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决策支持信息集成的分析研究

2013-06-12屠雷激浙江图书馆杭州310007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年5期
关键词:门户服务平台决策

屠雷激(浙江图书馆,杭州 310007)

决策是一种判断,更是一种选择,而这种选择通常并不只是“是”与“非”、“对”与“错”的判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是一种对信息进行加工、梳理、分析后的预测和导向性结果。公共图书馆开展决策支持服务,关注的是在庞杂的信息资源服务中应该如何收集相关信息、如何确定自己信息挖掘方法、并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的信息产品。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开展决策信息服务的成败。

1 从四个维度透视决策信息的收集

由于在信息社会中,决策信息已不再是“锦上添花”的摆设,而是科学决策的必然选择。从这个意义上看,图书馆开展决策支持服务活动包括:明确问题、收集信息、确定目标、精选推荐等,责任是为科学决策把好信息关。

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历史经验表明,面对复杂及多样的各类信息,要做好决策支持服务,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决策信息,必须依托合理、规范的信息采集与加工制作流程。建立这一流程是公共图书馆提供决策支持服务的必要条件。

依从图书馆收集信息实践,往往可以从时间定度、信息广度、信息精度、需求清晰度四个维度来把握信息收集工作与判断收集的难易程度,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维度分析示意图

(1)时间定度。大多数情况下,提供决策需要的信息都有很强的时效性。一旦错过时机,就和战场上错过战机、商场上错过商机一样,会直接影响到决策或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如果依据过时的信息来作出决策或判断,甚至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1]当然,为了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全面性,还必须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获取和跟踪相关信息。同时,从决策支持服务的实践看,提供决策需要的信息还必须是全面的,将会涉及相关的历史信息和未来的信息跟踪问题。对公共图书馆来说,对于历史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有一定的优势。例如:杭州运河文化建设,浙江图书馆馆藏的历史文献和地方文献资料为政府部门重塑运河拱墅段那些早已消失或倾圮的历史遗迹复原新生提供详实的参考依据。

(2)信息广度。目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决策支持服务的范围主要定格在以公共信息为主的状态上。公共媒体信息,如报纸、杂志、网站(网络新闻)等。信息服务基于这类信息,其原因是这类信息的完整度和真实性较高、具备一定深度、影响力较大。大众信息,即社会媒体信息,如论坛、博客、微博、SNS、新闻评论、B2C评论等,尤其是微博,其信息传播的特点是主客体统一、及时便捷和个人化。然而造成微博平台上意见的整合难度加大的原因在于“态度变化”难左右,“客观判断”难改变,“深思概率”难提高。[2]目前,多家公共图书馆为政府提供舆情跟踪信息会借助一些专业的信息搜索机构,如慧科、infobank、讯库等,通过EIP定制跟踪突发事件、公共事件的公众评论,形成图书馆的决策信息产品。

(3)信息精度。如何以最恰当的方式来整合信息,一直是图书馆决策信息服务工作的思考点。不可否认,将相关的决策信息,以“全文”类聚提供给专业的决策研究者相对简单快捷。但是,图书馆更多的时候还是将信息摘编后提供给决策者。常见的摘编方式主要是内容缩编或原文摘要,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决策内参》、天津图书馆的《报刊动态》、河南省图书馆的《省长专递》、浙江图书馆的《时事观察》等都是运用信息摘编形式提供决策信息产品。展望图书馆决策信息整合的未来,我们还应该提供相关的统计分析,如事件影响力或观点分布等指标的分类统计。还可以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4)需求清晰度。这里我们说的清晰度指的是对某一信息产品中的某项需求定义的清晰程度。浙江图书馆开展决策信息收集的第一步是对需求对象及其行为的分析,以明确收集的信息范围。但是,很多时候图书馆会无法确定需求对象或其行为规律,这就是所谓的信息需求模糊。

对于制作一个具体的决策信息产品来说,图书馆明确了该信息产品在这四个纬度上的定位,即确定了信息收集的难易程度。根据各个纬度连接起来,所圈的范围越大,信息收集难度就会越大,相应付出的信息收集成本也就越大。

2 从信息门户概念探索决策信息的收敛

所谓信息门户是指利用网络浏览器访问组织内部和外部关键信息的单一入口,可以针对每个用户进行个性化设置。它的作用是解决信息超载问题,并利用先进的搜索及索引技术构建起一个内联网环境,从不同的信息系统和互联网中搜索和获取信息。

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门户建设进行信息服务平台的整合。目前比较常见的有企业门户(EIP)、城市门户(UIP)、政府门户(GIP)、知识门户(KP)等,通过集中式门户网站将分散于各组织机构的信息服务平台入口整合成一个统一体,可以满足各级机关和社会公众直接访问,为其提供直达式的服务。门户建设将成为公共图书馆对各类组织整合信息和信息服务的重要策略。

事实上,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对决策信息的收敛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和人工两个步骤来完成的(见图2)。基于信息门户概念分析决策信息的收敛过程,特别是面对网络决策信息资源,相对传统的决策信息资源来说,网络决策信息资源变化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呈高度的动态性。其基本步骤包括信息采集及评价、信息资源的描述、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服务等,并制作出自己的相关决策信息产品,如信息简报、信息编摘、信息选编等,形成符合实际需求的决策信息集成系统。[3]

图2 信息收敛趋势示意图

3 从开放互动理念表现决策信息产品

3.1 个性化的图书馆决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个性化的图书馆决策信息服务平台,作为一种集成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原则具有实用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4]而作为个性化的定向信息服务平台,应该有共性信息展示区,如境外媒体对本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现象、创新举措、重大事件或热点问题的报道与评论,其他地区可供本地借鉴的政策、方案等。同时,也应该有个性信息展示区,如工作动态和相关报道、反应突发的应急公共事件的预警信息等。为了便于互动,还需要设置领导批示、专门邮箱和留言板版块等。国家图书馆于2004年为国务院办公厅开通中南海网站,历经10年已建成13个部委立法决策服务平台;上海图书馆于2004年开通了“人大数字图书馆”,是为人大工作提供决策咨询、智力支持的虚拟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开通了浙江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大版平台和浙江省委服务之窗信息平台。

3.2 针对决策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深加工整合服务

出于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方便决策信息的使用,图书馆需要将分散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加以利用。如针对不同的政府决策信息需求,决策信息专题可以多角度分类。可以按学科范畴、区域、时间周期、产品形式等划分,这些都是图书馆决策信息可以选择的二次或三次加工的信息产品。[5]

3.3 方便决策信息用户的移动终端(WAP)阅读方式

公共图书馆依托已经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决策信息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各种便携移动终端便捷地进行决策信息的查询、浏览,以至获取资源内容。这一服务策略是强调图书馆、移动终端供应商和运维商、决策信息用户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和互利,有利于各方积极性的有效调动,也有利于图书馆决策信息服务目标的完美实现。

[1]夏书章.行政成本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263.

[2]荀瑶.微博的网络意见整合能力分析[J].学术交流,2011(4):206-208.

[3]刘晓峥,胡帆.基于学科信息门户的网络信息资源整合[J].科技信息,2010(11):87,104.

[4]陈庭平,等.集成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软件导刊,2010(10):121-122.

[5]刘俊.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政府专题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02-104.

猜你喜欢

门户服务平台决策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关隘:要道门户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基于内外网门户系统的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中小型高校图书馆门户的设计与实现——以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门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