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与稳心颗粒联用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3-07-01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
关键词:室性胺碘酮颗粒

兰 江

(湖北省潜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湖北 潜江 433100)

胺碘酮与稳心颗粒联用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兰 江

(湖北省潜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湖北 潜江 433100)

目的 评价胺碘酮与稳心颗粒联用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比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胺碘酮进行逐步减量治疗,临床组在比照组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1个月的疗程结束后比照两组受试病例的总有效率,观察两组病例其心率及P-R间期在治疗前后的优化情况。结果 临床组其总有效率为90.28%,比照组其总有效率为77.78%,临床组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比照组(P<0.05)。两组受试病例在治疗前其心率及P-R间期均值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在治疗后,临床组受试病例其心率的改善及P-R间期的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比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与稳心颗粒联用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胺碘酮;稳心颗粒;老年人;室性心律失常

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起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乱,即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其中,室性心动过速、尤其是其心脏已发生器质性病变的室性心动过速在临床上非常容易引发心室颤动、最终导致猝死[1]。因此,在临床上,早期确诊、尽早判断诱发室速的根本因素,并且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准确的评估显得意义非常。我院特开展了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专项临床研究,将胺碘酮与稳心颗粒联用来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病例均为我院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确诊并收治的144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所有患者中,男性为76人、女性为68人。患者的年龄在62~81岁之间,平均为(71.5±4.8)岁。所有144名老年患者均经由心电图检查确诊,同时排除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肝肾功能不全、继发性心律失常等病变。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临床组和比照组各72人。两组受试患者综合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研究前注意事项

所有病例在治疗之前,应报告自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然后停药14d。此外,从本次研究治疗起始、直至本次研究宣告完成,所有患者一律不准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关联药物或者可引发心律变化的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服药前后心悸、头晕等典型心律失常症状的优化情况作记录,并分析其24h动态心电图相关检查结果。

1.2.2 比照组

本组患者单纯应用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胺碘酮进行治疗。该药物的使用方法为:在本次研究开始的最初7d,患者每日其胺碘酮的服药剂量为600mg;在本次研究开始的第7~14天,患者每日其胺碘酮的服药剂量统一调整为200mg,在本次研究进行14d之后,患者其每日其胺碘酮的服药剂量为统一调整为100mg。

1.2.3 临床组

本组患者在完全按照比照组应用胺碘酮的方案基础之上,同时还联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稳心颗粒的使用方法为:每次服用稳心颗粒9g,以温开水冲服,每日服用稳心颗粒3次,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①显效:室性早搏停止发作,或者室早发作的间隔期延长显著,减少80%以上,室性心动过速发生量降低80%以上,心悸、头晕等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达I级。②有效: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量降低在60%~80%,心悸、头晕等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明显恢复。③无效:患者其心律失常并未缓解,其头晕、心悸等症状未缓解或继续加重。其中显效及有效被计入本次临床研究的总有效率之中。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获得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数据的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总临床疗效的有效率比对

见表1。

2.2 两组心率及P-R间期在治疗前后的优化情况比对

表1 两组研究总有效率比照一览

见表2。

表2 两组心率及P-R间期在治疗后的优化情况对比

3 讨 论

胺碘酮属于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其在抗心律失常领域属于一线应用药物。该药物能将心肌有效不应期及动作电位延长,可应用于各类型的心律失常,疗效确切。然而,该药的弱势在于其半衰期过于漫长,长期应用此药物进行治疗,心脏的负荷会呈现药物性加重,进而可诱发一系列不良反应[2]。稳心颗粒是临床上最新投放并应用的中成药,以党参、琥珀、黄精和三七为主要配伍成分。中药现代研究相关资料指出,稳心颗粒其优化心肌代谢及优化冠状动脉血循的作用非常显著,故可通过营养心肌细胞来达到优化心电应激的目的,从而可治疗心律失常[3]。此外,稳心颗粒还能够拮抗胺碘酮所产生的药源性负荷作用,增强胺碘酮的正面作用。本次研究已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综上可知,胺碘酮与稳心颗粒联用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1] 王敏,余逸波,黄世恩,等.稳心颗粒和胺碘酮合用对房颤患者复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5): 445-448.

[2] 徐敏,闵海燕,杜俊.胺碘酮预防房颤复发与房颤转复前持续时间的相关性分析[J].江西医药,2010,45(10):1002-1003.

[3] 张新荣.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3):117-118.

R541.7

B

1671-8194(2013)27-0113-02

猜你喜欢

室性胺碘酮颗粒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anyi granules (免疫Ⅱ颗粒) for reversal of immune nonresponse follow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a randomized,double-blind,multi-center,placebo-controlled trial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中国颗粒学会简介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疏风定喘颗粒辅料的筛选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