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2013-07-26陈定中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叶酸半胱氨酸

陈定中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巯基的氨基酸,在人体中的含量极低,主要来源于日常饮食[1]。但是当人体缺乏维生素或者出现酶功能障碍时,Hcy 的水平就会升高,如果超过生理能够承受的参考值,就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以诱发心脑血管病变最受关注。相关研究指出,Hcy 对血栓栓塞性或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病影响比较大[2-3]。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就Hcy 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及致病机制相关研究较多,现在已初步确定Hcy 是引发糖尿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探究出其致病机制的多样化[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 年6 月—2012 年6 月我院收治的86 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3 例,女43 例;年龄54 ~71 岁,平均(62 ±14.4)岁。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或者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冠心病31 例,经MRI 和颅脑CT 检查确诊为脑梗死25 例、脑出血30 例。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86 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7 例,女49 例;年龄59 ~75岁,平均(65.0 ±13.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Hcy 测定之前,均要禁食12h。肘静脉抽血4ml,分离血清,在4h 内完成检测。检测设备采用购于美国雅培公司的AXSYM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血脂、试剂及配套标准品由威特曼生物有限公司提供。Hcy 参考范围为[5]:5 ~15μmol/L;超过60 岁者5 ~20μmol/L;总胆固醇(TC)2.85 ~6.74mmol/L;三酰甘油(TG)0.27 ~2.3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0.92 ~1.6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0.68 ~3.21mmol/L。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冠心病、脑梗死、脑出血患者血清Hcy、TG、TC、HDL-C 及LDL-C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冠心病、脑梗死、脑出血患者血清Hcy、TG、TC、HDL-C 及LDL-C 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中各类心脑血管疾病与对照组血清Hcy 及血脂指标的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Hcy and lipid indexes between various kinds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observed group and compare group

表1 观察组中各类心脑血管疾病与对照组血清Hcy 及血脂指标的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Hcy and lipid indexes between various kinds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observed group and compare group

组别 例数 Hcy(μmol/L)TG(mmol/L)TC(mmol/L)HDL-C(mmol/L)LDL-C(mmol/L)8.21±4.34脑梗死 25 2.59±0.52 5.56±0.36 1.03±0.31 3.27±0.32 24.21±3.51脑出血 30 2.42±0.57 5.82±0.34 1.12±0.41 3.14±0.54 19.21±6.09对照组 86 1.47±0.43 4.32±0.41 1.37±0.15 2.43±0.23 8观察组 冠心病 31 2.52±0.56 5.79±0.30 0.98±0.27 3.21±0.34 1.21±1.89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发病率高且致残率及病死率也较高,对社会、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临床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是由诸多危险因素作用于不同的环节产生的[5-6]。目前相关研究指出,Hcy 对血栓栓塞性或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病影响比较大。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就Hcy 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及致病机制做出相关研究,现在已初步确定Hcy 是引发糖尿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探究出其致病机制多样化。本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脑梗死、脑出血患者的Hcy、TG、HDL -C 及LDL-C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C 则低于对照组。表明Hcy的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而大量的临床研究也证实,当人体缺乏维生素或者出现酶功能障碍时,Hcy水平就会升高,如果超过生理能够承受的参考值,就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以诱发心脑血管病变最受关注。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确切,临床推断是通过各种机制致病[7],包括机体的Hcy 在代谢过程中,出现自发氧化,生产大量氧自由基和过氧化物,会导致内皮细胞功能出现障碍和内皮质损失,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刺激下形成增生,机体的凝血功能失衡,脂质代谢出现异常,造成潜在血栓形成,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此外,Hcy 还会自发生成巯基内酯化合物,与反式视黄醛的共同作用下,致使血小板凝集,诱发血栓素、前列腺素等。这些物质具有促进血液凝结的功能,多表现为梗死性质的疾病。

Hcy 和糖基化终末产物产生作用,导致血管的内皮暴露在糖基化终末产物,也能造成内皮障碍损伤,还会受糖代谢紊乱的影响,引发动脉粥样硬化,逐渐成为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明确Hcy 作为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以通过降低Hcy 水平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摄入充足的维生素B 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的Hcy 水平。临床研究指出,叶酸是降低空腹Hcy 最显效的一种维生素B 族,维生素B12作用甚微,维生素B6无任何作用;如果是降低蛋氨酸负荷后的血浆Hcy 水平,联合使用叶酸与B6效果最好。

Boers 等研究指出:维生素B 族最佳的服用剂量为:降低空腹Hcy 水平为叶酸0.65 mg/d+维生素B120.4mg/d;降低血浆Hcy 水平为维生素B6100 mg/d+叶酸5mg/d。研究显示,服用该剂量的维B,3 个月后,患者的Hcy 水平能够降低40% ~50%。但是临床上目前尚无非常统一的B 族维生素治疗方案,且关于降低患者Hcy 水平是否能够令其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削弱,还缺乏大量的临床试验支持。

总的来说,Hcy 的致病机制尚未探究确切,大量体外实验都要求Hcy 水平要比体内高出许多,因此,患者内皮细胞产生的毒性作用无法用Hcy 的特异性进行解释。已经初步探究清楚高水平的Hcy 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此外,环境、遗传以及营养等因素对Hcy 水平的影响也比较大。所以,临床加强对Hcy 水平的监测,并采取措施降低Hcy的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1 孙宁玲,秦献辉,李建平,等. 依那普利叶酸片固定复方与依那普利和叶酸自由联合在H 型高血压人群中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比较[J]. 中国新药杂志,2009,18 (17):1635 -1640.

2 赵燕平,王中英. 高血压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等活性物质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J]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 (5):473 -476.

3 胡引闹.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 (6):733 -734.

4 李建平,霍勇,刘平,等.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固定复方与依那普利和叶酸自由联合在H 型高血压人群中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比较[J]. 中国新药杂志,2009,18 (17):1635 -1640.

5 郭玲,王丽华. 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08,6 (9):32 -34.

6 相春霞,邓婉秋,杜迎. 叶酸和B 族维生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研究[J]. 北京医学,2009,31 (7):443-444.

7 王宁,余振球,周子杰.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J] .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4):1263.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叶酸半胱氨酸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用猕猴桃补叶酸?未必适合你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