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语语法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2013-08-03代丽娟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词法韩国语句法

代丽娟

一、引言

目前,“侧重词法与句法知识的分析,忽略文化知识导入”是韩国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然而,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因此,韩国语语法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文化教学,进行语言与文化的双重输入是当前韩国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语言与文化、教学与文化的关系,指出韩国语语法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索在韩国语语法教学中实现文化导入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改变过去只注重语言形式的韩国语语法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掌握语法知识的同时,提高语用能力。

二、文化与文化导入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即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二是制度文化层,即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三是行为文化层,即体现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四是心态文化层,即人类社会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狭义文化则专注于人类的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是广义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传统文化、社会心态、价值观念、风土民情、审美情趣等。

文化导入又称文化植入、文化移入,指的是在外语教学中适度、系统、有效地导入一些目的语所属的文化知识,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舒曼(J.Schumann)在1978年首次提出“文化导入”这一概念,并得出结论:文化导入过程是个体逐渐接受一个新团体的信念价值和文化的过程,如果学习者在心理上或在社会上远离目的语群体,便不容易获得目的语输入。因此,可以说文化导入的内涵是对目的语群体观念、精神层面的文化迁移,外延则包括目的语所属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切有形、无形文化的移植。

三、韩国语语法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首先,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语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媒介,文化是语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语言的生成和发展都受到文化的制约,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想学好一个国家的语言,对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必须有一定的了解。换言之,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难以真正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1]

其次,语法和文化互相影响,相互渗透。就语言本身而言,语音、词汇、语法是其三要素。语音是物质外壳,词汇起建筑材料的作用,语法则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因此,不同民族语言语法上的差异,往往也可以反映出该民族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在讲授语法规则的同时,必须辅以文化的导入。

再次,教学和文化密切相关,彼此贯通。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与文化密切相关,外语教学更是与两种甚至多种文化融会贯通。如果不加大文化的渗透力度,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语音正确,语法不错,考试分数高,但说出的韩语却往往因缺乏文化常识而贻笑大方。[2]因此,韩国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应当在讲授词类、句类、句子结构、篇章结构的同时,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及词句、篇章的文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准确、更得体地使用韩国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和学习。

四、韩国语语法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途径和方法

韩国语语法指韩国语的结构规律,包括词法、句法和章法。词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句法研究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它们的排列顺序;章法指文章的组织结构。文化导入的方法主要有:讲解法、视听法、比较法、讨论法、模拟法和补充法等。在韩国语语法教学中,可以从词法、句法和章法三个层面,针对不同的文化知识,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1.韩国语词法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词法教学是韩国语语法教学的出发点,初级学习者往往从词义和词形两方面开始学习韩国语词汇。韩国语是形态语言,属于粘着语,采用在词语后添加语法形态的方法,表示句子中各词之间的相互关系。汉语属于孤立语,主要靠语序表示语法关系。因此,以孤立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在学习韩国语时,词语后添加的语法形态成为掌握的难点。[3]

例(1)可以分析为①是词根,②是后缀,③是敬称,④是过去时制词尾,⑤是将来时制词尾,⑥是回想词尾,⑦是表示感叹意义的终结词尾。这说明在韩国语中,谓语动词可根据情况逐渐地、添加性地发生变化,[4]体现了韩国人具有迂回性、模糊性、层级性的思维方式。鉴于初学者刚刚跨进学习韩国语的大门,尚无任何感性与理性的认识,宜采用讲解法和视听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阐释词法特征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通过选择恰当的视听教学媒体,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韩国语的词义和词形。

2.韩国语句法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句子是表达完整思想的、具有一定语法特征的、最基本的言语单位。[5]句法教学上接章法教学,下联词法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句法教学是韩国语语法教学的中心任务。韩国语是动词居后型语言(verb-final language),重要信息通常出现在句尾。汉语是动词居中型语言(verb-medial language),句法结构平衡,句子的中心意义一般出现在句中。比较两国语言句法上的差异,对中级学习者语法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例(2)

日本国民的收入为什么高于巴西和印度等呢?归根结底,是取决于人的素质,而不在于资源的多少。(译文)

如例(2)所示,韩国语中的否定句,大都是否定在前,肯定在后;而译成中文后,则应是先肯定,后否定。这表现了韩国人对语境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接受性,话者会不断根据听者的反应调整自己的话锋和语气,并且要到最后一刻才表明最终态度。因此,可以引导学生从语法例句的翻译中洞察韩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此时,应尤其注重语法例句的科学性,最好是引用文学名家作品或权威报刊杂志里面的例句。[6]

3.韩国语章法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章法教学是韩国语法教学的高级目标,着重讲解如何有条理地组织文章内容,并揭示各类文体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口语、书面语、翻译等各种实践能力。韩国语与汉语语篇中的要素基本相当,但结构不同。韩国语的语篇结构多是“约束式”(),汉语的语篇结构则是“阐述式”()居多。

例(3-1)

例(3-2)

善于因时而动,因势而变,方能处变不惊。新款VOLVO S80,除了始终秉承VOLVO独特创新的全方位安全系统外,更增添了多项豪华改进。新款VOLVO S80,突破自我的气度,与您的稳重风范交相辉映。

(沃尔沃S80广告)

通过比较例(3-1)和例(3-2),可以得知韩国语和汉语在观察事物的视角以及描写事物的手段上都有所不同。如韩国语先是重修饰,然后揭示主体;而汉语则是先点出主体,然后加以层层说明。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阅读韩国语和汉语的文学作品、科技小品、报刊杂志等补充材料,并组织学生围绕两种语言相同文体的作品展开讨论,从而使其对韩汉篇章的差异有充分、透彻的认识。

五、结语

文化导入在韩国语语法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词法、句法、章法三方面灵活采用讲解法、比较法、讨论法、视听法、模拟法和补充法等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引导学习者了解韩国人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可以使其更深入地领会韩国语特有的语法规则,从而使语法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金善子.论高校韩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教育[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8)

[3]张光军.韩国语语法语境索[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1)

[4]李正子.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看韩国语语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06)

[5]林从纲.韩国语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李敏德.对韩国语语法例句文化探析[J].东疆学刊,2009,(07)

猜你喜欢

词法韩国语句法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韩国语不完全词特征探析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应用于词法分析器的算法分析优化
谈对外汉语“词法词”教学
韩国语教学中“-는데”的话语功能分析
针对TOPIK评分标准的韩国语写作教育
韩国语语音教学方法初探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