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宿舍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2013-08-15刘东伟

文教资料 2013年27期
关键词:宿舍成员思政

刘东伟

(淮阴师范学院文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高校宿舍既是当代大学生生活、娱乐、学习重要场所,又是他们展现自我风采的重要窗口。对学校及广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者而言,学生宿舍更是发挥思政巨大教育功用的广阔平台,为提高宿舍文化品位和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有利条件。研究高校宿舍文化的教育功能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营造优良校风校纪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高校宿舍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宿舍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大学生休息、娱乐及学习的场所,是大学生活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平台,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共同宿舍文化影响,宿舍成员的价值观、审美观、行动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会发生渐进式趋同。因此,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对引导大学生产生善思进取、健康积极的学习、工作、生活态度有重要意义。总的来说宿舍文化是在宿舍环境中,由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1]这种文化不仅表现在校园宿舍内部硬件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还表现在宿舍环境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不仅表现在宿舍成员之间行为方式的良性互动上,还表现在宿舍成员之间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共同文化追求及共同远大理想。

宿舍文化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具有趋同性。宿舍成员在共同宿舍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在彼此长期的互动交流中形成心理上的认同感,并用同一种方式处理个人及集体事务。二是平等性。由于宿舍文化是宿舍全部成员或大多数成员在相同环境中共同创造出来的,本质上即具有了平等性的特征。每个成员既有个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又有符合整体文化特征的价值理想,每个人都是在平等的状态下参与宿舍文化的营造。三是动态性特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宿舍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及社会热点的不断出现给正处于非成熟期的大学生提供了条件。他们会因以上因素的影响使宿舍文化呈动态变化的状态。四是自我教育特性。宿舍文化作为校园亚文化的一种,深受校园主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的教育性特征潜移默化地对每个宿舍成员进行影响,从而营造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促成宿舍成员自我教育。

二、高校宿舍文化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高校宿舍的内涵和特点决定了宿舍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个人交际沟通能力。宿舍作为高校学生平时主要生活、娱乐和学习平台,是大学生之间交流最为广泛、沟通联系最为密切的场所之一。交际沟通能力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必要准备,宿舍的交流沟通功能为他们提供了恰当的实践课堂。大学生们在和谐共处、互相信任、互帮互助的基础上积极沟通、广泛交流,逐渐提高其交际沟通能力。

(二)提升自我心理素质。宿舍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大学生年龄相仿、教育背景相同、文化基础相近、阅历经验相似。在这种环境下,健康和谐的宿舍文化往往能使大学生产生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减轻他们由于学习、生活而产生的心理压力。[2]在宿舍整体和谐的环境下,成员之间的消极情绪会因及时得到宣泄,取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而得到抑制和消除,从而树立积极的态度,体会到真诚自然、丰富愉悦的情感体验,显著提高大学生的抗击打能力和心理素质。

(三)有益于陶冶高尚的情操。环境和谐温馨、积极向上可以极大地增强宿舍整体的凝聚力,大学生在这种宿舍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熏陶下极易增强其兴趣、爱好,在寓教于乐中得到自身综合素质的升华,养成有远大理想、有担当、有正义感、责任感和责任心的高尚情操。

(四)显著强化教育管理功能。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特殊的教育管理功能。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到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还无形中在宿舍这个第二课堂接受教育、熏陶。宿舍第二课堂的教育管理作用明显,它有教育面广泛、时间长久、人员集中等显著优势,在教育的广泛性和前沿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起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不能替代的教育作用。

(五)提高大学生个人修养。这主要体现在促使大学生形成集体主义观念和养成文明行为规范上。宿舍成员通过自身长期形成的宿舍文化紧紧团结在一起,设立共同的价值目标、准则,培养宿舍集体的认同感,增强宿舍个体成员的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形成具体而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实现相同价值目标共同努力,形成集体主义观念。同时,宿舍文化还有利于形成宿舍成员的文明行为规范。由于相同宿舍文化的影响,宿舍成员的思想、心理和行为都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宿舍文化对宿舍成员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成员之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规范作用下发挥约束作用,通过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杜绝不文明行为,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宿舍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

高校学生宿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怎样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宿舍文化,发挥好宿舍的教育功能,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以学生宿舍为阵地,以育人为前提,寓教于乐,从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出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这才是宿舍文化的根本目的。[3]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作为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强烈、接受新事物迅速的青年群体,大学生对文体艺术、体育娱乐等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其高尚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尤为重要,而宿舍文化平台建设为学校管理提供合适的工具。在高校日常思政教育过程中可以结合重大节庆活动或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丰富有效的宿舍文化建设,努力使宿舍文化既满足主旋律教育要求,又满足青年学生多元化审美及价值观要求,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把道德教育、专业教育及职业教育潜移默化地融进宿舍文化,达到理想效果。此外,在日常管理中还应经常性开展评比量化工作,使宿舍文化建设持久健康发展。

(二)创新宿舍管理模式。宿舍文化要在思政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就要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调动起宿舍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要对宿舍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宿舍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不仅要使宿舍成员发挥在本宿舍的作用,还要发挥其在整个宿舍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作用,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从目前的经验来看,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在学生中间成立自我管理委员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既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提高个人及宿舍整体综合素质,又能根据自身熟悉宿舍特点及学生需求的优势,发挥主人翁意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宿舍文化建设的方向。同时这种自我管理的方式还能在学校思政教育管理者及宿舍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架设起桥梁,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另外,加强和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建设好宿舍文化的重要保障,要提高宿管人员素质,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的专业管理队伍,以学生为本,及时提供人性化服务。

(三)保持宿舍文化的持久性和实效性。宿舍文化只有保持长期性和实效性才能在思政教育中发挥应有的功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性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缓慢培育、熏陶的过程,不是短时期能快速完成的,需要思政工作者、宿舍管理人员及学生本身长期努力。因此,保持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能急功近利,需在平时日积月累的工作中长期保持、形成传统,形成特定的宿舍文化传承性。此外,还应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从宿舍本身出发,提升宿舍文化品位,关注学生是否真正从宿舍文化建设中收益,而不应只注重表面,确保实效性。

[1]尚红印.高校宿舍文化的与功能探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34).

[2]付雯.浅析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10(5).

[3]代全顺.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及其框架构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6).

猜你喜欢

宿舍成员思政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热得快炸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学校到底是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