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有效课堂的探索

2013-07-16伍家芬

考试·教研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教学方法

伍家芬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追求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永恒目标。本文主要阐述了有效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了有效教学方法选择标准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具体实施办法,以加深高中历史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改善和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历史 有效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060-02

关于有效教学的定义,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广大的专家学者和教师们对有效教学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付诸教学实践。

姚利民教授在研究“有效”和“教学”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对“有效教学”的涵义进行了探讨,将有效教学定义如下: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及符合教学规律,成功引起、维持、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的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

“课堂有效教学,即‘最大限度的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怎样在有限的40分钟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呢,一是要转变教学观念,这是前提,一是要对教学策略进行侧研究,这是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有效教学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教学是指在师生双方共同的教学活动中,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能力、发展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整个生命体得到真实的进步和成长。”。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教师与学生以课程为中介,通过有效率的教与有效果的学以及有效的教与学的交流与互动实现预期课程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达成课程与教学目标,它的表现形式是教的有效与学得积极。”。

“有效教学是教学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整合协调地制定和实施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以最优化的效率提升学生的生活智慧,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教学,促进教师与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活动。”。

尽管研究者对有效教学的阐述见仁见智,但大体可以窥见其要义:

(1)有效教学存在于教师与学生共同的教学活动中。

(2)有效教学是在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

(3)有效教学包含了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益三方面的内容。

(4)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何为有效教学?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赵亚夫先生曾这样定义:“大凡有效的教学,都是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而言的”。虽说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围绕着国家的需求和时代的进步会有所变化,但就历史教学而言,至少应当具备以下三个视角:一是与学习视野密切关系的史论部分,其核心的教学观念是“求是”。无论今天我们多么强调历史话语的转化意义,作为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的,实证性和作为人文科学中的历史的解释性,都不能偏离基本的历史观念,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二是与历史知识密切关系的史实部分,其核心的教学观念是“求实”。在基础教育中,历史作为一种“提供认识”,理应通过各种方式使其成为学生的“自我认识”。有效教学无外乎是说历史学习的有用性,而有用性又是与历史知识的价值性联系在一起的。当前,我们最需要杜绝的是,在纷繁的教学活动背后存在的诸多伪历史知识和伪历史问题。三是与历史学习方法和思考密切关系的史料部分,其核心的教学观念是“求真”。历史教学如果不存在真史料,学生不能以真为据、依据而实、据实而言,对历史的解读就难免不存偏见。因此,就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而言,历史教学理应引入史料,并使其意义化(不仅要去伪存真,还要有学的价值)、理性化(不仅要投入情感,还必须掺加理智)和内化(不仅要生动有趣,还需要渗透反思),不能只教教科书。

有了对有效教学的总体认识后我们便可以自由地计划自己的教学方案,而无须拘泥于太多的教学规矩。备课的过程就是找史料、摆事实的过程;教学的设计就是优化教学程序、体现学的意义的预案}学习指导就是充分探究、深究细节,依据事实、明辨道理的师生互动行为。而教学目标的有效性,一方面由上述教学活动的质量来体现,另一方面也受学生的学科理解能力的制约。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求险绝”必“先平直”,一节课不能容纳太多的内容,要“重理解”必“精解释”,一节课不能采用太多的方法。

如何选择与应用不同的教学方略,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说到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我们历史老师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讲授法。而现在似乎讲授法成了一个最老土的方法,有些教师或专家认为“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让学生讲”,甚至发展到谈讲色变,完全让出讲台,认为这才是新课改。

其实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认识。新课程下,学生主体参与程度的增强,使课堂教学的“不定”与“未知”因素大大增加,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必须随之提高,才能引领学生走向即定教学目标,这更要求教师具备精到的讲授技巧。当讲则讲,而且一定要讲到位;不当讲则就应当不讲,不能包办,不能画蛇添足。一切应当因教学内容而异,因问题层次而异,特别是要因学生的不同特点而异。

历史课堂上怎样的学生活动是有效的?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验的内容要围绕主题;第二:学生活动的设计要给足条件;第三:活动的结论要加以引领;第四:活动的情境要力求准确;第五:活动的评价要重在过程。

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充分体现“分、合、异,活、升”五个字。

分——要点分得清。了解课标要求,理清教材的知识要点是进行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初始步骤。要点明晰了,即可使教学设计围绕主线,也可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减轻学习负担;

合——地位要把准。进行一课的教学设计,不能仅把目光局限于此课,而是要考虑它在本单元、本专题、本模块甚至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异——教法选择巧。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有“求异”的思维定势,就是要追求一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

活——主体地位显。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师的光彩取决于学生的风采。因为适当的教学是享受,不当的教学是煎熬。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们不妨常问自己几个问题:①这节课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目标问题)②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效率问题)③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方法问题)④有多少学生达到了你的要求?(达标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所以,在一节课上完后,我们也可以这样反思:这节课应该怎样上?这节课为什么这样上?这节课还可以怎样上?在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中都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升——角度站得高。在教学设计中,我一直注重寻找贯穿全课的主线索和能对学生终身成长产生作用的“教学至高点”。

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当前众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所以,历史课程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教学方法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方式,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它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的选择妥当与否,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是灵活、多样的,但绝不是盲目的选择,而是在遵循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将教学目标、学科性质、学生特征和教师特点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历史教学的良好效果,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教学方法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