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杜威的教育思想看职教德育的“三贴近”原则

2013-08-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三贴近杜威德育工作

于 亮

(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 宿迁 223800)

教育的健康发展目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当前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必须深刻研究分析教育家们的思想理论,并将他们的思想理论与教育实践问题联系在一起。杜威作为20世纪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立足社会和教育实际,积极支持职业教育,认为教育训练是教育史上的革新,是教育适应正在形成中的新社会生活的需要的一种努力,这样的思想实际上也是与目前职业教育中德育的“三贴近”原则相一致的。德育“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它也是职业学校德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原则,也从理论上反映了杜威教育思想的科学内涵。从教育实践中看职业教育中的德育三贴近原则与杜威的教育思想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将两者的思想理论科学分析必将有利于我们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职业教育中德育目标的实现。

一、从做中学反映了贴近实际的原则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德育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思想的认识多元化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过程中坚持贴近实际,就是希望将科学的理论原则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思想道德工作对每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德育对人生的健康发展是普遍的和必须的,同时也是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的。在目前的职业教育中,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态度比较浮躁,对自身的思想道德缺乏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分析,理想与信念观念缺乏系统化、理论化,造成了他们对思想道德的忽视,甚至是排斥,因此,在进行德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运用体验式、实践式教学促进课程教学生活化,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想道德建设对自身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要求他们从自身感受到道德力量,为自身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基础。

杜威的教育理论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习中体会,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体现德育改革的原则,也保证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他的理论对传统课程进行了批判,从教学实践出发,要求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主动性等方面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从而在活动过程中满足学生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样的原则也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适用性人才,将从做中学原则与贴近实际的原则一致,就是从德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出发,从传统的理论教学转移到生活实际感受上,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目标的兴趣,保证了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教育即生活反映了贴近生活的原则

教育工作必须和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让他们在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显得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会怀疑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德育课程改革就是让学生从封闭的校园走向社会生活实践,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能够对社会中人们的思想道德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从而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因此,在目前的网路社会条件下,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简单的传输者,而是生活的引导者,教育不能回避现实问题,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就要求教育必然让学生懂得生活、面对生活、学会生活,正如鲁宾斯坦曾经指出的那样:教育的主要方面恰恰在于使人同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各个方面向他们提出对他们有重大意义的、富有吸引力的任务。教育实践表明,德育工作虽然十分重要,但是要从根本上实现所需的教育目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人与人的沟通与交往的缺乏,而人与人的沟通交往是人在社会关系中关键方式,同时由于人的的精神空虚以及对周围生活的漠不关心,这些都会让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脱离在社会外,只存在个人的信念中,这必然使得德育工作不会一直与社会发展的步调相一致。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考察人应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去考察,同样,教育应该从人的本质出发,在生活实践中开展。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命题是针对美国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提出的,也是针对教育没能融入儿童生活的弊端提出的。学校教育应该要求摒弃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的思想,要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要求学校教育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要求教育应体现生活、生长和发展的价值,这些教育思想对职业教育的学生教育同样适用,其实际上就反应在职业教育的德育中的贴近生活原则。学校的教育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相适应,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德育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方向性比较明确,而职业教育中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不大,喜欢选择自己的方式发展,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表现形式,教育的引导者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理解和接受,并作科学的引导。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德育活动一定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尊重学生的差异,包容多样,理解多元价值观下的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加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使得学生认识到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德育思想贴近生活也是生活中的重要原则。

三、教育即生长反映了贴近学生的原则

教育即生长的原则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从学生的天性出发,考虑他们的兴趣和需要。杜威教育即生长的思想所体现出的儿童发展观是杜威民主思想的反映,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也体现了德育中贴近学生的原则。贴近学生的原则是三贴近原则中的核心,坚持这样的原则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教育即生长关注学生的成长,德育贴近学生要求德育工作的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传统的德育工作中,教师将德育思想简单灌输给学生,学生的接受与理解只是在试卷中得以体现,根本无法科学地、自主地接受。杜威的理论要求无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都要作相应的调整,在职业教育中,学生追求个性发展,对个体的需要看得重,教育的引导者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需要和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这样就使得德育理论课程的改革贴近学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发展,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和联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真正实现德育工作的三贴近。

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遵循科学的规律和模式,坚持科学的教育原则。目前的德育课程改革措施仍然没有落实到实处,一些改革模式只是改变一些简单的传统形式,表演的成分较大,这实际上不是真正成功的改革,反而会让表演形式走向极端,脱离教育实际,脱离学生,脱离生活,无法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杜威的教育理论是在批判传统教育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其影响是世界性的,坚持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坚持了教育与学生的联系,坚持了教育与实践的联系,这实际上就是全面地、科学地、系统地坚持了教育的基本原则,三贴近原则是德育课程改革的结果,从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协调学生与社会,学生与生活,学生与自身的协调发展,从它们的内涵看其高度的一致性,只有进一步研究探讨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其实际意义才能保证教育改革的方向,才能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

[1]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2]杨洪革.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问题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3,(3).

[3]高德胜.对话与灌输:道德教育的视角[J].全球展望,2010,(3).

[4]李兰芬.当代中国德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

[5]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三贴近杜威德育工作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让我们摇起橹来
习作指导须“三贴近”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
知情人话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