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某院用药合理性的对比分析

2013-07-01石文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
关键词:合理性抗菌整治

石文慧

(河南宏力医院药学部,河南 长垣 453400)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某院用药合理性的对比分析

石文慧

(河南宏力医院药学部,河南 长垣 453400)

目的 对比我院在卫生部颁发《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以下简称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考察专项活动的效果,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6月份整治活动前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作为干预前组(14857),2012年7~12月专项整治活动后使用抗菌药物病例作为干预后组(14995),从抗菌药物疗程、费用、使用强度、合理用药评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抗茵药物的费用和使用率明显下降,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合理性显著提高(P<0.001);结论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在我院取得明显成效。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合理使用

有关调查显示,在综合性医院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无论是消耗数量还是消耗金额始终位居各类药品之首[2]。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国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形势极其严峻,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几乎达到100%[3]。为此,我国卫生部在2004年颁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4](以下简称指导原则),2012年再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以此为契机,我院也制定出符合本院情况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案及目标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各项控制指标。为保证其贯彻实施,医院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为了解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笔者依据《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5]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6](以下简称38号文)进行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的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2年1~6月使用抗菌药物病例为干预前组,选取2012年6~12月的使用抗菌药物病例为干预后组。

1.2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抽取的每份病历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监测网统一制定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逐项填写患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体质量、入院时间、出院时间、诊断、用药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以及用药情况(用药目的、药物通用名、用量、用法、总用量,用药起止时间等)

1.3 干预措施

1.3.1 制订控制标准

统计2011年本院各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Ⅰ、Ⅱ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及使用时机、使用疗程,根据《整治活动方案》制定符合我院情况的2012年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案及目标责任状,以使各项控制指标具体化。主管院长为全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第一责任人,科主任对本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负全部责任。

1.3.2 培训教育

医务部通过组织外院专家及我院的药学专家对临床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并进行分批考核,考核合格后方授予处方权,否则继续到医务科进行培训;为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又针对不同科室进行《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进行培训,达到每位医师都熟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法规。

1.3.3 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信息科根据医务部授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利用计算机HISS系统对医师的处方权限进行限定,对抗菌药物按照不同分级设置开具权限,使医师不能越级开具抗菌药物,从而控制越级使用,杜绝了医师越权开具抗菌药物现象。

1.3.4 双十制度落实

每月利用信息系统统计出抗菌药物金额、数量前十位药物及每种药物排名前十位医师,查其病历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把检查结果通过内网进行通报,并对严重不合理应用科室的某品种抗菌药物停止在本科室使用。

1.3.5 持续改进

我院医务部组织专家及青年学组骨干和临床药师对运行病历现场督导检查、检查中发现不合理问题当场反馈,并令其写出整改措施,专家组根据整改措施再次检查整改效果,并网上通报督导检查、反馈的结果;每月对全院各科室出院病历及门诊处方进行调查分析,并将结果在内网以药学简报及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方式进行通报,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前三名医师通报批评并进行经济处罚。每季度对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同时反馈给临床科室,要求科室在限期内提交整改措施,从而达到持续改进。

2 结 果

2.1 干预后组和干预前组两组数据比较,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平均年龄及≥60岁患者比例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2.2 抗菌药物费用

住院天数、抗菌药费、抗菌药物使用率干预后较之前均有下降,见表1。

表1 平均住院天数(d)及各项平均费用(元)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抗菌药物使用率

2.3 用药合理性

抽取干预前使用抗菌药物400例次;干预后使用抗菌药物400例次,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用药合理与否构成比(%)

2.4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Ⅰ、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合理性分析,Ⅰ类切口手术:抽取干预前后围术期用药各300例, (2)Ⅱ类切口手术:抽取干预前后组围术期用药各400例,Ⅰ、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合理与否构成比(%)结果见表3。

2.5 围手术期不合理用药原因在干预前、后的变化,见表4。

3 讨 论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还会诱导细菌耐药,破坏正常菌群平衡,导致耐药菌的医院感染。为促使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我院通过制定控制标准、培训教育、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双十制度落实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本调查显示,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组的71.13%下降为干预后的63.99%;患者住院天数由干预前的9.6d降到干预后的7.9d;抗菌药费由干预前的322.84元降到干预后的253.42元;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干预前的60.48DDD降到干预后的48.96DDD(表1)。由此可得出,干预后在降低抗菌药费、减少住院天数等方面行之有效,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强化了我院“心系社会,真情为民”的办院宗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从45.00%提高到74.75%(表2);而在表3、表4中,Ⅰ、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从预防用药时机、选药品种、用药疗程及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用药合理性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围手术期合理用药比例由干预前的58%提高到干预后的86.71%;以上数据均证明了整治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尤其需要提出的是,干预前组我院越级使用抗菌药物问题比较突出,与我院医师构成比有一定关系,本次采取了信息系统控制权限措施,从而杜绝了越级使用抗菌药物问题。本调查显示,干预后组与干预前组比较,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程度大幅上升,表明所采取的干预措施是卓有成效的。总之,在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表3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合理性分析

表4 围手术期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

[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11】56号.

[2] 周筱青,刘皈阳,朱士俊.医院抗生素应用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成效[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28(4):204-206.

[3] 卢秋红,房树华.我院综合干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政治活动措施及成果分析[J].中国执业药师,2012,9(7):14-17.

[4]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04.

[5]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3): 1594-1596.

[6]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2009.

The Reasonabl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 Hospital Before and After the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ie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Drugs

SHI Wen-hui
(Department of Pharmacy, Honli Hospital, Changyuan 453400, China)

Objective Compare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drugs of our hospital before and after The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ies Of Clinic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In 2012(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ies)which is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special activities and comprehend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Methods The data of two groups were collected and compared from the course ,cost, the use of strength, rationality of Antimicrobial Drugs, one group 14857 case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2(pre-intervention)before the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ies and another group 14995 cases were selected from July and December 2012(post-intervention)after the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ies. Results The cost and the rate of utilization of antibiotic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rationality of perioperative prophylax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ies. Conclusion The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ies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in our hospital.

Antibacterial drugs;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ies; Rational useage

R978.1

B

1671-8194(2013)27-0014-02

猜你喜欢

合理性抗菌整治
什么是抗菌药物?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碰撞合理性问题的“另类”解决方法
奇遇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关于用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合理性的讨论
全国集中开展整治酒驾、醉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