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构建新型学习方式 让学生自主学习

2013-07-22李凤伟

关键词:新型学习方式探索

李凤伟

【摘 要】 本文探讨了新课改下小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探索构建新型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学会自主学习并能够主动地学习这一议题。

【关键词】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探索 构建 新型

一 新型学习方式的内容

语文课程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创设情境,诱发感知

情境教学是营造氛围,获取感知的重要条件,只有不断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情感型情境教学是以激发学生情感为特性的。它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知识具有情境,而且是被应用的文化,背影及活动的部分产物。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因此,情境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性的学习情境。

例如,《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和旅游胜地,读者无不被马克·吐温细致观察和精彩描述的异国风情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就应紧紧围绕着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和作用展开,使整节课堂教学直观形象,各个段节形成一个情感思维的链条。

2.激发兴趣,拓展思维

例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根据本组训练重点,应抓住本课的重难点“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向上爬的”进行教学。第一步,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初步感知爬山虎的位置、形状、颜色;第二步,让学生根据爬山虎脚的特点,自己练习画画,引导学生认知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第三步,出示实物——爬山虎的脚,让学生实际感知爬山虎的脚的印象;第四步,让学生再读爬山虎是怎样爬的有关句子,找出重点词句,用于自己演示怎么爬。

这样一个“感知——认知——再感知——再认知”的过程,通过不同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3.指导学生,牢固掌握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古人的一句名言。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如何掌握学习方法,变学会为会学。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不是拿所得到的结果教人,而是拿如何得到结果的方法教人”的名言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法的指导。

4.联系实际,迁移运用

例如,《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的第三课时的、教学就应结合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首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杨梅的哪些地方特别惹人喜爱,课文又是怎样具体来写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很快就弄懂了课文是通过描述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写出杨梅果的可爱的。然后再在训练学生听、说、议的过程中进行交流评点,欣赏好词佳句,体会围绕一个意思把事情写清楚的写法,有条件的话可以展示提供的实物,让学生在动手摸一摸,动口尝一尝中进行细致的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依照课文描写杨梅果的方法,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进行观察,仿写。在完成小练笔之后,让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讨论、修改。最后,由小组长推荐佳作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析。使学生在课堂掌握到写作方法并及时得到运用,同时也体验到自己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 如何构建新型学习方式

如何才能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成为研究者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实现。

1.创设游戏情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首先要激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问的探索心理,创设游戏情趣可以诱使学生把对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激发学习的欲望。例如,教学《磁铁》一课时,笔者设计了“磁铁找朋友”、“巧取铁钉”等游戏,把学和玩融合起来,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活动中亲自体验和探究知识,使渴望参与学习。如学生玩“巧取铁钉”游戏中,游戏规定他们不能倒掉玻璃瓶里的水,又不能用夹子等东西来夹取铁钉。学生们研究后根据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的性质,从而找到了取出铁钉的办法。

2.创设合作情境

比如,讲解“热是怎样传播的”这一科学课题时,首先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每小组的桌子上放有玻璃杯、不锈钢杯、瓷杯、塑料杯,四个不同材料的杯子,各个杯子里都倒上热水,让学生摸杯壁、杯把,说说感受,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感觉提出问题:“热是怎样传播的?不同的物体热传导本领一样吗?”最后进行全班性的交流,在探究氛围中获得科学结论:热是由较热的一端沿着物体传到较冷的一端,这种现象叫热传导。这环节是教师在扶着学生搞科学研究,从提出问题到做出假设,通过合作实验、分析验证、组际交流,找到了问题的正确答案,不仅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能够在多层面多方向上展开,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也因此不再出现被遗忘和冷落的角落。

3.创设操作情境

科学应用应强调操作性问题的作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主,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的乐于探索的有序状态。教师引导学生用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运用一系列思考策略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与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思考能力。

总之,只有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自我选择,才能促使其能动心理的发展,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人人成为研究者。

猜你喜欢

新型学习方式探索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新型防冰雹车衣设计
生育文化对生育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