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此时无声胜有声

2013-07-16吴春荣

考试·教研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历史学科自学能力初中

吴春荣

[摘要]自学能力。就是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自学能力对初中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来说,是必须具备的能力。本文从课前、课堂、课后三方面阐述了学生通过自习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合作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 历史学科 自学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106-01

自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只有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才能更快、更好地获取信息和知识,使继续学习成为可能。叶圣陶先生认为:“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指导,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既是实施创新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下面笔者就历史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1.课前自学,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课前自学就是指学生的课前预习。这是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学习的关键一环。一段历史知识,学生如果预习不到位,那么他们就不能很好的参与教学活动。老师在讲授新课之前,要布置学生预习,并且提出具体要求,学生才会按老师的规定有序的进入自学状态。这一环节中教给学生具体的自学方法,即“读、查、疑”。读,就是要求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历史课文认真阅读一遍。阅读中,要求手脑并用,圈画时间、地点、人物等,勾画重要语句,粗知历史事件和相关人物。查,就是要求学生查阅与课本相关联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延伸知识,即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或通过网络查阅,对有关事件、人物背景等作一粗略了解查,这是学生完全可以做到的。疑,就是要求学生将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标注在书上,并写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在自学中学生肯定有疑问,先让学生谈看法,然后在课堂上听讲,疑点则豁然开朗。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获得新知识、新技能,久而久之,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2.课堂自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课前的预习、自学,学生对即将所学的历史内容已熟知六七,剩下的任务也不能全由老师在课堂承包,依然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为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课堂上,要想让学生自学得好,教师要做一个出色的导演,我在指导课堂自学时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检查督促。就是在课堂上检查学生课前自学情况,这样,既可以对学生起督促作用,又可以了解学生对书本知识了解的程度。检查,可以让学生列出历史知识提纲,可以让学生发表见解,也可以事先精拟题目让学生口头回答。通过检查,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快速捕捉要点的能力。这种自学方法可操作性强,学生容易接受,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也很好。

(2)讨论析疑。即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讨论的问题,首先是学生在预习时碰到的问题;其次是教师在备课时精心准备的有关问题。讨论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教师来回巡视,也可参与学生的讨论之中,适当点拨启发、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中,可分组评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是集体讨论,即组织全班同学集体研讨,讨论后,可引导学生举手发言,也可把学生请上讲台,面向全班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课堂上,通过这样的自主讨论,不仅使学生找到更合理的掌握知识、增长才干的途径,真正提高了自学的能力;也提高了学习活动的效率,同时在讨论中激活了学生思维,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对于一些仍有疑难的,学生学了也不解的,老师就要教了。在课堂自学指导中,老师要做到有张有弛,有放有收。

(3)巩固深化。每堂历史课上,我都要设计一道综合性的问答题,学生必须在听讲的基础上认真地看书、思考,才能总结出来。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化,同时又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带入一个更高的层次,还可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

在课堂自学指导中,一般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学生自学的全员性。就是要让全班每个学生都参与自学活动中,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的满足,不能只局限十个二十个“像样”的学生。二课堂教学的全程性。就是在每个环节上都留给学生阅读、思考、交流、活动的时间和机会,而不是某个环节让学生参与自学,其他环节依然教师主宰课堂、满堂灌,教师讲授的时间要少,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提问、争论、质疑、这样才能保证自学的质量。

3.课后自学,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堂学习中毕竟只有45分钟,课后的学习才是学生消化、吸收、巩固的重要环节。笔者在指导课后自学时采用的方法是确定小课题让学生学习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习惯。学生进行了小课题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学生进行小课题的学习是一种研究性学习,过程非常重要。学生经历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培养独立研究学习的习惯。第二,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教师起引导的作用,对小课题的评估不要看结果,而是注重过程。第三,小课题研究可以延续几周或者几个月,作为课外的延伸,使学生在生活中处处培养自己的自学习惯。

总之,指导学生学会自学,其主旨就是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自学。《中小学生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程理念也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立足,并有所建树。“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自学能力的人,不会读书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

猜你喜欢

历史学科自学能力初中
初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