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思考

2013-08-15王苏婷李寒星

关键词:载体政治思想

王苏婷 李寒星

(1.嘉兴学院医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2.嘉兴学院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思想状态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以往粗放型、经验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越来越难以实现好的效果,积极探索新的有效的工作模式势在必行。

在此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到精细化。所谓“精细化”,笔者以为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相反,“精”应当着眼于提炼,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善于升华,寻找精髓;“细”则在于学会具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有的放矢。如此一来,一方面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握方向,不至于在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迷失自我;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在工作中掌握事物规律和工作方法,不至于大而空泛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法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

一、做精文化、丰富载体

应该说,大学校园也是一个小型社会,自然也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存在。校园文化的形成与积淀不仅是对高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同时对提升高校整体素质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成熟的校园文化品牌应当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适应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又能体现其学科和专业特色,展现师生的精神风貌,激发全体师生积极向上。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建立颇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来促成良好育人氛围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这一途径在很大程度上让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不再乏味空洞,而是将其融化至学生们的校园生活中,于潜移默化之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指引正确的方向。

当然,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必定离不开丰富多样且行之有效的载体。笔者在这里主要探讨三种载体。其一,管理载体。管理载体[2]是指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管理活动之中并与管理手段相配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结合人们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规范行为、调动学习积极性的目的。[3]就管理载体而言,建立、健全校园规章制度是相当重要的,它覆盖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宽容他人与克制自我,学会团队协作与良性竞争具有广泛的促进作用。同时,优良的校风,有序的校园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和谐的环境。其二,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多种形式,如社团活动、实践服务、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党团活动、学科竞赛等。在开展文化活动时,学校必须以“以生为本”作为活动理念,树立健康向上的活动宗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文化活动应当尽可能地结合学院专业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组织活动。另外在活动结束后,更应该注重对该次活动的整理与总结,帮助学生归纳经验,以便更好地开展下次活动。文化活动这一载体改变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硬导入的教育方式,换之以集专业性、参与性、实践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模式,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其三,微媒体。这里所说的“微媒体”主要是指个体运营的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媒体。这些媒体虽然“微小”,但它们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媒体网络,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传递信息的作用。在微媒体时代,信息量的增值性特别强大,每一个个体都可能成为发布信息的信息源,信息来源的渠道不再仅限于官方媒体,个体发布信息的方式也呈多样化。由于个体通过微媒体接受或发布信息时个体差异性也相当大,面对众多的信息源,受众因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经验阅历或是爱好兴趣等,可以选择接收,也可以选择屏蔽;同样,面对同一条信息源时,不同的个体可以依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表示赞同,或者表示反对,而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信息就得到了广泛的扩散。基于以上微媒体的几个特性,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更应当鼓励思政工作者多了解接触微媒体,通过微媒体这个载体一方面了解社会时事热点,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听学生心声;另一方面更要充分地利用微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弘扬主旋律的正面信息,并在发现问题时运用微媒体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看待事物。

上文探讨的三种载体仅仅是众多载体中的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丰富多样的载体互为补充,才能尽可能地保证在思政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高、覆盖面广,才能在高校校园内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做细专业、引领成长

现代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一直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科学教育更偏重于技术能力的培养,而人文教育则更注重于精神世界的提升,二者不可偏废。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融入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中?笔者以为可以以专业作为切入点。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专业学习前,对于选择专业存在许多的误区和盲区,因此开始接触专业学习后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基于这种现状,立足专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格外必要。

首先,应当从新生入学伊始便开始分层次加强专业认知教育。由各专业带头人或资深教师向新生作专业宏观介绍,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归属领域、研究现状、社会需求及价值评价等;开展朋辈帮扶,在高、低年级学生中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切实解决低年级学生或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问题;鼓励、邀请杰出校友返校,与学生分享自己运用本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人生经历,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建立以专业为基础的学生社团和以专业知识为服务手段的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以致用,发现不足。专业认知教育可以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途径,在稳定了专业思想的同时也促进了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巩固。

其次,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时期。在专业认知教育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个性和专业的职业目标,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初入大学,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摆脱了沉重的学业负担和老师家长的约束后,很容易陷入懒散放纵、不知所措的尴尬境地,及时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够在第一时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确定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激发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而就业指导也同样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尽管大学校园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已经或多或少地与社会发生了接触,但毕竟存在着诸多稚嫩之处,需要在正式迈进社会前得到最中肯、最有效的就业指导,这其中就包含了国家就业保障体系、大学生就业政策导向、择业心态与择业决策、求职过程与就业程序、就业权益维护与职场环境适应等问题。其实不论是职业规划还是就业指导都对指导老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较为扎实的专业背景,了解本专业的未来动向和职业目标,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够从职业理想、职业操守以及择业心理方面给予指导。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借由这个途径融入学生,引导学生,就必须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由专业对口的教师承担指导任务避免空谈,另一方面提升指导老师的自身修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第三,在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非是高校思政辅导员的专属工作,每一位专业教师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本科生导师与研究生导师之间很大的区别在于,本科生导师的任务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方式,而研究生导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讨并最终解决问题。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一者可以提升本科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和能力,二者导师的专业素养与为人品行都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在日常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辅导员培训1-百度文库[EB/OL].[2013-03-25].http://wenku.baidu.com/view/ab52cbd2c1c708a1284a443c.html.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夏永全,蒋茂贵.论和谐理念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2):58-60.

猜你喜欢

载体政治思想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