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把握加强军队基层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新修订的《军队基层文化建设规定》精神解读

2013-08-15李来根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强军军队军事

李来根

(武警政治学院,上海 200435)

日前,解放军四总部向全军颁发了新修订的《军队基层文化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紧紧围绕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强军目标,积极顺应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形势,突出体现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精神,对于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军队基层文化建设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紧紧围绕习主席提出的强军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习主席从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高度,对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一系列决策指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习主席明确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是总结我们党建军治军成功经验、适应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发展变化、着眼于解决军队建设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军队建设确定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发展思路、确立了更高标准。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习主席治军方略的集中体现,规定了军队建设的基本任务,拎起了军队建设的总纲,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标昭示方向、凝聚力量、引领发展。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强军目标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实践要求,坚持用强军目标统一思想认识、凝聚意志力量、激励军心士气,牢固确立强军目标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统领地位,切实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做到各项建设朝着强军目标来加强,各项改革着眼强军目标来展开,军事斗争各项准备围绕强军目标来进行。

新修订的《规定》着眼铸牢强军之魂、扭住强军之要、夯实强军之基,把强军目标贯彻和体现到基层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一是把强军目标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强调基层文化建设要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这样修订,突出了强军目标的统领作用,顺应了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新形势,抓住了基层文化建设带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二是把强军目标全面体现到基层文化建设的原则中。《规定》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为提高战斗力服务,坚持维护军队团结统一,坚持促进官兵全面发展,坚持组织官兵广泛参与,坚持继承传统开拓创新。这六个方面的原则,既是基层文化建设内在规律的科学反映,也是先进军事文化建设贯彻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三是把强军目标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基层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规定》在各级职责中,增加了组织指导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文化工作的条款;在活动内容里,对野战文化工作的要求、任务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在环境建设上,强调营区文化环境建设要有浓厚的政治氛围、鲜明的军营特色、充裕的人文气息,等等,体现了新修订的《规定》着力在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方面提出要求,着力在提高官兵素质、激发战斗精神、锤炼过硬作风方面拿出办法,着力在增强基层文化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方面寻找对策的鲜明特色。

以强军目标为统领,对基层文化建设进行部署和规划,必将有效凝聚各级抓文化建设就是抓战斗力建设的共识,推动习主席决策指示在基层的贯彻落实。

二、积极顺应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形势

文化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明了文化建设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对于军队来说,先进的军事文化能够成为凝聚官兵智慧和力量的旗帜,能够提高部队战斗力,提升军事斗争水平,是战斗力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为推动部队全面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良好的文化环境,对军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全军和武警部队抓住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稳步推进骨干队伍、设施装备、法规制度等基本建设,蓬勃开展各具特色的部队文化,丰富活跃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力促进了各项任务的完成和广大官兵的全面发展。2012年年初,中央军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意见》,对加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全军迅速兴起了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热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和习主席对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作出了决策部署,迫切需要我们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基层文化建设。

基层文化建设是基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基础。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更加突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部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日益艰巨繁重,部队官兵精神文化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特征更加明显。这对丰富部队文化生活、巩固思想文化阵地、推进军营文化繁荣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修订的《规定》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原则要求、主要内容等进行了充实完善。《规定》指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习主席一系列决策指示,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强军目标,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官兵主体作用,不断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更好地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为加强部队全面建设和军事斗争作准备,为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

《规定》从各级职责、文化活动、骨干队伍、文化设施装备、野战文化工作等方面,对基层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系统规范,顺应了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新形势,反映了军队基层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必将为各级研究解决基层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有力指导。

三、突出体现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精神

《军队基层文化建设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自2004年颁发以来,对规范指导部队基层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部队建设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军队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对基层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此,根据军委领导的指示要求,解放军四总部组织力量对《暂行规定》作了修订。经过反复研究和充分论证,《规定》在保持原有框架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充实完善了一些新的内容,由原来的8章34条增加为现在的9章48条。这些新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吸纳经验成果丰富拓展了新内容。对部队官兵在基层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进行梳理概括,并充分体现到《规定》中。例如,总结了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单位在依法抓建方面的有效办法,对旅团、营连单位和军队院校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担负的主要职责进行了细化;归纳了近年来基层部队在文化人才培养使用方面的实践成果,对旅团和营连的骨干队伍素质要求、结构种类和数量规模进行了规范。特别是针对部队驻训演习和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已经成为常态,文化服务和保障日益艰巨繁重的实际,专门新增加一章,对野战文化工作作出明确规定,提出要按照平战结合、反应快速、灵活简便、实用高效的要求,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明确要突出抓好配备野战文化装备,建立全军文化装备应急服务保障体系;强调要规范野战文化活动开展和环境布置,积极营造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浓厚氛围。这样修订的目的,就是聚焦能打仗、打胜仗,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更鲜明地彰显军营文化的战斗属性,更有力地发挥文化工作的服务保障功能。

二是适应信息化发展步伐提出了新要求。为提升信息化条件下广大官兵的全面素质,不断提高基层文化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规定》突出强调要加强人文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特别是军事高科技知识学习,形成学信息化、钻信息化、用信息化的浓厚氛围,要求推进全军政治工作网进排入班,对网络文化活动、DV动漫活动、仪式文化活动等进行了细化,对军营网吧、数字图书馆、网上军史馆等设施条件进行了明确。

三是着眼破解矛盾问题出台了新举措。例如,在完善基层文体骨干培养保留机制上,明确提出对表现突出特别是在全国全军重大活动、评比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适当予以保留;在文化设施建设上,强调研制配发野战文化装备,加大驻艰苦地区部队和小远散直单位投入力度;在经费保障上,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逐步完善基层文化装备和文化活动经费标准。同时,在文化活动、检查评比等方面制定了一些刚性措施。例如,对全军业余文艺会演、战士文艺奖、“军营之星”评选等活动的周期进行具体明确;规定全军每3年、军区级单位每2年、军级以下单位每年,对基层文化建设进行检查评比。

新修订的《规定》,既继承了传统,又及时把部队创造的新经验新成果从制度层面加以固化规范,为解决基层文化建设的重难点问题提供了法规依据和政策支持,有利于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各级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增强法规意识,以新修订的《规定》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基本遵循,在贯彻落实上持续用力,切实增强贯彻力执行力,把各项制度要求落到实处,推动基层文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强军军队军事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强军路上
军队的4月1日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