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教育经费的比较预测

2013-08-03张德启彭世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预算内省域教育经费

张德启,彭世华

一、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拨款水平的比较预测设计

(一)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经费水平比较预测的参考区域选择

参考区域主要是选择那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相当于2020年样本省域预测发展水平的国内发达地区(如江苏省),以及教育发展体制、文化传统相近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如台湾、日本)。此外,从200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的结果来看,台湾、日本的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值得我们参考。[1]因此,本研究主要选择江苏省、台湾省和日本作为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拨款水平比较预测的参考区域。

(二)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经费水平比较预测的程序

第一步,预测2020年时辽宁、湖南和四川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主要以“人均GDP”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预测的方法主要采用趋势外推法。

第二步,选择参考区域(江苏省、台湾和日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样本省域2020年预测发展水平时的年度(参考年度)。包括达到辽宁2020年预测发展水平、湖南2020年预测发展水平、四川2020年预测发展水平时参考区域(江苏省和台湾、日本)的年度(参考年度)。因受收集的数据限制,比较预测的指标是样本省域义务教育经费发展水平。具体操作时则采用SPSS软件,分别以江苏省和台湾、日本为参考标准建立使用“人均GDP”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

第三步,测评参考区域在参考年度时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以此作为样本省域2020年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能水平(比较预测出辽宁、湖南和四川2020年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能水平)。

(三)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比较预测的指标和数据收集

为简便测算,比较预测的经济指标主要是“人均GDP”(为便于国际比较,采取汇率法或购买力法折合成人民币)。

二、2015/2020年样本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经费水平的比较预测

(一)预测2020年时辽宁、湖南和四川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005-2009年各样本省域人均GDP及其“.05”水平上的趋势外推法,所预测的人均GDP见表1。

表1 样本省域人均GDP统计和预测(单位:元)

(二)以江苏省为参照,预测2015/2020年样本省域义务教育经费的拨款水平

1.江苏省2005-2009年义务教育生均教育事业费及生均公用经费统计(单位:元),见表2。

表2 江苏省2005-2009年生均教育经费及生均公用经费情况

2.运用SPSS软件,以江苏省为参考标准建立使用“人均GDP”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预测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

在这里,建立回归方程的过程也就是建立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非确定因果关系的模型的过程。这里的回归方程的自变量是“人均GDP”,“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或“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因变量,我们建立的是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直线回归分析的任务就是根据若干对观测值(xi,yi),找出描述两个变量x、y之间关系的直线回归方程y′=a+bx。求直线回归方程实际上是用回归直线拟合散点图中的各观测点,所用的原理是最小二乘法原理,也就是使该直线与各观测点的纵向垂直距离最小,即使实测值y与回归直线y′之差的平方和∑(y-y′)2达到最小。因此,求回归方程y′=a+bx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求∑(y-y′)2取得最小值时a和b的问题,a为截距,b为回归直线的斜率,也称为回归系数。

模型1: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2688.894+0.183ד人均GDP”,其常数的显著水平值为0.034,自变量“人均GDP”的显著水平值为0.003。

模型2: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3389.161+0.202ד人均GDP”,其常数的显著水平值为0.012,自变量“人均GDP”的显著水平值为0.001。

模型3: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683.415+0.032ד人均GDP”,其常数的显著水平值为0.022,自变量“人均GDP”的显著水平值为0.005。

模型4: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899.752+0.042ד人均GDP”,其常数的显著水平值为0.031,自变量“人均GDP”的显著水平值为0.008。

3.将上述回归方程代入湖南、四川、辽宁2015、2020年的预测人均GDP,预测出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见表3。

表3 以江苏省为参考预测样本省域义务教育经费发展水平(单位:元)

通过相比较可以看出,表3中所预测的样本省域2015/2020年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值,已经在过去的年份达到或在不远的将来很快达到。例如,湖南2015年初中生均教育经费为3846.68元,而湖南已在2009年就达到4508.75元。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江苏省仍然是发展中的教育大省,以及受到全国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和指导思想的影响,其义务教育的投入水平并不是很高,或者还没有达到应有水平。

(三)以台湾省为参照,预测2015/2020年样本省域义务教育经费发展水平

1.台湾人均GDP及小学、初中教育经费统计见表4。

2.运用SPSS软件,以台湾为参考标准建立使用“人均GDP”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预测“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模型1: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2319.079+0.161ד人均GDP”,其常数的显著水平值为0.083,自变量“人均GDP”的显著水平值为0.000。

模型2: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13562.583+0.087ד人均GDP”,其常数的显著水平值为0.000,自变量“人均GDP”的显著水平值为0.000。

表4 台湾人均GDP及小学、初中教育经费折算为人民币(元)

3.将上述回归方程代入湖南、四川、辽宁2015、2020年的预测人均GDP,得出这些样本省域义务教育经费预测水平,见表5。

表5 以台湾为参考预测样本省域义务教育经费发展水平(单位:元)

(四)以日本为参照,预测2020年样本省域义务教育经费发展水平

1.日本2000-2005年间教育经费情况

日本是一个经济发达、教育投入非常大的国家,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教育政策的成功和较高的教育投入。尽管自2000年以来日本教育经费逐年削减,从2000年的183760亿日元降到2005年的169950亿日元,但其教育经费投入仍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2006年小学生生均教育支出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96%,高于2000年的21.64;2007年中学生生均教育支出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96%。)[2]。2000-2005年该国教育经费投入情况见表6。

