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2013-07-26陈刻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稳定型胃肠道

陈刻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属于环氧化酶抑制剂,诞生于1899 年,临床上最早用于解热镇痛的治疗,经过100 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更多的药理作用被发现且相继运用到临床治疗,其中包括风湿痛、痛风、心血管疾病等,其疗效显著[1]。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其良好的收益和风险比越来越受到患者和医疗工作者的重视,主要治疗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预防短暂性脑缺血、预防动脉血栓的形成等[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 年9 月—2012 年9 月门诊或住院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42 例,均按照心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确诊,有服用阿司匹林史,其中男82 例,女60 例;年龄32~73 岁,平均48.7 岁。患者主要疾病类型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等。

1.2 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有服用阿司匹林史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42 例,搜集其临床资料,包括病例、用药历史、治疗手段、预后情况等。然后对其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阿司匹林的用途、推荐用量、不良反应进行总结。

2 结果

2.1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作用和用途 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其中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所占比率最高(占33.01%),其次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见表1。

表1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Table 1 Application of aspirin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2 服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服用阿司匹林主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哮喘、机体出血、药物合用出现问题,见表2。

2.3 阿司匹林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推荐剂量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推荐剂量见表3。

表2 服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Table 2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of aspirin

表3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推荐剂量Table 3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recommended dose of aspirin

3 讨论

阿司匹林属于环氧化酶抑制剂,最早用于解热镇痛的治疗,在其百多年的临床和实践中,由于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良好的收益和风险比,越来越受到患者和医疗工作者的重视。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由于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阿司匹林对抗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作用机制如下:阿司匹林吸收进入血液分解为水杨酸,抑制环氧化酶,小剂量使用时还能抑制血栓素合成酶,而这两种酶在血小板聚集中起着关键作用,血小板在活化后,其内部花生四烯酸被分离出血小板,分离出后受到环氧化酶的作用生成前列腺素G2 和H2,后者在血栓素合成酶的作用下生成血栓素A2,血栓素A2 主要诱发血小板聚集[3-4]。最终的结果为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血栓素A2 的合成从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最终达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

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根据个体差异给药,能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风险,胡明华等[5]研究人员采用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表明,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结果显示效果良好。阿司匹林联合中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邹慧兰等[6]研究人员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各项指标显示效果良好。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也有效果,黄莉[7]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发现其溶栓效果良好,起到了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的作用。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的治疗,郭舜源[8]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结果显示疗效显著。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门诊或住院有服用阿司匹林史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42 例,主要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等疾病,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哮喘、机体出血、药物合用出现问题等。根据临床实践总结了相应的适用证及选用相对应的剂量,指导临床运用。环氧合酶在胃肠道中也存在,能催化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对胃肠道黏膜有保护作用,阿司匹林抑制环氧合酶从而干扰前列腺素的合成,最终导致胃肠道黏膜损害,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阿司匹林抑制环氧合酶的同时,促使慢反应物质白三烯的生成,支气管平滑肌在此物质的刺激下持久强烈的收缩,引起哮喘;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疾病治疗和预防的机制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患者在使用时出血时间会延长,长期使用凝血功能可能会异常,严重者有可能造成大出血[9-10]。所以血友病等血液病、低凝血酶原血症等相关疾病的患者应该禁用。采用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和预防的同时应该注意配伍禁忌,因为阿司匹林有降血糖作用,与降血糖药同时服用导致降糖作用增强,有可能引起低血糖昏迷;苯巴比妥等催眠药有加速阿司匹林代谢的作用;消胆胺等降血脂药与阿司匹林形成复合物影响吸收;利尿剂与阿司匹林合用会使药物蓄积引起毒性反应;消炎镇痛药:吲哚美辛、炎痛静与阿司匹林合用易导致胃出血;抗痛风药丙磺舒等可能被阿司匹林拮抗;维生素和激素等有可能加重阿司匹林胃肠道不良反应。上述所述药物不宜与阿司匹林同服。

1 刘杰. 阿司匹林药理作用的研究新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 (1):86 -87.

2 郭新宇.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 . 中外医疗,2012,3 (8):183 -184.

3 王国华,马淑平,李彩茹.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疗效与安全性的再评价[J]. 河北医药,2004,26 (9):740 -741.

4 王克平. 浅谈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中的应用[J]. 求医问药,2012,10 (3):187 -188.

5 胡明华. 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2 (9):3359.

6 邹慧兰,郭宏伟,唐婕等. 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PN、ET-1、NO 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 (2):143 -144.

7 黄莉.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 . 中国保健营养,2013 (3):529.

8 郭舜源,张庆臣,程波,等.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期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3,30 (1):98 -100.

9 贾安. 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获益与风险[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 (5):236 -237.

10 黄引怀,高艳彬.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 (2):305 -306.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稳定型胃肠道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