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十九首》的行乐意识

2013-08-15

文教资料 2013年27期
关键词:行乐古诗十九首及时行乐

郭 强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古诗十九首》不是一时一地所作,也不是一人所作,但确是五言诗的典范之作。诗中所流露出来的真挚情感无不让人感慨万千,感悟颇多。但对于《古诗十九首》中的行乐意识,历来争论不已,通过对各诗的分析,及时行乐意识确为人生不顺时的排解心中郁闷的一种方式,更加流露出人生短暂的感慨。

及时行乐应为普通人最易产生的情感。《古诗十九首》中的及时行乐实际上是一种似劝实讽的手法。诗人所流露出的乃是感慨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在《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1]P1349

这是一首劝人及时行乐的诗。首四句提出行乐主旨,中四句是对吝啬聚财的“惜费”者的嘲讽,这再次点明了要想行乐就得“及时”,最后两句把人向及时行乐的主题上引导,表达了忧患意识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在《古诗十九首汇说赏析与研究》中引张庚曰:“此教人及时为乐也。”刘履说:“此勉人及时为乐,且谓仙人难可与并,使之醒悟。盖为贪吝无厌者发也。其亦唐风山有枢之遗意歟!”[2]P96所以,从此篇来看,应为及时行乐的代表作。

另在《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3]P1348

这首诗表达的主题是士人在政治上无法施展才能,最终感叹生命无常、劝人及时行乐。前面说明人生之短促且表现出对生命的无奈,到后两句则劝人痛饮美酒、被服纨素的现时享乐。人们更多想到的是如何抓紧时间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面对白驹过隙的人生,游子在这里却表达对及时行乐的向往。既然人生如此短暂,而道路又如此艰难曲折,那么何必为了自己的理想继续奋斗呢?还不如抓紧享受人生。

难道在文学史上开五言诗先河的《古诗十九首》留给后人的就是这些消极、劝人及时享乐的态度么?显然不是这样的。文中同样谈及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那就是及时有为。

及时有为,《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勤奋图强、立功显名、扬名后世,这些积极对待人生的态度显示出中国古代诗人基本的人生价值观。

在《古诗十九首》中,“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坎坷长苦辛。”[4]P1345(《今日良宴会》)此诗谈到人生缥缈不定,瞬间即逝,要趁早扬名,但又面对着严峻并残酷的现实。再如“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5]P1347(《回车驾言迈》)一个人要有所建树就应及时作为,否则老大徒伤悲。这是一篇自我勉励的诗。拿百草与人生作比较,虽时间长短不同,但由盛到衰的趋势相同,所以要想扬名立功必须珍惜时间发奋努力。从《古诗十九首》中可以看出,及时行乐与及时有为是并驾齐驱的,看似矛盾,实则蕴含深刻的人生道理。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一定的历史环境造成的。东汉桓帝、灵帝时,皇帝年幼,宦官和外戚常年弄权垄断仕路,导致士子们想追求仕途往往无法成功,在现实面前的挫折引发了士子们对时间生命的思考。所以,文士们努力追求功名却得不到实现,表面转向及时行乐,实则是透露出他们心灰意冷,对现实的无奈之情。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敢于对‘人生无常’的思想作大胆的暴露,对‘及时行乐’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正说明了东汉末年文人们的创作思想已经逐渐摆脱儒家文学观的桎梏,而使文学创作开始转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6]P71无论是及时有为还是及时行乐,都充满了对生命存在本身的真实咏叹,这表现了人的觉醒。

《古诗十九首》的诗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人的生命的短暂和渺小,于是就想借诗歌超越这短暂渺小的生命向无限永恒上努力发展。因此,诗人们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一)珍惜生命

杨得贵认为:“《古诗十九首》是深沉的生命之歌,从内容到形式开一代之先声,之所以能产生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也在于它以人为主题而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探寻。”[7]P45“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8]P1344(《青青陵上柏》)通过人与物的对比,阐明物是人非,变现人对时间生命的极度珍惜之情。另在“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9]P1347(《回车驾言迈》)这里诗人们如出一辙地将人生与“金石”作对比,展现人生之转瞬即逝,不能长久,更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

