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71例慢性肺部疾病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2013-07-01卢慎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
关键词:广谱念珠菌真菌

卢慎强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精神病防治院内科,山东 枣庄 277419)

271例慢性肺部疾病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卢慎强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精神病防治院内科,山东 枣庄 277419)

肺部疾病;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因长期反复发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甚至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机械通气等创伤性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易继发真菌感染。为有效地预防真菌感染,合理使用药物,总结经验治疗,现将我院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肺部疾病继发真菌感染的2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收集我院呼吸科治疗的慢性肺部疾病继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共271例,其中男179 例,女性92例,年龄51~89岁,平均年龄71.4岁。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发布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为依据进行确诊[1]。同时需结合:①有合并真菌感染基础病;②在治疗过程中有导致真菌感染的诱发因素;③临床表现:症状无特异性,除基础病外,部分患者有拉丝样痰,体征上部分患者舌苔光滑,呈“牛肉”样改变,听诊肺部可能有持续存在的低调哮鸣音,予平喘药物治疗效果不佳;④胸部X线或CT有渗出性改变;⑤晨起清水漱口后,患者深部咳出痰液或吸痰管吸出的痰液收集于无菌痰盒送检,连续两次及以上培养出真菌,或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或活检病理确诊为肺部真菌感染。

2 结 果

2.1 合并真菌感染的基础病构成比

真菌感染例数较多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05例占38.7%,间质性肺炎56例占20.7%,支气管扩张40例占14.8%,肺癌31例占11.4%,其次是肺结核15例占5.5%,支气管哮喘13例占4.8%,其他疾病则少见。

2.2 真菌感染的构成比

我科常见真菌的菌种分布在所分离到的271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最高,为204 株占75.3%,光滑念珠菌为43株占15.9%,热带念珠菌为12株占4.4%,克柔念珠菌为7株占2.6%,曲霉4例占1.5%,毛霉1例占0.3%。

2.3 对常见真菌药物的敏感情况

从体外药敏试验来看,所培养的真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及两性霉素的敏感率在80%以上。

2.4 真菌感染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

长期应用抗生素为其危险度最高的因素,具体见表1。

表1 真菌感染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

2.5 治疗与转归

一般根据痰培养结果,选用抗真菌药物,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及增加免疫力等治疗后,一般用药时间多为2周~2月。本组病例中经抗真菌治疗后,痊愈和好转229例,占84.5%,无变化12例,占4.4%,恶化7例,占2.6%,死亡23例,占8.5%,其死亡原因多因原发病本身病情无法控制。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介入性治疗的广泛应用,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延长,但与之相关的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有报道,真菌感染发病率逐渐增加,占院内感染的10%~15%。从我们回顾分析的结果来看,在慢性肺部疾病中COPD 患者是继发真菌感染的最常见的基础疾病,而长期应用抗生素是继发真菌感染的最常见的危险因素[2],COPD易发生真菌感染,可能是由于疾病本身合并有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存在,多病并存,抵抗力差,加之患者反复多次住院长期接受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关,长期广谱应用抗生素有双刃剑的作用,可致病,但其长期使用后可引起体内菌群失调,诱发机会感染发生[3]。支气管扩张患者发生真菌感染多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有关。糖皮质激素是平喘的最有效药物,在COPD及支气管哮喘中应用常见,间质性肺炎亦多有长期应用,但糖皮质激素可使T细胞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肺癌患者,由于一般均需接受4~6个疗程的化疗或放疗或手术,加之肿瘤本身的消耗,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易继发真菌感染。而侵袭性诊治包括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导尿等实施导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延长,抵抗力下降,为真菌感染提供条件[4]。

虽有报道侵袭性真菌感染,尤其是曲霉感染的发病在国内外均呈增加趋势。但真菌感染仍主要为念珠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的感染,并且其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在我们检查出的271份真菌标本中,以念珠菌为绝大多数,其中白色念珠菌占75.3%,与相关报道相符[5],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5.9%)和热带念珠菌(4.4%)。且男性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患者吸烟等有关致使其易患者慢性肺部疾病。从我们体外药敏情况看,真菌的耐药情况目前尚不是非常严重。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由于绝大多数患者只能根据宿主的一般情况、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等作出临床诊断,因此对于单次培养为白色念珠菌时,需警惕污染可能,因为白色念珠菌为口腔定植菌,在日常的微生物检测中对呼吸道标本的培养应严把标本合格关,对真菌培养2次需考虑真菌感染存在,因为滥用抗真菌药物会引起真菌感染类型的变迁和导致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增强,同时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由于多存在免疫抑制状态及相关基础疾病,无论是真菌定植还是感染,病死率都很高,所以临床需高度警惕及重视真菌感染的存在,并积极做好相关诊治。

[1]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8):697-700.

[2] 张德振.重症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22(6):3-4.

[3] 武宁,黄怡,李强,等.呼吸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47例临床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8,3(7):182-186.

[4] 李柏成,尹霞.脑卒中合并医源真菌性肺炎32例危险因素及愈后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6):551.

[5] 冀立琴.70岁以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发肺真菌感染88例[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3):368.

R563.1

B

1671-8194(2013)27-0097-02

猜你喜欢

广谱念珠菌真菌
论少见念珠菌在口腔念珠菌感染病例中的分布及其致病性
广州地区生殖系统念珠菌病的菌型及其体外药敏结果分析
艾滋病病毒的膜蛋白上有哪些广谱中和抗体表位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中国高等大型真菌的主要代表物种
无菌部位的念珠菌属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念珠菌种类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