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07-26林海云陈以初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稳定型心肌细胞心绞痛

林海云,陈以初,熊 斌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劳力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而病变的冠状动脉不能及时调整和增加血流量,从而引起可逆性心肌缺血,但不引起心肌坏死[1]。曲美他嗪是近几年来普遍受到人们关注的抗代谢药物,它可以在不增加心肌供氧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心肌细胞的有氧代谢途径,提高对氧的利用效率,优化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减轻细胞内酸中毒、钙超载,保护线粒体功能,在细胞水平发挥保护作用,使心肌缺血症状得以缓解,却不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任何负面影响[2]。我院对34 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联合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 年10 月—2012 年10 月住院治疗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5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4 例)和对照组(31 例)。其中治疗组男21 例,女13 例;年龄(58.3 ±10.3)岁;合并糖尿病15 例,高血压18 例,有吸烟史17 例;心功能Ⅱ~Ⅵ级(NYHA 分级)。对照组男17例,女14 例;年龄(60.2 ±10.6)岁;合并糖尿病10 例,高血压17 例,有吸烟史15 例;心功能Ⅱ~Ⅵ级(NYHA 分级)。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合并症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阿司匹林、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 - 受体阻滞剂、他汀类及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20mg,3 次/d,口服,疗程均为12 周。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运动耐量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等。住院患者出院后采用定期门诊及电话随访。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无心绞痛发作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运动耐量改善,心功能改善1 ~2 级(NYHA 分级),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 (2)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 ~80%,运动耐量改善,心功能改善1 级(NYHA 分级),静息心电图压低的ST 段上升0.05mV 或倒置T 波变浅达50%以上或由平坦变直立。(3)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不到50%,运动耐量、心功能与治疗前对比无改善,静息心电图ST -T 与治疗前基本相同。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 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angina pectoris of angina pectoris compared frequency and dur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angina pectoris of angina pectoris compared frequency and dur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组别 例数 心绞痛发作(次/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min)治疗前34 5.0 ±1.0 0.9 ±0.2 10.60 ±3.50 2.27 ±0.13对照组31 5.0 ±1.0 1.6 ±0.4 10.90 ±3.80 3.06 ±0.38

2.2 两组患者疗效及心电图ST 段改善率比较 治疗组显效25 例,有效8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为97.0%;心电图ST段改善率为97.0% (33/34)。对照组显效17 例,有效6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为74.2%;心电图ST 段改善率为74.2%(23/31)。两组患者疗效和心电图ST 段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轻度胃部不适2 例、经期延长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对照组出现轻中度胃部不适3 例、经期延长2 例、恶心呕吐3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心肌细胞供血不足或需求量增加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由于心肌供氧与耗氧之间暂时失去平衡而发生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心肌在缺血缺氧状态下无法进行正常的有氧代谢,从而三磷腺苷或磷酸肌酸产生的高能磷酸键减少,同时乳酸和丙酮酸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行氧化,无氧糖酵解增强,乳酸在心肌内堆积。由于无氧糖酵解供能效率较低,而且乳酸的堆积限制了无氧糖酵解的进行,心肌能量产生障碍,以及乳酸积聚引起心肌内乳酸性酸中毒,均可导致心肌收缩功能的下降。心肌缺血时,一方面有血流动力学改变,一方面心肌代谢也发生了变化,循环中脂肪酸水平显著升高,葡萄糖氧化受到抑制,伴乳酸堆积、酸中毒、收缩功能障碍及继发膜损伤。心肌缺血是一种代谢紊乱,针对心肌缺血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代谢变化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优化心肌能量代谢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曲美他嗪是哌嗪类衍生物,可改善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通过部分抑制心肌脂肪酸的氧化而增加葡萄糖的有氧代谢,改善心肌缺血时的异常代谢状况,优化心肌能量代谢途径,减少乳酸和H+的产生,从而使缺血应激过程中对心肌细胞稳定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并能增加患者的运动耐受性,延迟心绞痛症状的出现和心电图的缺血改变[3-5]。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同时联用曲美他嗪,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比,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效果。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联合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曲美他嗪能有效地提高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强了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免疫力,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综上所述,曲美他嗪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1 赵慧艳,张福全.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校正QT离散度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 (6):1836.

2 丁力. 复方丹参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 (5):773.

3 宋书田,安淑芬,周岊梧,等. 曲美他嗪的心肌保护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 .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8,13(6):463 -466.

4 中国曲美他嗪多中心研究协作组. 万爽力(曲美他嗪)对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5):339 -394.

5 刘炳炜,刘长文,胡炜,等.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J].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 (6):632 -633.

猜你喜欢

稳定型心肌细胞心绞痛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心肌细胞慢性缺氧适应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