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X线在粘连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3-07-01张建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
关键词:完全性肠梗阻腹部

张建新

(吉林省洮南市中医院,吉林 洮南 137100)

腹部X线在粘连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张建新

(吉林省洮南市中医院,吉林 洮南 137100)

目的 探讨腹部X线在粘连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55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确诊。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X线以及腹部CT检查。比较腹部X线与腹部CT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检出率、梗阻部位的检出率、梗阻程度的判断准确率等。结果 腹部CT的粘连性肠梗阻检出率、粘连性肠梗阻部位检出率以及完全性肠梗阻检比率均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P<0.05)。结论 腹部X线可以用作粘连性肠梗阻的筛查方法,当发现异常或者患者症状明显时,还需要使用CT或者其他检查方法进一步检查。

粘连性肠梗阻;腹部X线;诊断

肠梗阻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肠腔发生机械性或者物理性的阻塞而引起,及时准确的临床诊断是肠梗阻治疗的关键。腹部X线检查是肠梗阻的传统首先诊断方法,但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并且不能对梗阻的类型以及梗阻的原因进行判断。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CT检查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肠梗阻的诊断当中[1]。粘连性肠梗阻是指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腹腔内肠粘连而造成肠道的阻塞。当患者的肠道发生阻塞时,会导致肠内容物的通过受阻,从而引起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以及排便障碍等临床症状。笔者对我院收治的5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腹部X线在粘连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5例病例均为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确诊。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18~75岁,平均(51.35±11.75)岁;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X线以及腹部CT检查。

1.2 临床表现

55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胀以及腹痛情况;其中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为50例;伴有肛门排气、排便停止的患者41例;伴有腹部明显肠型的患者34例;伴有腹部明显压痛的患者40例;伴有腹部明显反跳痛的患者21例;伴有腹部明显肌紧张的患者31例;伴有明显肠鸣音减弱的患者30例,伴有休克的患者1例。

既往史:其中24例患者存在腹部手术史。其中13例为阑尾切除术,4例为胃大部切除术,3例为肝胆手术,3例为脾切除手术,1例为妇科手术。

1.3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X线以及腹部CT检查。X线机选择东软公司生产的500MAX线机,CT选择GE公司生产的GE brive 325双排螺旋机。

腹部X线分别取常规立位、常规卧位进行拍摄;CT扫描:层厚选择5mm,间隔选择5mm,扫描条件选择电压为120kV,电流为320mA,扫描范围从患者的膈顶至患者的耻骨联合上缘,在扫描过程中,让患者屏住呼吸。所有患者均进行增加CT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由患者的肘静脉注射碘海醇100mL,注射速度为3mL/s,于延迟第30、60以及180s进行图像的扫描。

1.4 观察指标

比较腹部X线与腹部CT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检出率、梗阻部位的检出率、梗阻程度的判断准确率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全部数据资料用n/%表示,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5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腹部X线检出30例,检出率为54.55%;腹部CT检出36例,检出率为74.55%。梗阻部位的检出情况,腹部X线检出28例(高位小肠梗阻11例,低位小肠梗阻10例,结肠梗阻7例),检出率为50.81%;腹部CT检出45例(高位小肠梗阻17例,低位小肠梗阻16例,结肠梗阻12例),检出率为81.82%。55例患者中,12例患者完全性肠梗阻,腹部X线检出3例,检出率为25.00%;腹部CT检出8例,检出率为66.67%。腹部CT的粘连性肠梗阻检出率、粘连性肠梗阻部位检出率以及完全性肠梗阻检比率均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P<0.05,表1)。

3 讨 论

表1 两组检查方法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比较(n/%)

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诊断的重点主要为:患者是否具有可能导致肠粘连发生的既往病史;患者是否具有典型的机械性肠梗阻表现;患者无其他可能引起机械性肠梗阻的疾病,如:腹外疝、肠套叠、肠扭转、肠道异物堵塞、腹部肿瘤和肠道自身病变狭窄等;在诊断时,还需明对患者的梗阻部位、梗阻情况以及肠管是否存在绞窄进行仔细的了解;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2]。

临床上影像学检查是患者在进行粘连性肠梗阻诊断时,定性和定位的重要方法。腹部X线检查是传统的首先检查方法,腹部立位X线检查,可以见到患者的肠腔存在阶梯样、长短不同的液平面;腹部卧位X线检查,可以见到患者发生胀气的肠襻的情况,小肠梗阻的患者居于中央,结肠梗阻的患者居于腹部外周;高位空肠梗阻的患者,腹部X线可以见到患者的胃内存在大量的气体以及大量的液体;低位小肠梗阻的患者,腹部X线可以见到大量的液平面;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腹部X线可以见到患者的结肠内无气体或者仅存在少量的气体;当患者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时,腹部X线可以见到在患者的腹部存在圆形或者分叶形的软组织肿块影像,还可以见到患者发生膨胀的固定肠襻表现为“C”形扩张或者表现为“咖啡豆征”[3]。

腹部CT能够更加直观、更加准确的帮助医师对患者的肠梗阻情况进行判断,包括患者发生肠梗阻的病因、肠梗阻的部位、肠梗阻的程度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肠绞窄,特别是使用具有血管成像功能的增强CT检查,可以良好的鉴别出患者是否存在肠扭转、肠管血液供应障碍等,从而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对于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使用水溶性造影剂对患者的消化道进行造影检查,可以准确的判断患者的肠梗阻部位,还可以对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判断,以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4]。

本组研究中,腹部CT的粘连性肠梗阻检出率、粘连性肠梗阻部位检出率以及完全性肠梗阻检比率均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许多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在腹部X线检查时,并没有明显的X线影像改变,易发生漏诊。因此,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在临床表现明显而腹部X线检查阴性时,并不能立即排除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能,还需要使用CT等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5]。

综上所述,腹部X线可以用作粘连性肠梗阻的筛查方法,当发现异常或者患者症状明显时,还需要使用CT或者其他检查方法进一步检查。

[1] 徐龙,单海荣.多排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的临床价值[J].中华现代医药杂志,2011,13(3):46-48.

[2] 温赐祥,陈雪松,梁志勇,等.超声、腹部X片平片、CT三种影像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 26(4):558-559.

[3] 李冲云,蔡勇,刘志,等.比较多层螺旋CT、B超、腹部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2):100-101.

[4] 吴平,谢雪芬,刘向东,等.螺旋CT平扫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8):814-816.

[5] 王曼玲,孙兴龙.腹部X线平片和CT检查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12,24(9):1785-1789.

R574.2

B

1671-8194(2013)27-0094-02

猜你喜欢

完全性肠梗阻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数学直觉与数学实在性探析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小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围手术期护理
完全性尿道下裂者行睾丸精子卵胞浆内注射后妊娠一例
大承气汤配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