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临床观察

2013-07-01宋莉瑶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
关键词:脑血管肌力偏瘫

娄 梅 宋莉瑶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临床观察

娄 梅 宋莉瑶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目的 研究分析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选择我院126例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进行降压、促进神经代谢、扩张血管、脱水等。观察组在用药物同时采用针灸配合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在126例治疗对象中,对照组63例中总有效率是71.43%,观察组63例中总有效率是87.30%。结论 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疗效比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针灸;康复疗法;脑血管意外;偏瘫;临床观察

脑血管意外又叫脑中风、脑卒中,是因脑血液循环障碍或者是脑动脉系统出现故障而产生的疾病。脑血管意外可以分为缺铁性和出血性两种。大部分脑血管意外患者会出现偏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病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高,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极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因此,怎样采取有效且经济的方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的偏瘫病症一直是医学上的热门研究议题。临床上,我们采用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共计126例,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30例,年龄20~83岁,平均年龄(51.13 ±0.24)岁;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31例,年龄19~85岁,平均年龄(50.34±0.19)岁。患者都曾发生脑血管意外,继而出现左侧身体瘫痪或者右侧身体瘫痪。观察组中左侧身体瘫痪人数是39例,右侧身体瘫痪人数是24例。对照组中左侧身体瘫痪人数是37例,右侧身体瘫痪人数是26例。对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进行降压、促进神经代谢、扩张血管、脱水等治疗。

观察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针灸配合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①康复治疗。目的:主要以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提高肌力为主。操作方法:按照卧-坐-站-行规律循序渐进进行训练,早期采用被动训练,逐步过渡到助力训练,主动训练。平衡功能的训练与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贯穿始终。每次30min,每天2次。②配合针灸疗法。针灸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以头皮针与患侧体针为主,间或取健侧穴位。具体穴位:风池、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伏兔,风市,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头皮运动区等部位,留针30min,每天治疗1次。

两组都治疗6个月,治疗前纪录两组患者的肌力和关节活动度,之后每隔1个月进行阶段性评估。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偏瘫部位已经完全恢复正常,上下肢肌力恢复3级以上;有效:患者肢体恢复良好,上下肢肌力恢复2级以上;无效:患者的瘫痪症状丝毫未见改善或者有加重趋势,上下肢肌力丝毫没有恢复[1]。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统计软件,数据用()表示,两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收集的126例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中,观察组患者的肌力和上下肢活动能力治疗情况比对照组显著;对照组63例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71.43%,无效率是28.5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87.30%,无效率是12.70%。统计数字可以表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统计数字详见如下表1、表2。

表2 126例患者经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

3 讨 论

患脑血管疾病后,引起的一些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精神意识、语言、运动等方面,其中运动方面的障碍表现为偏瘫。对于瘫痪的治疗,一直都是医学上的一个难题[2]。

本次研究就调查分析了用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问题。收集了我院126例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进行降压、促进神经代谢、扩张血管、脱水等。观察组在用药物同时采用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其中的康复治疗主要是通过运动再学习,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

而针灸通过对人体穴位的刺激,改善经络的气血运行,患侧肢体得以气血的濡养,加快功能的修复。此次研究表明,采用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效果比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1]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21-144.

[2] 朱永志,李崖雪,张桂波,等.针刺配方对中风患者血浆中GMP-140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3):3.

R743.3

B

1671-8194(2013)27-0218-02

猜你喜欢

脑血管肌力偏瘫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