,还要认识到为什么莫里森安排的是杀女婴而不是杀男婴,这已经生动的告诉我们,男婴比女婴更有活着的价值,更加突出了男性社会以男性为中心的独特特征。

赛丝的形象是处于边缘化的黑人女性的典型形象,她们不仅要面对同种族男性的压迫,还要面对白人社会的歧视。在贩卖非洲黑奴的历史上,有六千万甚至更多的人死在来美国的路途中,这是奴隶制的残酷本质。

当然,《宠儿》不仅仅只是黑人女性所承受的压迫与不幸,更多的是美国黑人种族群体在奴隶制度之下的不幸,这种痛苦与折磨,在奴隶制被废除之后,它的后遗症依然遗留在黑人的心中,对于这段不幸历史的态度是忘却还是记忆,抑或是忘却与记忆各半,作为幸福与警示的起点。

三、真正的态度:记忆与忘却

小说的末尾部分,塞丝在保罗·D、丹芙等人的帮助下,将宠儿从124号赶走了,宠儿象征着黑人痛苦的过去,她的离去象征着黑人苦难往事的终结,也是美国黑人展开新生活的开始,丹芙则象征着黑人美好的未来。通过《宠儿》,托妮·莫里森显示了三代黑人女性的成长过程。老一代人承受着自己的苦难,但他们不知道如何来改变这种情况。第二代不愿意被压迫,所以他们试图寻找出路。第三代最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身份,然后开始建立一个更美好的未来[3]47。

《宠儿》是一本回忆困难,并且从苦难找到失落自我的故事,它用后现代的语言为我们编织了一个美国黑人从梦魇到幸福的历程,苦难不能忘却,但是美国黑人的苦难的精神包袱要放下,把历史中痛苦的细节忘却,重新融入到全新的生活中去。这就是预示着既要在新的历程中不忘却自己的根,又要在背负历史意义之下,开创未来的生活。

[1]付美艳.论《宠儿》中黑人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瓦解[J].名作欣赏,2012(33).

[2]黄秀敏.《宠儿》的文化构架:非裔美国人种族身份的隐喻性折射[J].名作欣赏,2011(24).

[3]申富英.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新视野[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4]荆兴梅,刘剑锋.莫里森作品的历史记忆和身份危机[J].当代外国文学,2011(1).

[5]王婷,石云龙.重构黑人女性身份再现自我化过程——《宠儿》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猜你喜欢

塞丝奴隶制美国黑人
彳亍徘徊还是砥砺前行
20世纪前后美国黑人的真实处境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中的空间建构
THE JAZZ AGE
剥夺或救赎:塞丝杀婴的伦理两难
论《宠儿》中的畸形母性
压迫、复仇与融合
解析美国黑人母权制家庭的成因
毛塔奴隶竟支持奴隶制
剖析莫里森《宠儿》中塞丝的人生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