表6 2000-2005年日本教育经费投入统计

2.运用SPSS软件,以日本为参考标准建立使用“人均GDP”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预测“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从表6得知近年来日本“生均学校教育费”在变化甚微的基础上存在降低的趋势。从日本统计年鉴可以看出,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的生均学校教育费与表6中的全国“生均学校教育费”相差不大,因此我们在建立回归方程时就以表6中的“生均学校教育费”为基础,且学校类别不再细分为小学和初中,而统称为义务教育学校。

模型:生均教育经费=99735.246-0.055ד人均 GDP”,其常数的显著水平值为0.035,自变量“人均GDP”的显著水平值为0.194。从该模型可以看出,随人均GDP的增加,生均教育经费呈线性降低。由于日本近年来生均教育经费差别不大,所以我们就从上述模型出发仅预测2020年时样本省域的生均教育经费发展水平。具体预测情况见表7。

表7 以日本为参考预测样本省域义务教育经费发展水平(单位:元)

三、2015/2020年样本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拨款水平比较预测的综合评估

在比较预测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江苏省、台湾、日本3个区域作为参考。从比较预测的结果来看,以不同区域作为参考,则样本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拨款水平的比较预测值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以江苏省为参照,比较预测出湖南省2020年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约为6000元;以台湾为参照,比较预测出湖南省2020年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则约为1万元;以日本为参照,则超过9万元。究竟以哪个区域作为参考则更适合比较预测值,下面作一个综合评估。

首先,看江苏省的情况。前面已有说明,以江苏为参考时样本省域的有关比较预测值实际上在过去的年份已经达到或在不远的将来很快达到。例如,比较预测的湖南2015年初中生均教育经费为3846.68元,而湖南已在2009年就达到4508.75元,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江苏省仍然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的省域。江苏省从2007年才开始全面启动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程,推进全省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步伐,2007年4月首次表彰了20个县(市、区),授予“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称号,其后于2009年1月、2011年1月分别表彰了19、20个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3]江苏省预计全省105个县(市、区)到2012年底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并通过省级人民政府认定,到2015年底76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中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实现市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0年前全省所有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由此可见,江苏省目前也正处于促进全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阶段。另一方面,江苏省省域内及县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苏北苏南之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2009年,苏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9278元,而苏北仅为23835元),导致省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之间的较大差异。例如,苏南3市苏州、无锡、常州在2001至2003年的预算内小学生均年教育经费平均为1690元,而苏北3市宿迁、淮安、徐州同期预算内年生均教育经费为595元,仅占苏南地区平均值的35.2%;预算内初中年生均教育经费苏南地区平均为1994元,苏北地区平均为671元,仅占苏南地区平均值的33.7%,南北差距高达3倍之多。苏南3市2001至2003年预算内小学生均年教育公用经费平均为130元,而苏北3城市同期预算内年生均教育公用经费为12元,仅占苏南地区平均值的9.2%;预算内初中年生均教育公用经费苏南地区平均为243元,苏北地区平均为20元,仅占苏南地区平均值的8.2%,南北差距高达10倍之多。[4]综上可见,江苏省目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没有达到优质均衡的程度,甚至离省域内基本均衡这一目标都还有一定差距,因此以江苏为参考预测出的样本省域义务教育拨款水平可以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低限参考”。

其次,看日本的情况。日本公共财政支出的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一直是比较高的,1955年时这一比例就达到了5.3%,1980年为7.0%,1990年为5.9%,1997年为6.1%。日本的教育经费(公共财政支出+教育捐赠+学生学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在发达国家中也算是较高的,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其比例更是明显高出一筹。例如,1990年,发达国家平均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2%,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经费平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1%,而日本的这一数字为7.5%。[5]而我国虽早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提及到2000年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却一直未能实现,直到2009年时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3.59%。因此,中国和日本政府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而且近期内很难赶上。从教育经费结构来看,日本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间明显存在比较合理的正金字塔形,而中国却把大部分教育经费投向了高等教育。综上可见,日本目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非常高,已达到优质均衡的程度。因此,以日本为参考预测出的样本省域义务教育拨款水平可以作为2020年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高限参考”。

最后,看台湾的情况。台湾和我们大陆同属于中华文化圈,在教育方面有着许多相似的背景和环境。此外,从台湾2001-2008年“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来看,最低时为3.99%,最高时为4.29%,这基本上与我国预测的2015-2020年间的比例值相当。因此,台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比较高,已达到比较均衡的程度。以台湾为参考预测出的样本省域义务教育拨款水平可以作为2015年、2020年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适切参考”。

[1]OECD (2010).PISA 2009 Results:Overcoming Social Background-Equity in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nd Outcomes(volume II).http://dx.doi.org/10.1787/9789264091504-en

[2]中国国家统计局.国际数据: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2009/t20100415_402634698.htm

[3]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表彰第三批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的决定.http://www.jsjyt.gov.cn/html/zwgk/tzgg/81747.html.

[4]杨九俊.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报告.http://www.jssghb.cn/ndlw/2005-1.htm.

[5]周谊,陈珉.1955-1997年日本教育经费的统计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2,(12):42-44.

猜你喜欢

预算内省域教育经费
四川省地方普通高校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变化分析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管好用好粮食仓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省域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安全动态防御体系研究
新疆:中央预算内投资8.39亿元支持易地扶贫搬迁
省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资讯速递
发改委下达5.52亿元水污染防治中央预算内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