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方法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比较

2013-07-01王统杰王海琨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脊柱

王统杰 王海琨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两种方法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比较

王统杰 王海琨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目的 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与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益赛普与柳氮磺吡啶治疗12周,在第0、2、4、8、12周观察患者的总体评价(PGA),夜间痛VAS,脊柱痛VAS,枕墙距,扩胸度,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疗效和不良反应率。结果 益赛普治疗2周时了两组患者PGA、夜间痛、脊柱痛程度均显著改善,ESR、CRP均下降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的差异逐渐缩小,直到观察结束,两组间差异无意义。两组患者枕墙距、扩胸度治疗前后变化不大,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赛普治疗活动期AS疗效显著,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疗效好,能改善AS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强直性脊柱炎;肿瘤坏死因子;益赛普

强直性脊柱炎(AS),多见于青少年,是以骶骼关节炎、肌键端炎和脊柱炎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主要累及中轴关节,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患者可出现脊柱及四肢关节受累致关节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是目前我国青少年致残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治疗主要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为主,以柳氮磺吡啶为代表的化学药被认为可以防止病情恶化和延缓关节组织的破坏,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的特点成为临床公认的基础治疗药物,本研究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与柳氮磺吡啶治疗组进行对照以观察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84修订的纽约强直性脊柱炎分类标准,且处于疾病的活动期,AS活动指数(BASDAI)≥4,脊柱痛VAS评分≥4。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18~47岁,平均(21±2)岁,病程1~10年,平均2.05年,其中脊柱受累28例,外周关节受累2例;对照组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14~48岁,平均(20±3)岁,病程1~9年,平均2.08年,其中脊柱受累27例,外周关节受累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BLA-B27阳性率、骶髂关节CT分级、治疗前活动指数和脊柱痛VAS评分差异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对使用的药物过敏的患者;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结核病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期间禁用糖皮质激素和抗风湿药。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共同应用非甾体抗炎美洛昔康片7.5mg,1次/d,口服的基础上,实验组采用益赛普(上海中信国健有限公司)皮下注射,25mg/次,3~4d/次;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2次/d,1.0g/次;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

1.3 临床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在治疗的第0、2、4、8、12周记录以下参数:患者的总体评价(PGA),夜间痛VAS,脊柱痛VAS,枕墙距,扩胸度,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疗效判定[1]:缓解:全身多发关节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晨僵消失,血沉基本正常,且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基本不需要辅助止痛药物;显效:关节疼痛、晨僵、肿胀的程度改善>50%,且受累关节数量减少>50%,血沉改善>50%为有效标准,达到有效标准5项者;有效:能符合3项以上有效标准,但低于5项者;无效:符合的有效标准低于3项者。

1.4 不良反应

随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观察指标

益赛普治疗2周时了两组患者PGA、夜间痛、脊柱痛程度均显著改善,ESR、CRP均下降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枕墙距、扩胸度治疗前后变化不大,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AS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

表1 AS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

临床指标组别0周2周4周8周12周PGA实验组6.32± 1.88 2.12± 1.27夜间痛实验组6.43± 2.75 2.02± 1.03对照组6.29± 1.90 4.03± 1.62 3.15± 1.30 2.58± 1.05 4.89± 1.85 4.07± 1.67 3.68± 1.43 1.82± 1.11脊柱痛实验组5.66± 2.07 1.66± 1.03 VAS对照组6.55± 2.69 3.47± 1.94 2.15± 1.55 1.85± 1.24 4.28± 2.05 3.25± 1.85 2.77± 1.65 2.17± 1.02枕墙距实验组3.95± 3.23 2.02± 1.06 VAS对照组5.78± 2.12 3.06± 1.76 2.54± 1.33 2.17± 1.25 4.26± 1.88 3.95± 1.54 3.01± 1.11 3.71± 2.85扩胸度实验组1.82± 1.37 3.62± 2.98 (cm)对照组4.01± 3.30 3.78± 3.14 3.68± 3.10 3.61± 3.01 3.88± 3.20 3.73± 3.08 3.59± 3.08 2.00± 1.32 (cm)对照组1.89± 1.29 1.86± 1.40 1.92± 1.33 1.89± 1.46 6.42± 4.24 (mm/h)对照组64.05± 21.22 2.05± 1.29 ESR实验组63.25± 20.86 1.85± 1.28 1.88± 1.40 1.79± 1.50 19.55± 11.72 15.23± 7.32 9.82± 6.22 4.09± 3.74 (mg/L)对照组56.58± 24.01 7.02± 3.98 CRP实验组57.26± 23.62 21.55± 12.55 16.44± 8.56 10.77± 7.02 12.75± 10.81 8.24± 5.35 5.16± 4.31 13.25± 11.16 9.45± 6.44 6.71± 5.21 5.11± 3.23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2.3 不良反应率比较

在观察期间,实验组有1例出现注射部位皮肤反应,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硬结和瘙痒,更换注射部位,未予处理2d后症状消失,对照组无明显见不良反应出现。

3 讨 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慢性炎性反应性病变,主要累及中轴关节,可导致脊柱、四肢关节囊的变性,骨质的浸润、破坏,最终导致关节强直,关节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我国近年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的患病率为0.3%左右,是青少年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无法根治。AS发病原因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揭示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AS的常规临床治疗主要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和物理治疗为主,DMARDs临床研究认为其可以防止AS的病情恶化,延缓或阻止疾病的进程,其中柳氮磺胺吡啶疗效确切[2],安全性高成为临床治疗AS的首选用药,但随着DMARDs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让患者和医师惧怕,如肝损伤,消化道反应,降低机体免疫力等,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TNF-α是1975年Carawel等发现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主要有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在机体免疫调节、炎性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维护机体的正常生理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基因突变、基因变异等,会导致TNF-α在体内过渡表达,破坏机体的免疫平衡,其介导的炎性反应也会对机体长生多种损伤,研究表明,TNF-α在AS及类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能促进软骨的吸收、破坏、降解,促进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关节破坏;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3],导致关节强直而失去功能。

益赛普是一种采用DNA技术生产的人可溶性Ⅱ型TNF受体与IgGI的Fc段结合形成的融合蛋白,该药可与血浆中及细胞表面的可溶性的TNF-α迅速结合并中和其作用,使TNF-α的生活活性丧失,从而阻断AS的炎性进程,使病情得到缓解。本实验通过对益赛普治疗组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的观察结果显示,益赛普能迅速改善AS患者症状和体征,PGA、夜间痛、脊柱痛,ESR、CRP等指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的差异逐渐缩小,直到观察结束,两组间差异无意义。枕壁距、扩胸度改善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患者病程长,益赛普治疗疗程短,病变趋于慢性有关。本实验中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上,实验组有1例出现注射部位皮肤局部的红、肿、瘙痒,及时处理症状消失,对照组无明显见不良反应出现,考虑两组给药方式不同造成,不对药物的安全性产生任何影响。益赛普能快速起效,减轻A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AS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因本样本较小,观察疗程较短,其治疗AS的远期效果,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1] 王治国,佟胜全,饶莉,等.短期益赛普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7):65.

[2] 陈慕芝,照日格图.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与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对照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8):913-914.

[3] 郑朝恩,张峰.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及疗效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10,14(1):107-108.

R593.23

B

1671-8194(2013)27-0205-03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康复锻炼在脊柱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强直性脊柱炎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