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本管理理念下的高职院校教师角色分析

2013-08-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育人理念高职

杨 俊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一、生本管理的重要内涵

生本管理的存在是一种对传统管理形式的改革和完善。“生本管理”中的“生”即学生,“本”即根基,取源本之意,“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一定的权力,通过某些措施,对人力、财力、物力和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生本管理”就是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遵循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整合一切资源,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切管理活动。它的主要核心是:依靠人——生本管理的全新理念,尊重人——生本管理行为的最低标准,凝聚人——生本管理有效运作的重要保证;发展人——生本管理的最终目标。

生本管理理念的重要核心是学生作为管理主体,其自身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生本管理理念的主要内涵包括:第一,学生可以自由作出选择,是自我发展的重要表现者。在学校的未来发展过程中,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水平决定着学校管理的成效。第二,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生本管理的重要目的。学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完善和整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其探索和创新能力,是学校管理模式改革和管理理念发展的重要目的。第三,促进学生的潜能和能力在生本管理过程中的发挥。学校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功能,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开阔学生学习视野,培养学习兴趣,加强和关注学生自身潜能和能力的发展和发挥,努力塑造其良好的自身形象。

二、高职教师应持有的生本管理理念

(一)生本管理理念中教师的育人观

教师的育人观是生本管理理念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在生本管理理念下的教育,展现的重要含义是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在教师的教育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人的本质需求,自觉地将个体生命与社会发展进行有效结合,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次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知识性教育”进行“发展性教育的改革和转变”;最后,根据特定人群,设立特殊的教育手段,使每个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同时,坚持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理念,充分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促进学生品德、身心和智能的发展。

(二)生本管理理念中教师的教育观

教师的教育观是高校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教育观的关键环节;理解、尊重和热爱学生,营造和谐氛围,是育人观形成的重要手段;耐心倾听、谆谆教诲、理性对待和合理引导,是教师育人观形成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行使自身教育权利的同时,还有义务指引和领导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这是生本管理理念中教师正确的教育观。

(三)生本管理理念中教师的管理观

教师的管理观,是学校进行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中教师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第一,服务意识。通过对学生进行服务,加强服务手段,全心全意服务学生,培养身心健康、个性鲜明的人才;第二,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意识。教师通过对高职院校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并将育人意识深入到各部门,使其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第三,具有合理的科学管理制度和法治体系。教师通过对科学管理制度和法律知识的讲授,使学生明确法律界限,理解自身可以行使的权利和应尽的不能忽视的义务,并依法对学生工作进行管理;第四,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变化。教师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管理能力,并在生本管理理念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对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消除被动心理,增强和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生本管理理念下高职院校教师角色的转变及定位

(一)高职教师在教育管理方面的转变

教师科学的、完善的和合理的管理制度,对高校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以学生为核心的重要管理思想;其次,根据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和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培养出有理想、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最后,通过特殊培训机制,提高自身在管理方面的能力,并有目的、有方向地对管理对象进行控制和调节管理。同时,学校应不断增强教师在管理教育方面的培训和进修,使其根据实际情况,深入地研究教育模式、管理理念,明确认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服务学生,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高职教师在教育知识、教育方法和教师角色意识中的转变

1.教育知识的全面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适应社会职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还要使我国的劳动力就业行为与国际进行接轨,同时促进社会教育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知识应具有全面性。较丰富的知识内涵,正确的教育观、发展观和人生观,是高职教师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和选修知识等交叉学科的教育,以及高度渗透的综合学科的教育,都需要教师具有充分的理论知识。只有具有全面性教育知识的教师,才能有效地确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2.教育方法的创新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生本管理理念,随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也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多方面的先进技术手段和技能操作的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传统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在生本管理理念的指引下,高职教育应对教育方法进行相应的创新,创造新型的、综合性的教学方式,不断适应高职教育的进步发展。

3.教师角色意识的改革性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一般是知识的权威,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则是知识的被接受者,没有主动权。这种教育模式对现代科技的发展有较大的局限性,也不能实现教育的健康发展。现阶段,教育行业在社会的不断推动和促进下,教师角色意识不断发生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引导者、启发者、参与者;从权威的主导地位转变成为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在生本管理理念的基础下,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在生本管理理念中,高职教育教师角色的定位

在生本管理理念下,高职院校教师角色的定位对高职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力求做到教书育人性、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亲身实践性,以及帮助学生成长性等几个方面。

1.教书育人性

众所周知,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使受教育者了解生命存在的重要价值,然后再寻求生命存在的意义。教师育人的本质要求,就是自由发展创新性的生命价值,尊重生命个体,回归自然生活。而现阶段,在生本管理理念下,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身教和言教,赋予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存在观。其重要目的不仅仅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学习,主导自己的生命价值。以生为本的生本管理理念是教育的本质需求。教师在教育环节中应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观、行为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和扩展学生的自身价值。育人为本的教学方式使教师育人性得到很好的发展。

2.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师本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教一步学一步的教学形式,仅仅展现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能力和魅力,而不能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现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基本上采取引领模式,教师通过针对性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学会寻找、发现的自主思维模式。在生本管理的条件下,教师的主要作用不仅在于帮助解决学生问题,还需要提供设计简单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生本管理理念下,高职教师在学生思维型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精心设计,增强课堂的灵活性、自由性和开放性,做到以学定教的教育模式,确保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第二,对学生学习的管理。教师贯穿教育课程中的主线,通过奖惩形式,组织和激励学生对管理模式的认可,并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掌握生本管理理念的核心思想。教师教学中,应确保知识的融会贯通,将以生为本作为教学的重要理念,有效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模式的合理、科学的转变。

3.提高学生亲身实践性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个人理论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个人实践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动思想、自主思维观念和主动实践能力。高职学校教师在生本管理理念的熏陶下,一般都是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教学情况,反思、领悟、体验和总结学习的技巧、方法和策略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教育过程盲目性、重复性和低效率性的发生率,容易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在亲身实践过程中,不仅教师本身得到了成长,同时学生也得到了很好的培训和教育。在高职院校现阶段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一般将理论知识转换成为具体的实践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另外,为了实现和提高学生的亲身实践能力,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还对学生进行了专业知识的教育,然后使其观摩实践过程,最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亲身实践性的活动。同时,生本管理理念下的教师,不能单一被动地使学生接受别人经验,而是需要培养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性,使其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对问题进行反思和考虑,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亲身实践的教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4.教师帮助学生成长性

在学生成长阶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言行的表率者,他们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一种非常中肯的评价教师的依据。对教师职业来讲,教师是一个生命体,在职业生涯中,不仅能为学生照亮成长的道路,也为自己打开一条明亮之路;教师在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其自身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高职学校为学生、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教育环境,教师不仅可以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健康成长,还可以从职业教育中获取快乐、实现自我。蜡烛精神一直是教师角色的重要标志。其中,在生本管理理念孕育下,高职教师的发展使我们了解了教师职业不仅可以给学生教育和帮助,还可以收获知识和帮助,实现共同进步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比如,教师不仅能引导学生阅读大量书籍,增强学生的自主理解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而且在阅读中教师也能得到长足进步。生本管理理念在高职教育中的存在,使教师的教育水平伴随着学生们的成长不断提高。

[1]张福贵.生本管理理念下的职业教育教师角色探究[J].考试周刊,2011,(85).

[2]袁广林.对高等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再认识[J].教育探索,2010,(5).

[3]王爱华,刘晶.职业院校学生对专业教师角色期望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4]张国强,翁光明.高职教师角色转换研究——基于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建设的实践[J].时代金融,2012,(12).

猜你喜欢

育人理念高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