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营养疗法的效果分析

2013-07-26潘昌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肺源血气心脏病

潘昌林

肺胸腔或肺血管出现慢性疾病引发肺血管阻力增加,右心室扩张、肥厚,肺动脉压力增加,右心衰竭心脏病称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患者出现胃肠道缺氧,导致消化、吸收及物质运转功能降低,减少了营养摄入量。由于患者的机体被破坏,增大了能量消耗,极易引发营养衰竭现象,病情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为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次数,减少病死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应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治疗。本研究分析我院20 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营养疗法治疗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 年5 月—2013 年3 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20 例,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其中男12 例,女8 例;年龄43 ~86 岁,平均(59.7 ±6.2)岁;平均病程(6.8 ±4.2)年。将2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 例。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营养疗法,在常规止咳、平喘、抗炎、吸氧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隔日静脉滴注25%复方氨基酸250ml,辅以10%脂肪乳(英脱利匹特)500ml 静脉滴注治疗,1 次/周。对照组实施非营养疗法,基本治疗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入院后20d 检测患者血清清蛋白、血清前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和血气分析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饱和度(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pH。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及pH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蛋白、转铁蛋白和清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前蛋白、转铁蛋白和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组别 例数 PaO2(mmHg)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 10 43.01 ±5.37 61.58 ±4.65 52.74 ±4.03 43.27 ±3治疗后PaCO2(mmHg)治疗前治疗后pH治疗前.15 7.28 ±0.03 7.31 ±0.04对照组 10 42.81 ±3.68 54.73 ±3.76 51.74 ±4.53 46.98 ±3.65 7.25 ±0.02 7.28 ±0.03 P 值>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蛋白、转铁蛋白和清蛋白水平比较(±s,g/L)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protein,transferrin and albumin level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蛋白、转铁蛋白和清蛋白水平比较(±s,g/L)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protein,transferrin and albumin level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组别 例数 血清前蛋白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 10 0.13 ±0.02 0.31 ±0.05 1.48 ±0.07 3.17 ±0.11 4治疗后血清转铁蛋白治疗前治疗后血清清蛋白治疗前8.75 ±9.84 61.82 ±14.77对照组 10 0.14 ±0.03 0.21 ±0.06 1.34 ±0.05 2.58 ±0.04 46.21 ±10.74 50.21 ±10.75 P 值>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由慢性肺疾病引起,病程较长,60%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现象,会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死率[2]。引起营养不良原因有:(1)因气道阻力上升降低了血氧饱和度,导致呼吸肌做功增强,增加了二氧化碳(CO2)及耗氧量,进而增加了基础耗能; (2)受到缺氧、气促、药物、右心衰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胃肠道营养摄入量不足;(3)患者消化功能出现障碍,产生饱胀、消化不良现象; (4)体循环淤血会降低肝功能,形成三大物质代谢功能障碍[3];(5)增加了蛋白质消耗量,导致营养不良,伤害患者的免疫机制,加重难治性变异菌感染;(6)体循环淤血和缺氧等增强了患者的组织无氧代谢能力,因酸性产物加强血清清蛋白分解能力,释放毒性蛋白和氧自由基[4-5],增加了组织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影响预后。

本组20 例患者,观察组采用营养疗法,显著改善了患者体征及全身症状,治疗后PaO2及pH,血清前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和血清清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表明应用营养疗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能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增加蛋白水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1 李雅丽,高玉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中外医疗,2008 (16):29 -30.

2 胡大碧,邱明,杨秀江. 营养疗法对29 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 重庆医学,2012,41 (19):1978 -1980.

3 乔铭,杨亚芳.109 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 (36):154 -155.

4 顾锦才. 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康复干预效果评价[J]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7):1097.

5 朱颖,张秀伟,张郁青,等. 阿托伐他汀对吸烟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3 (8):765 -767.

猜你喜欢

肺源血气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分析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66例临床观察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小青龙汤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
Smog in Los Ange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