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外交新特征与挑战①

2013-08-15潘海英家三爱陈俊萌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3期
关键词:体育明星外交交流

潘海英 家三爱 陈俊萌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建国以来,我国外交经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但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实现复兴而努力。在我国,体育与外交一直保持了较为紧密的关系,体育外交以其多样化的内容、自由式的交往在我国外交史上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其中乒乓外交被誉为小球扭转地球的外交奇迹。体育外交为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结交友情、建立合作、促进国际友好关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体育外交进入了崭新的层次,体育外交活动形式与内容更加灵活化,活动功能也更加多样化,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外交战略。但是,对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外交新特征的研究相对不多,我国体育外交在拥有收获的同时也面临的诸多挑战,因此研究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外交新特征与挑战十分必要。

1 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外交新特征

1.1 北京奥运会树立我国新型体育外交典范

北京奥运会以其开放性、全球性和世界性的理念承办了一场世界体育盛会,它意味着中国已经逐步迈入世界舞台的中央。北京奥运会是一个向世界展示我国自信和魅力的时代契机。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梦想,同一个世界”,它让全世界人民在五环旗下、在中国的心脏彼此加深交流、理解,增进互信,建立友情;它让崛起的中国展现胸怀以面对多元化的世界。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体育外交开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国家元首、总理等达到106人,是历届奥运会人各国领导人参加人数之最。我国领导人在奥运会上展现自信,与各国领导政要畅怀交流,取得了丰硕的外交成果。对于北京奥运会,法国总统萨科齐表示:“显而易见,拥有灿烂文明和勤劳人民的中国,将有能力为一个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崛起作出决定性的贡献”。[1]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不仅拓宽了领导层的交流,民间对外交流活动也丰富起来。民众是奥运会期间重要的外交力量,帮助树立中国形象。[2]奥运会举办过程中和举办后,我国民众以富有热情的姿态、开放的胸怀和自信的微笑迎接着每一位到中国的外国友人。各种展览、文化交流也相继展开,宣传北京奥运,宣传中国人文。这种由官方到民间的自信、开放使得国际社会更愿意了解中国,并建立互信与支持。北京奥运会树立了我国新型的体育外交典范,为随后举办的残奥会、亚运会、世界游泳锦标赛等国际赛事树立了发挥体育外交模式的典范,今后一个时期,不断参加和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实施新型的体育外交战略都将对推动我国对外交流提供重要契机。

2.2 领导层体育情怀与才华的展露

在世界各国中,具有体育情怀和才华的领导人不在少数。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具有优越的运动天赋,篮球、跆拳道、高尔夫等方面样样精通,并且他还时常到体育赛场观看体育比赛,与运动员交流。国家领导人能够对体育富有激情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积极参与,可以反映出领导人健康、富有活力的生活情趣,同时也能够为国家间的外交交流增加一份轻松的交流。奥运时代的中国领导人更加富有体育情怀,他们不仅关注体育、参与体育,而且善于运用体育活动推动我国外交。以温总理为例,他特别喜欢晨练,并且在外交上有“晨练外交”的一段佳话。2009年,温总理出访柏林,国际先驱导报在之前获知温总理喜欢晨练,特意在一天造成专门等着温总理晨练,并进行采访。国际先驱导报描述他精力充沛、敏捷,并且直视和坦然真实的面对采访。温总理深入群众中的晨练拉近了中国人与国外人的距离感,能够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朴实和人格魅力,这为建立国家间人民的友好印象和情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 突出体育明星外交新思路

体育外交离不开个人,优秀的体育人是展开体育外交的明星。早在王治郅到美国打球初期,时任美国总统就曾说“我从来没想到,中国对美国的最大一宗出口,是一个7英尺1英寸高、抱着篮球的小伙子”[3]。体育明星能够拉近两国的体育人的交流,同时也增加国外观众对中国体育人乃至普通人的感知。

中国一直实行举国体制,早期的中国体育健儿被视为为国家争光的奖牌机器,缺乏激情、生活。然而奥运会后的中国体育健儿在体育改革浪潮下展现出了崭新的一面。中国体育明星不断输入到国际社会中,在篮球、排球、乒乓球、跳水等许多体育项目上,我国都有运动员在国外生活,他们富有激情、自信、富有以及生活微笑的表现让世界更多的了解到了中国,尤其是那些尚未到过中国,碰到过中国人的外国民众。以姚明为例,他在美国职业篮球赛场出现了9个赛季,他那勤奋、谦虚、不怕吃苦、睿智以及无私的表现赢得了众多球迷,也因为他让美国人更多的了解到了中国,为中国人树立了崭新形象。体育明星的外交反应的是他们游离于中国对外交往的各种场合,并发挥润滑剂的作用。体育明星往往超出了体育本身,他们能够把体育作为一种形式来拉近中国同国外人群的交流,这也是奥运后期我国体育明星更多的出现在世界舞台的原因。

2 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外交新挑战

2.1 体育外交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掘

近年来,我国体育外交在推动整体外展战略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其在推动民间外交以及公共外交的实践中仍有很大发挥空间。在民间交流方面,我国尚缺少专门的体育组织来推动民间同国外建立长期的体育交流,使得民间体育外交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现实问题,如经费、场地、人员、安全等等;在公共体育外交实践中,缺乏专门的研究,专门的指导理论跟不上实践的发展需要,实践过程中缺少专门的体育部门代表人物和法人代表。此外,体育应彻底脱离政治的思想依然存在,对我国对外体育援助工作有负面的看法的外国人依然很多。体育功能的深入挖掘是解决当前体育外交存在问题的关键。

2.2 灵活的体育外展策略有待建立

虽然我国体育外交经常展示出朴实、真诚的一面,但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对我国存在想法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组织虽然内在不信任或不接纳中国体育,但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短暂的与中国体育发生关系,这种功利性的交往依然存在。体育外交策略在多元化的世界舞台上需要灵活化的形式。虽然我国体育外交经验丰富,但面对后奥运时期的世界,我国应深入研究当前国际对中国体育的舆论,找出问题的所在,有针对性的制定攻坚策略。

2.3 获国际体育组织话语权有待提升

建国后,我国体育在世界舞台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在世界体育组织中,我国的话语权同中国在世界中的整体地位不相匹配。中国在世界体育组织的话语权依然面临挤压。这一方面因为文化和语言差异,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人员相对较少,难以形成影响力;另一方面,受部门西方人排斥中国政治的原因,经常对中国的体育权益加以损害。中国人在国际体育组织中需要提升话语权,一方面应扩大专业化的体育人才培养,增加国际体育组织中的任职数量,另一方面应制定专门体育策略,形成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影响效应,转变外国人对中国体育“政治元素”的淡化,同时维护我国自身的体育权益。

3 结语

我国体育外交拥有丰富的趣事,也经历了坎坷的历史,期间留下了一段段佳话,为我国不同时期的外交实施增加了助推剂。如今,面对后奥运时期我国有了自己新的形象,世界对我国也有了新的认知。这是一种新的环境,我国体育在这种环境下需要把握自己的总体现状,审时度势,运用灵活化的策略充分发挥好体育外交润滑剂的作用,为国家整体外交战略服务。

[1] 陈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见证中国大国外交的辉煌一页[N].第一财经日报,2008.

[2] 李努尔,曲北林.大致是中国对美国最大一宗出口——克林顿财富论坛谈篮球[J].新华网报道,2001.

猜你喜欢

体育明星外交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新时代我国体育明星社会责任的缺失研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浅析我国体育明星公共形象营销及对青少年的影响
高校学生体育明星崇拜的调查与分析——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为例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超体育表演:《超级战队》中体育明星的符号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