(二)时空架构

《古诗十九首》里,诗人意识到人生之短暂,于是寻找一种延长人生的方法,就是把有限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相互交融在一起,用扩大空间的方式延长时间,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时空,韵味十足。时间与空间融为一体,随空间无限扩大,“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通过“万余里”“天一涯”形象地说明空间的浩瀚导致时间的短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0]P1347(《迢迢牵牛星》)叠字的运用更加形象地说明空间的宏伟,牵牛织女只能脉脉相望而不得语。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漂泊无依的游子们在经历了各种磨难后,更感到人世的艰辛凄凉,孤独无依。“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近距离的感情交流受阻,是咫尺天涯。“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回车驾言迈》)是通过展现空间距离的遥远,表达仕途未就,壮志未酬,心有不甘,心中迷惘,不知去处。“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百馀尺。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11]P1341(《青青陵上柏》)此诗突出忧乐的对比,忧的是人生短暂,乐是在现实中理想得不到发挥,只能勉强作乐,人生短暂感和距离遥远感交相呼应。“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12]P1345(《涉江采芙蓉》)看似一首爱情诗,实则感叹时间的短暂及路途的艰难,不能实现人生抱负,心有不甘。

(三)无限之境

《古诗十九首》中的作者使用了大量富含情感的词语表达对宇宙无穷、人生有限、光阴易逝的感受。如“浩浩”、“迢迢”、“悠悠”、“千载”、“千岁”“冉冉”、“飙尘”、“岁暮”、“阴阳”等,这些词语使时间得到延长,并吐露了作者对时间的痛苦体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生年不满百》)他们想通过减少黑夜的时间延长生命的时光。人生有限,时光也会悄然流逝,只有超越物理上的时间,向心理时间迈进,时间才会获得恒久的延伸。“愁多知长夜,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13]P1349(《孟冬寒气至》)将地面的愁思与天上的星星作一个连接,重在突出时间的延续性。“四顾何茫茫”,才发现怀人念远的心情得不到寄托,所以只有仰望遥远的星空,想象皎月的出现,抚今追昔,回忆过去,在对失去的岁月怀旧中聊以寄慰苦痛的心灵。他们渴望找到知音,“化作双鸿鹄”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远离洛阳,可当他们仰望星空时才发现即使在这浩渺的宇宙星空也没有一席之地能够让他们栖息,他们不敢有太多的幻想,只希望在现实中能够找到幸福。然而离乱的社会与惨病的现实,让文人们对人生彻底绝望。在人生如蚁的社会里,他们没有出路,于是他们用质朴的语言、超越时空的想象在遥远的星空中寻找安慰心灵的汤药,以期让生命获得第二次飞跃。

求得生存,逃避死亡是人们的共同愿望,求得健康长寿是人们的共同追求。所以,《豳风·七月》中一辈子辛苦劳动且受尽屈辱的农夫仍有“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的相互祝福。当然,那些过惯享乐生活的贵族统治者们更希望长生不死,永享荣华富贵。中国人更看重的是看得见的幸福,追求存在的意义和生命的乐趣。传统的孝道就是尊崇父母给予的生命的内涵,《孝经》记孔子教导曾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14]P1

东汉末年,文士们在经历了人世间的辛酸、人生的艰难历程之后,尤其是亲身体验到家国不幸所造成的悲惨身世、孤独漂泊。在遭到现实的打击之后,他们逐渐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并把个人的情感和自然界的一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赋予时间生命意识,只想在有限的生命中拓展生命的空间,从而在有限中获得无限,获得审美的超越。《古诗十九首》写出了人对生命的深沉思考,在现实世界及时有为得不到满足,只能在精神世界里聊以自慰。同时反映了世态炎凉和下层知识分子不遇的种种悲慨。

作为五言诗的典范之作,《古诗十九首》展现给我们的是首首真情流露的诗句,在现实世界里士子们遇到艰难处境时,以致心灰意冷,体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但又无能为力,只能强装欢颜,故作洒脱,及时行乐,这真实表现了士子们的质朴思想。通过对现实社会的体验,对待人生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古诗十九首》意味着人的觉醒,同时也表现了对人生的重新审视。

[1][3][4][5][8][9][10][11][12][13]萧统,李善.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张清钟.古诗十九首汇说赏析与研究[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七十七年.

[6]徐小平.古诗十九首“行乐”思想评价[J].宁波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4).

[7]杨德贵.论《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

[14]胡平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猜你喜欢

行乐古诗十九首及时行乐
十二月节令行乐之焚香 香熏长在手 不必辟寒犀
十一月节令行乐之消寒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诗经·唐风·山有枢》研究
电子烟鼻祖Juul:一个“及时行乐”的公司
欢乐元宵节——《宪宗元宵行乐图卷》
《古诗十九首》的色彩
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中“及时行乐”主题
《古诗十九首》思想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