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务创新

2013-08-15岑桂芳林瑞青朱焕辉

关键词:创业项目大学生企业

岑桂芳,林瑞青,朱焕辉

一、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目标的重新梳理

关于大学生创业,素来有一个误区,即认为创业教育是就业形势严峻的产物,大学生创业则是就业无门的下策之选,继而认为高校创业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毕业即创办新企业。事实上,高校的创业教育是当前我国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必然诉求,创新能力的培育才是创业教育的精髓。而大学生创业只是个体创新创业能力的一种具体外显,是就业的形式之一,是一种优质就业,而非以生存为目的的无奈之举。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并培养其具有必要的创业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可见,高校创业教育只是为大学生今后的创新创业行为埋下了一颗种子,为其走向创业之路提供了一种可能。因此,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可设定两个层次目标:一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二是引导少数大学生创办新企业。

第一层次目标旨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以强化其创新创业意识、丰富创业知识、增强创业能力、培育创业精神。具体应包括:一是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要充分营造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对创业机会的创造性与敏感性,激发其主动创新创业热情、创业成就感及企业家精神等。二是大学生岗位创新创业能力育成。岗位就业是主流,而只有在岗位上勇于创新创业的人,才会开拓一片新天地,且岗位创业往往成为个体创办新企业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三是丰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通过创业教育,使大学生了解什么是创新创业、如何创新创业,创新创业的过程与风险及其风险控制又如何,大学生创业有哪些政策法规;如何组建创业团队、如何识别商业机会,如何设计商业计划;学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创业融资等基本知识。四是优化大学生创业者素质。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抉择、善于沟通、勇担责任、直面挫折的心理品质;培养其敏于发现机会、敢于创造机会,善于警觉并勇于化解风险和矛盾的能力;培养其乐于行动、开拓创新、锲而不舍的意志品格。五是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要在创业岗位体验或创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创业技能,以及良好的创业企业家素质和营建创业文化的能力。

至于第二层次目标,即以少数拥有可行性创业项目、创业资源、创业意愿等必要条件的大学生为对象,以创业实务培训和创业孵化等教育来培养其创业实践能力,以鼓励和指导个别大学生创办新企业为教育取向。可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创办新企业实务培训。包括创办新企业的基本程序认知,以及商业机会识别、商业机会设计、创业资源整合、创业风险预测与化解、盈利模式建构、创业团队组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生产运作、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操作性训练。二是创办新企业实践体验。借助学校创办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或政府(企业)创办的校外创业园进行创业项目孵化,从而为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方法和经验,增强创业者的创业技能,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

创业课程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创业通识教育课程;二是创业技能教育课程;三是创业实践操作课程。

(一)创业通识教育

本层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列为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程,36学时(2学分)。其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职业生涯规划。这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它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二是创业启蒙教育。通过介绍创业活动,解读创业人物创业经,阐释创业者素质、创业准备、创业过程、创业风险、创业策划,介绍企业管理基本知识、大学生创业政策法规、商业计划写作等,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知识结构的建立。

(二)创业技能教育

本层次开设《创业管理》课程,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列为大学二年级的必修课程,54学时(3学分)。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深化创业知识传授。如企业设立程序、创业团队、商业机会识别、创业融资、创业危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再创新创业、企业领导人素质、企业公司法律制度、企业社会责任等。二是加强创业技能务虚训练。如在创业项目遴选、商业计划设计、创业选址、团队创建、商业模式选择、产品(服务)营销等方面展开模拟拓展训练。

(三)创业实践教育

本层次开设《创业实践》课程,面向有意愿创业的大学生开设,列为大学三、四年级的选修课程,36学时(2学分)。内容包括:一是针对性专题讲座。如商业谈判、创业风险应对、管理瓶颈疏解、产品(服务)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营销策略、现金流控制、企业成长管理等,重点突出实战经验供给。二是以创业项目贯穿全过程的实战演练。通过地方高校或政府、企业等建立的创业孵化基地,对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对学生的创业项目尽可能进行实体化运作。

三、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导师团队的建设

(一)创业导师团队的结构优化

地方高校的创业导师团队必须由三部分人员组成:首先是创业教育学的专家学者,其教育职责主要在于展开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观念、创业基础知识等方面的引领教育;其次是创业实务和创新技术的专业学者,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专业学者,其职责主要是展开创业实务教育;还有自然科学及应用文科各学科专业学者,主要提供科技创新支持。再次是创新创业企业的企业家、咨询顾问、风险投资商、创业园管理专家、政府官员等,主要展开创业实战经验、商业计划可行性、创业投资、创业企业成长等方面的辅助,以使创业教育更具现实性、指导性和实效性[1]。

