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脏俞点刺放血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2013-06-12周莉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皮脂腺五脏痤疮

周莉



五脏俞点刺放血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周莉

(郴州市中医院,郴州 423000)

痤疮;五脏俞;针刺;刺血疗法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笔者采用五脏俞点刺放血治疗痤疮40例,并与药物治疗4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例痤疮患者均为本院针灸科及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年龄最小15岁,最大3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8年。对照组年龄最小16岁,最大3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7年。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寻常痤疮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选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心俞、肺俞、肝俞、脾俞、肾俞。每次选用其中2~3穴,以上诸穴轮流使用。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快速刺入,出针后挤出瘀血数滴,以消毒干棉球洁净后,按压针孔片刻。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共计3个疗程。

2.2 对照组

口服盐酸米诺环素,每日2次,每次0.1 g,连续治疗5 d为1个疗程,共计3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皮损全部消退,仅留色素沉着,无新疹出现。

显效:皮损减少>70%,偶有新皮疹出现。

好转:皮损减少>30%,仍有新皮疹出现。

无效:皮损减少<30%,或皮损无改变,或增多。

3.2 治疗结果

由表1可见,治疗组愈显率为90.0%,对照组为5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果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1)<0.05

3.3 两组复发率比较

两组患者分别观察3个月、6个月后症状复发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果表明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2 两组复发率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1)<0.05

4 讨论

痤疮又称寻常性痤疮,属中医学“肺风粉刺”、“面疮”范畴。皮疹主要发生于颜面,尤其是前额双颊部颏部,其次是胸背部、肩部皮脂腺丰富区,偶尔也发生在其他部位。本病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常伴有皮脂腺溢出。

中医学认为本病系由风热袭肺,熏蒸肌肤或过食油腻辛辣食物,使脾胃蕴湿积热,湿热外蒸肌肤而致。此外情志不遂,肝气不舒,亦可导致皮肤的疏泄功能失调而发生本病。肾气不足,阳气有余,心火炽盛与本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可见痤疮非单颜面之疾,其治疗宜从整体着手,以调整五脏之功能为要。五脏俞乃五脏之气输通出入之处,因而在此点刺放血既可调和气血,疏泄脏腑之郁热,又可达到调整脏腑之功能,五脏气血调和,则痤疮自愈。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

2013-05-30

R246.7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3.12.1050

1005-0957(2013)12-1050-01

周莉(1975 - ),女,副主任医师,2011级硕士生

猜你喜欢

皮脂腺五脏痤疮
失眠与五脏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23例皮脂腺癌的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皮脂腺瘤31例临床病理分析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34例感染性皮脂腺瘤诊治体会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