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

2013-07-01吴爱芹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
关键词:格列美甘精低血糖

吴爱芹

(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

吴爱芹

(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长秀霖注射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并记录两组的血糖达标时间、糖代谢情况、血脂情况、发生低血糖次数。结果 120例患者经过2周治疗后,患者的FPG、2hPG、HbAlc均明显的下降,FCP、2hCP有所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2hPG、FPG、HbAlc下降水平大于对照组,治疗组的FCP和2hCP增加水平大于对照组;患者的TG、TC、LDL-C均明显的下降,HDL-C有所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TG、TC、LDL-C下降水平大于对照组,治疗组的HDL-C升高水平大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降糖效果好、长效平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甘精胰岛素;2型糖尿病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糖尿病的人数逐年上升,尤其是2型糖尿患者数更是增加很多[1]。在临床上引起心脑血管和肾脏的损害,从而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为了控制好血糖并减少并发症,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极为重要。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门诊收治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门诊患者120例,按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72例,最小32岁,最大76岁,平均51岁;女48例,最小20岁,最大63岁,平均49岁;排除治疗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合并具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合并身体其他严重并发症者,如昏迷、严重感染等。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西医常规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餐后口服二甲双胍750~1500mg/d,每日3次;格列美脲2~6mgg/d,1~2次/d。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长秀霖(甘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每日在固定时间内皮下注射1次,每次6~14IU。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

1.3 指标察标准

1.3.1 测定治疗前后FPG(空腹血糖)、2hPG(早餐后2 h血糖)、血脂,以及FCP(空腹C肽)、2hCP(餐后2hC肽)、HbAlc。

1.3.2 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以及发生低血糖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治疗组和对照组糖代谢比较情况

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糖代谢比较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的2hPG、FPG、HbAlc均明显的下降,FCP和2hCP有所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的2hPG、FPG、HbAlc 下降水平大于对照组,治疗组的FCP、2hCP增加水平大于对照组。

2.2 治疗组和对照组血脂比较情况

见表2。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糖代谢比较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两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的TG、TC、LDL-C均明显的下降,HDL-C有所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的TG、TC、LDL-C下降水平大于对照组,治疗组的HDL-C升高水平大于对照组。

2.3 治疗组的达标时间为(7.78±1.52),对照组的达标时间为(13.98±2.08),治疗组的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治疗组发生7例低血糖患者,发生率为11.67%;对照组发生11例低血糖患者,发生率为18.33%,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2型糖尿病又被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主要在40岁后发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不是完全丧失,有的体内甚至产生过多的胰岛素,但由于体内胰岛素的作用效果比较差,因此患者体内是相对缺乏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的多数患者是比较胖,临床上又以胰岛素抵抗为主,所以胰岛素的敏感性遭到下降,虽然血中胰岛素会通过增高来补偿胰岛素抵抗,但相对高血糖的患者而言,胰岛素分泌量还是不够的[2]。总之,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口服某些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药物或使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包括甘精胰岛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糖代谢,主要是通过促进周围末梢组织(骨骼肌和脂肪等)来摄取葡萄糖并抑制肝产生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甘精胰岛素是一种人胰岛素类似物,在中性pH液中溶解度低的,产生降血糖的作用特性为平稳、长效、无峰值。格列美脲属于3代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并具有抑制肝葡萄糖合成以及增强肌肉组织对外周葡萄糖的摄取的作用。二甲双胍属于双胍类药物,能够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的数量,并能帮助肝脏以及肌肉细胞和脂肪细胞从血液中吸收很多的葡萄糖,从而起到降低血糖水平[3]。

本研究可以得知,两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的2hPG、FPG、HbAlc均明显的下降,FCP和2hCP有所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2hPG、FPG、HbAlc下降水平大于对照组,治疗组的FCP和2hCP增加水平大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了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降低血糖效果优于单用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且比较长效平稳。

本研究可以得知,两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的TG、TC、LDL-C均明显的下降,HDL-C有所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的TG、TC、LDL-C下降水平大于对照组,治疗组的HDL-C升高水平大于对照组。这说明了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降血脂效果优于单用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胰岛素能够抑制脂肪细胞内的脂解并有抑制蛋白水解和促进蛋白质合成,从而有降低血脂的作用[4]。

本研究得知,治疗组发生7例低血糖患者,发生率为11.67%;对照组发生11例低血糖患者,发生率为18.33%,治疗组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了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的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比较高,优于单用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

总之,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降糖效果好、长效平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1] 徐辉,徐仲卿,王华.控制血糖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1,25(6):461-463.

[2] 马艳芬,刘薇,袁明霞,等.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5):348-349.

[3] 秦兴华.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43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12-13.

[4] 吕莉,冯凭.不同血糖水平人群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8,19(1):9-11.

R587.1

B

1671-8194(2013)27-0158-02

猜你喜欢

格列美甘精低血糖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天麦消渴片与格列美脲片致药源性肝损害1例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