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制造专业职校生为例谈安全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3-08-15刘晓芳

科技视界 2013年9期
关键词:工伤事故工伤行为习惯

刘晓芳

(河源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河源 517000)

0 引言

在产业亟需转型的经济体制下,一线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社会输送一线技术工人服务的职业学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发展之路都是以学好技能为导向的,举例模具数控专业的学生来谈,他们更是与机械机床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从就业反馈的信息来看,很多技能素质过硬的学生都放弃了这个行业,这就导致了市场的供不应求,他们普遍反映这个职业危险系数大。从相关数据统计得知,制造企业的安全事故在全国安全事故当中排列在前。职业安全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半途而废,要降低学生的恐惧,提升学生的安全感,这就需要安全教育提升一个层次,把安全教育的内容内化成个人的安全行为习惯。

1 安全事故的内因和外因

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可以预防的。工伤频发的原因主要分为几种:一是,加班过度疲劳;二是,机器陈旧,易发故障;三是,岗前安全教育缺失。在我看来,前两类都已逐步在完善,但最后一类始终没得到人们关注,绝大多数工厂只停留在口号上,这是安全隐患最大的地方。一半以上的断指工人是新上岗的,在此类学生中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技能水平的高低是评判学生学习成绩好坏唯一标准,职业资格证就是就业的通行证,他们的操作技能水平决定了职业发展的高度。因为文化水平较低,社会给学生定位就是从事底层的一线生产技术工人,只有通过技术的提升加上社会经验的积累才有可能慢慢地上升到生产管理层面。这说明他们一出校门就要进入高危险的加工场所,要利用操作机床来进行生产,从事一系列的产生价值的技术活动。对于一个生产经验不足的学生来说,可以从技术含量较低的活动开始积累,但是对于一个没有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在生产当中很难做到保护自己,不伤害别人甚至是去保护别人。

2 安全事故带来的危害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工伤事故10万人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工业发达国家工伤事故10万人死亡率一般在6人以下,并呈逐年缓慢下降的趋势,最低的是英国,已降到1人以下,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均在5人以下,而发展中国家一般在10~15人左右[1]。工伤事故的数目更是触目惊心,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12年广东佛山市人社局终于发布工伤数据,佛山(除顺德外)总共受理工伤认定申请17367宗,认定工伤17052人,这些工伤大多集中在陶瓷卫浴、木制家具、房地产建筑、宝石加工等行业。我国目前的产业规模还是以中小型私营企业为主,在加工制造行业内的一线技术工人都处在安全隐患最大的环境中工作。小型制造厂利润很低,一年的纯利润只有几十万,如果一年内出2次安全事故,估计就挣不到钱了。从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习惯,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和生命安全。因此在正常的教学活动的实施中,开展实训安全教育十分重要。

3 安全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安全意识早已走入职业教育中,在学生操作机床之前,老师都有对学生进行安全规范操作的培训,大多数的企业也会做定岗前的安全教育培训,但我们所做的工作似乎没有减少事故的发生,或者说如此之多的事故有点让人觉得难以理解。这其中的区别就是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只是让人能够区分行为的对错。而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才是安全教育的一个内化,它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目前国内职业教育的氛围就是比拼技能,组织各种技能比赛,赛出各个学校的技能教育水平。就连国家的技能考核试题库里面涉及到安全问题的试题几乎都没有。很多的工伤事故都是因一些细小的行为导致,对个人而言,谁也做不到在车间时时刻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事故的发生就是在所难免。因此在应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注重平时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和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才是关键。

4 安全行为是素质教育成果的体现

在地震演习中,对比日本和中国,日本的学生能做到井然有序,而中国的学生却是一片混乱,这就是安全行为习惯养成的具体表现。面对巨大灾难的表现,也映射出我国的素质教育成果。从职业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大多数没有社会经验,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安全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遇到安全问题时不知所措。因此,学校应将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穿插到每个教学环节当中,尤其是实训课堂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这种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自我保护和珍惜生命,更重要的是在面临事故发生的时候能做出正确有效的判断及措施来降低损失。

在强化安全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用生产事故图片等向学生讲解大部分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生产指挥者或操作人员精力分散、不遵守安全规程或缺乏安全意识而导致。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使他们完成学生到工人的角色转变,使其在安全意识上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在技能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熟悉掌握机械设备及仪器的使用等,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设备使用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注意事项。教师还通过总结历届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2]。同时在训练中加强现场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在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过程中,笔试部分应加大安全操作规范知识的考核,考评员应重视实操中是否遵循安全操作规范,加重安全知识的考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作为职业分析和评估,及时的筛选出不合格的员工,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1]张进,张晓.美国工伤事故与我国航企工伤事故的统计比较[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0,2.

[2]李红梅.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实训安全意识[J].广西教育,2010,9.

猜你喜欢

工伤事故工伤行为习惯
我在北方,热成工伤
对上下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的思考
未签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工伤事故处理流程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