(二)创业导师团队的有效管理

目前,开展创业教育的学校一般都设立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心”之类的机构,对创业导师团队的管理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创业教育中心挂靠本校经济管理学科的院系,由该院系安排教师任课。虽然师资队伍有较强的专业水平,但创业教育课程往往被专业教师认为非“正业”之事,而被任课教师马虎应付了事;加之院系缺乏面对全校的行政权力,很多事务难以顺利开展。二是创业教育中心挂靠学生工作处,将创业教育纳入就业指导工作中。虽然学生工作处可以有效协调全校在创业教育上的诸多事务,但作为行政管理部门,往往忽视创业教育规律;加之教师对个体身份的归属不具有认同感,工作热情不高。三是专门成立创业培训学院,将校内外创业培训纳入其中,但同样存在全校性事务难协调的问题。因此,笔者主张设置相对独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心(或学院),关系挂靠学生工作处,中心负责人兼任学生工作处领导,师资按教师系列管理。这样,既可保证运作上的独立性和教师的身份认同感,又可保证全校性事务的有效协调。

(三)创业导师团队的能力提升

首先,要进行创业理论知识培训,以充分掌握创业教育知识、创业企业管理和发展、企业风险控制等理论;其次,要有计划地让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使之获得企业管理、产品营销、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真实经验,以有效提升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要定期参加校外各级各类创业经验交流活动,以获取创业教育的新资讯、新案例,不断增强创业教育的时效性和生动性;第四,要鼓励教师与企业人员合作研究创业项目,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不断充实创业教学内容[2];第五要鼓励教师加强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以研促教,把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创业教育教学中,以达至教研相长。

四、地方高校校园学生创业文化的营造

(一)成立并活跃学生校园创业社团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社团的建立是大学生了解创业、宣传创业、交流创业、参与创业的平台。教师应指导大学生创业社团组织校内的创新创业活动,如科技创新创意活动、创业计划设计竞赛、创业专题讲座、创业者交流会、创业研讨会、创业见习等;也可以指导学生创业社团建设大学生创业专题网站或大学生创业博客(微博),扩大创业相关问题在校园内的宣传。通过创业社团活动,让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带动学生,从而有效地推动校园创业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二)加强学生创业体验基地的建设

创业体验让大学生身临企业创业之境,是点燃其创业激情的重要方法。地方高校要凭借优势加强与本地企业的合作,广泛建立大学生创业体验基地,定期组织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到相应的企业去体验企业管理和各项运作,以积累基本的创业经验,增强其创业信心。同时,定期邀请企业负责人到学校举办创业专题讲座,以温存大学生内心的创业“火种”。

(三)设立大学生校园创业孵化基地

在本校内设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基地是营建校园创业文化的关键,是大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创业行动,其影响之大之深是其他事物不可替代的。地方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精心孵化有市场前景的本校学生创业项目。对入园的创业项目要采取合同管理为主,同时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管理委员会来辅助管理。并以大学生创业社团为依托,成立创业者联盟,定期在校园内营造创业文化氛围。而所有创业相关活动都要坚持“分享体验”的模式,让正在创业的大学生分享其创业经验、教训和辛酸苦辣,彼此勉励、互通建议、携手共进[3]。学校则要为每个创业团队适配一个有创业经历的创业导师,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创业。

(四)定期开展全校性创业设计大赛

校园创业设计大赛既能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又能有效活跃校园创业文化氛围,而创业计划设计又是大学生创业不可或缺的第一步。对于创业经验不足、社会阅历不多的大学生而言,创业计划设计无疑使之充分认知自己的创业项目、自身的创业条件,并仔细考虑本创业项目的市场价值、企业发展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质量监控、成本控制、财务预测、竞争对手、风险控制等问题,同时要对评委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答辩。因此,对参与者而言创业设计大赛是一次深刻的考验,对旁听者而言则是一次真切的创业认知。

(五)积极宣传成功创业人士的事迹

要充分发掘草根创业者的成功创业事迹,定期开展创业事迹报告会,让创业者“现身说创业”,以身边人、身边事的“实实在在”的榜样力量,最真切有效地唤醒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其创业欲望,从而使大学校园充满着浓厚的创业文化气息。

[1]林瑞青.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若干问题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7).

[2]欧阳琰.大学生创业素质与创业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51.

[3]盘健,林瑞青.高校济困育人服务中的创业助学初论[J].延边党校学报.2010(4).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大学生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长春第十一届[秋季]连锁加盟创业项目展览会
学创业应用 如何选择做健康事业 范俊宏康复 火爆创业项目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