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荆州方言声韵调特点

2013-06-16

关键词:阳平官话南北

马 敏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0079)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荆州为上古九州之一,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定,因其境内荆山而得名。历史上的荆州政局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以江陵为中心的江汉平原成为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经济的发达,必然会带来商业贸易的增多,这就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交流机会,而交际正好为荆州方言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荆州处于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的过度地段上,受到南北方言的双重影响,因此,这一带的方言具有南北兼容的特点。荆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南北交通枢纽,人口流动性大,这对荆州方言的形成,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荆州方言共有韵母36 个:ɿ(持、师、诗),i(低、寂、比),u(哭、古、度),y(屈、渔、需),a(大、家、诈),ia(下、恰、甲),ua(挂、画、瓦),uo(国、歌、扩),yo(越、削、确),ɯ (去、二、耳),iɛ(业、姐、列),yɛ(倔、月、诀),ai(戴、拜、采),uai(乖、外、衰),ei(妹、配、币),uei(鬼、为、追),au(高、草、绕),iau(敲、校、秒),ou(勾、后、周),iou(游、酒、修),an(按、谈、瞒),uan(传、关、端),iɛn(便、添、见),yɛn(鹃、元、全),ən(灯、生、陈),uən(昏、尊、孙),in (因、宾、进),yn(俊、旬、匀),aŋ(康、棒、刚),iaŋ(将、疆、娘),uaŋ(闯、黄、霜),uŋ(中、控、童),yŋ(穷、用、容)。其韵母具有如下特点:第一,o、uo混淆严重,如婆、何读作[o];第二,部分后鼻韵母读作前鼻韵母,沙市区完全没有uaŋ,但是荆州区的厂、刚、良舌根鼻韵母的韵尾较弱。

荆州方言共有声调4个:阴平(调值55),阳平(调值213),上声(调值42),去声(调值35)。其声调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古全浊上声字现在基本已转入去声,如坐、厚、抱今都读作去声,调值为35;第二,荆州方言的入声都是无塞音尾p、t、k的舒入声,经过变化之后,现在大多汇入阳平213中,如接、约、舌、服这些字,古读入声,今读阳平213;第三,若两个字调值均为上声调42值连读时,第二个字通常处理成44值,如起火连读时火调值为44值,而上声调在口语中单字通常调值为44值,但是在书面语中经常被处理成42值。

由于荆州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区,因此,它与现代汉语规范语即普通话的差别并不大,尤其在韵母方面,除了缺少后鼻音ŋ以及o、uo易混淆外,基本与普通话一致。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荆州方言作为西南官话武天片区下的一种地方方言,有其独特性,比如说声母[n]不与韵母拼成音节而独立成音,还有中古日母字在荆州方言中演变成[z/ʐ]发音,这些特征是荆州方言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方言的独特属性,正是这些个性,使得荆州方言在西南官话方言区独树一帜。

猜你喜欢

阳平官话南北
游走南北 蕴含古今
广西柳州寨隆镇壮语老中青三代声调归字差异及其原因探析
太谷方言阴平阳平教学初探
养子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西南官话中古泥来母的今读类型与演变层次
云南报销案与晚清同光之际的南北纷争
俗话说,官话说
南北冰雪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