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增进语文课学习兴趣的策略

2013-07-16李文龙

考试·教研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学情独立思考职业素养

李文龙

[摘要]语文课学习状况令人担忧,教师对语文学科的理解有偏差,只有了解学情,尊重学生学习自主权和独立思考的意识,讲究实效,注重人文关怀并提高个人素养,才能切实扭转当前语文课学习不利处境。

[关键词]学情 独立思考 阶段性成果 人文关注 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093-01

谈起语文课,老师普遍的感觉是悲凉的感叹和无奈。对于语文课这一本来博大精深,兴趣多多的母语学科,大多数学生却感到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兴趣的缺失直接导致学生成绩不尽如人意。对此笔者试做深入探究,力求找出症结,还语文一方美丽的风景。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自然学科和外语学科教师的权威建立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未知到已知的基础上的。教师是在前方道路上等待学生,有些以逸待劳的意味,比较而言,语文教师就难以如此从容,因为他所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如果不能从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成未知,再雄辩地揭示其中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就辜负了语文教师的称号。

不喜欢上语文课的原因:

首先学生已经懂得的,老师拼命嚼碎了讲,反复提问;不懂的,老师反而不讲。让学生觉得学语文没有用,老师在说废话。过去我不懂的,现在你让我学,我懂了,这才是语文教师的根本职责。

其次老师对语文课的理解出现偏差,普遍的认识就是语文课是教课文,课文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把课文分解,条分缕析地说给学生听。最终的目的是这篇课文表现了什么,怎么表现。而正确的观念和做法则是,语文课是用课文教,是教学生对课文的感觉和认识,学生在读课文时有什么感觉?他们是怎么认识课文的?他们的这种感觉和认识有什么意义?语文教学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这篇课文表现了什么,怎么表现,而是读者可以获得什么,怎么来获得。说到底,这是教师的懒惰思维所致。

如何让学生上好语文课

首先了解学情。基本学情包括:课文里有什么可教?课文中可教的东西什么是最有价值的?这些有教学价值的东西里哪些是学生已经懂了的?哪些是学生不懂,但通过自己读课文后就懂了的、哪些是学生终究不懂的这些东西的关键是什么?总而言之,学生思维的终点是教师讲授的起点。

其次尊重学生学习自主权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把“独立思考”提高到“学生权利”的原则高度来认识,坚决维护学生这个神圣的“权利”。教师教学的缺陷,是将课堂变成了学生思维向老师靠拢的场所,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被完全剥夺。为解决此问题,课堂应尽量减少预设性。要大胆地“放”,“放拢结合”,避免使求证变成机械呆板的流程。让学生的思维自然地逐渐聚拢到教学重点上来,而不是教师主导驱动生硬地完成教学程序,这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因素,也是优秀的语文教师的的突出标志。

争取每堂课能收到一课一得的效果。比如针对古诗鉴赏,可将其知识点细化,每堂课要落实其中一个或两个知识点,就其中的景情关系、写景技巧、炼字等重要知识点更要稳扎稳打,步步推进,防止贪多嚼不烂。学生普遍认为语文虚无缥缈,毫无抓手,没·有成就感,基于此种情况就越发要强化阶段性成果。

课堂评价要科学,具有人文关注意识。语文如果抛弃了人文关怀,沦为技术性工具性学科,无疑大大弱化了其以母语为载体所承载的精神启蒙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语文课中关于责任感,知足常乐和淡定诗意地生活的内涵正是现阶段学生所欠缺的。而课堂对学生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但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的思考。语文教材中许多作品在主题、人物、内容上没有定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母雷特”。具有丰富内涵的优秀作品是可以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解读的,即使出现错误,也要注意评价的内容的技巧性,首先要鼓励学生答错背后所反映出的独立思考的勇气,二要肯定其中的正确因素,三要着力把学生的错误开发成课程资源,与学生共同找出错误的原因,四要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找出正确答案。

要加强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优秀的语文教师既要有课堂细节的仔细推敲和准确确认的拿捏功夫,更要有整堂课课堂流程的宏观把握;既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功底支撑,又要有灵活机动的课堂教学机智;既要有一身正气,成熟睿智的严师风范,更要有春风化雨,耳提面命的慈母胸怀。总之,语文教师要给人以正能量的感染熏陶和智慧的启迪。如此学生才能亲其师,进而信其道。如果学生喜欢一位教师到了着魔的地步,那么成绩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总而言之,学习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原动力。教师要启迪学生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相结合,让学生针对语文成绩目标需要“跳起来”还能“够得着”,其实语文学习并不缺少乐趣,而是缺少发现。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从语文学科中发现美,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有欢声笑语,而又内涵丰富;有泪可落,而又不觉悲伤。

猜你喜欢

学情独立思考职业素养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谈独立思考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