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早期2 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2013-07-26聂芙蓉徐伟良杨群峰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西格列汀用药

聂芙蓉,徐伟良,杨群峰

2 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且近些年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给更多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困扰。2 型糖尿病一般较难彻底治愈,患病早期及时干预治疗,对更好控制血糖水平作用明显[1]。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是当前临床治疗早期2 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笔者将二者联合应用于早期2 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 年11 月—2012 年11 月收治的早期2 型糖尿病患者160 例,均参照WHO 于1999 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2];排除标准:肝肾与心脏功能异常者,合并严重感染者,酮症酸中毒者,孕期与哺乳期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 例。研究组男43例,女37 例;年龄43 ~74 岁,平均(58.7 ±4.6)岁;病程1 ~9 个月,平均(5.3 ±1.6)个月。对照组男44 例,女36例;年龄44 ~72 岁,平均(58.3 ±4.2)岁;病程1 ~8 个月,平均(5.1 ±1.4)个月。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与病情程度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式

1.2.1 研究组 采用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联合方式治疗。二甲双胍(格华止,0.5g/片,中美上海施贵宝)0.5g/次,3 次/d 口服;西格列汀(捷诺维,0.1g/片,默沙东)0.1g/次,1次/d 口服。两种药物联合使用4 个月,每月进行血糖常规检测,并做相关记录。

1.2.2 对照组 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用药方式同研究组;并在治疗期间对患者的血糖情况定期进行检测。

1.3 评价指标 (1)对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 个月以及4 个月后的血糖相关指标检测情况分别统计并作比较,主要包括空腹血糖 (FBG)、餐后2h 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2)统计两组治疗中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BG、2hPBG 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 个月和4 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研究组治疗中出现4 例恶心,2 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出现5 例恶心,2 例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glycemic index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glycemic index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组别 例数 FBG(mmol/L)治疗前 治疗2 个月 治疗4个月2hPBG(mmol/L)治疗前 治疗2 个月 治疗4个月HbA1c(%)治疗前 治疗2 个月 治疗4个月研究组 80 9.12 ±1.04 8.16 ±1.08 7.04 ±1.06 15.24 ±2.06 13.02 ±1.46 11.31 ±1.76 7.63 ±1.92 6.92 ±1.86 6.38 ±1.94对照组 80 9.07 ±1.13 8.73 ±0.84 8.16 ±0.97 15.18 ±2.03 14.67 ±1.93 13.84 ±1.62 7.56 ±1.97 7.31 ±1.84 7.06 ±1.72

3 讨论

2 型糖尿病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特点的慢性疾病,较难根治,一般需终生治疗。患病早期及时选用合理方式治疗,对改善患者后期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临床均较常用,在早期2 型糖尿病控制血糖上均有相对较好的效果。

二甲双胍是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主要通过改善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同时降低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3-4]。单独应用一般不会出现低血糖,用药较为安全可靠[5]。西格列汀是一种新型的控血糖药物——二肽基肽酶-4 (DPP-4)抑制剂,能够提高肠促胰素中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 -1)的生理作用,通过影响胰腺中的B 细胞和A 细胞来调节葡萄糖水平。对胰岛素可产生血糖依赖性的促分泌作用,同时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产生抑制,并对肠胃功能产生影响,通过降低患者食欲以及减慢胃肠道的排空功能等,以此减少机体对糖分的摄取,逐步稳定并控制血糖水平。以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2 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可在药效上相互协同补充,增强治疗效果,且整体用药安全性较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相比,联用西格列汀后临床效果明显改善,治疗后2 个月以及4 个月患者2hPG、FBG 及HbA1c均低于对照组;且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综上所述,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早期2 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纪万军,于立芹,滕川,等.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2 (18):222 -223.

2 焦秀敏,许秀萍,赵晶,等.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 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 临床荟萃,2013 (1):44 -45,48.

3 吴云. 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格列苯尿治疗2 型糖尿病疗效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 (3):385.

4 游琼,吴铿.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心肌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肌灌注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 (2):601.

5 庞红芬. 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 (9):1516.

猜你喜欢

西格列汀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漫长的旅途
西格绍尔名枪汇
混血“帮派”西格绍尔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西格列汀对肥胖合并脂肪肝大鼠的干预疗效
HPLC法测定维格列汀片中主药的含量
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