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地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3-06-12张建娥榆林学院图书馆陕西榆林719000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年5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院系馆员

张建娥(榆林学院 图书馆,陕西 榆林 719000)

从2010年11月起, CALIS三期建设项目已经连续进行了四期学科馆员培训,掀起了全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新高潮。笔者利用网络问卷调查法和图书馆主页访问法对西北地区(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了西北地区学科馆员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水平的对策。

1 数据来源及调查方法

本文从教育部网站提供的《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名单、新批准的学校名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1]中筛选出西北五省(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共计73所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不含独立学院、军事院校、成人高校和民办院校)作为样本,并参照调查派网站设计的《西北地区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开展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2]调查时间为:2011年6月16日至2012年1月5日,共收到有效问卷78份。其中问卷访问量306人次,填写率25.49%。

对调查问卷进行去重整理统计,实际收到44家图书馆的问卷,占全部调查院校的60.27%。对没有收到问卷的29所院校按照图书馆名称通过百度进行检索,再进入其图书馆主页进行网页调查,其中有7家无法打开网页,能够打开网页的仅有1家图书馆主页上有学科馆员服务说明,其余的21所均没有学科馆员的描述。

2 西北五省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状况

西北五省本科院校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基本情况见表1。已经实行学科馆员服务的有14家(占19.18%);正在试点阶段的7家(9.59%);处在筹划阶段的7家(9.59%);尚未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38家(52.05%);另外7家(9.59%)由于无法打开图书馆主页,情况不明。

表1 调查统计基本情况

学科馆员的任职条件等基本情状见表2。学科馆员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统计结果见表3。

表2 学科馆员的任职条件等基本情状

表3 学科馆员服务内容及方式

通过表2、表3,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西北地区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院校不很普遍,已经开展的也只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从数量上看,没有开展学科馆员加上无法打开网页的院校有45家(占61.64%)。其中,12所“211”院校图书馆中也只有3家实行了学科馆员服务。从地区分布看,青海1家处于试点阶段,新疆1家处于筹划阶段;实施学科馆员服务的主要集中在西安、兰州和银川。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西北五省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建设多数还处在准备或观望阶段。

第二,即使开展学科馆员服务也是流于形式,服务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科馆员管理没有制定相关制度,只是参照其他岗位进行管理。在各馆的自我评价中,多数(88%)表示学科馆员服务效果一般或不理想,甚至“有名无实”。

第三,在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图书馆中,有19名学科馆员服务于14个院系,还有2名学科馆员(兼职)服务于12个院系,更多图书馆只是选取了学校部分院系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服务,服务范围仅局限在几个院系。另外,多数学科馆员仅仅充当与院系沟通联系的角色,很少开展二次文献资源开发、课题跟踪等深层次服务。实际上,西北地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仍处于以传统联络人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学科馆员阶段。[3]

3 学科馆员建设在西北五省进展缓慢的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西北地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图书馆馆员队伍素质偏低。在问卷调查中,这个问题在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过程中表现的尤其突出。[4]

(2)与图书馆传统业务管理有冲突。很多图书馆反映人手不够,没有精力开展学科馆员服务。事实也是如此,学科馆员大多数是兼职工作,难以做到分身有术。

(3)院系反映冷淡,缺乏有效的配合。与院系教师沟通交流是有效开展学科服务的前提。调查结果显示,在没有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图书馆中有8家(34.78%)认为院系反应冷淡,已经开展的有16家(53.33%)认为院系不能很好地配合。

(4)缺乏相关制度保障。多数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服务处于探索和试运行阶段。已经开展学科服务的图书馆有19家(67.86%)无相关制度,只能参照其他岗位管理。即使有相关制度的,其中还有4家(14.29%)认为难以执行。

4 对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建议

虽然西北五省区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过程中存在种种困境,但学科馆员服务是图书馆提高对读者服务能力的必由之路。根据西北地区学科馆员建设现状,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4.1 客观评价本馆实际情况,不要盲目追赶潮流。

对于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不能急于求成。就西北五省区普通高校图书馆而言,每个馆具体情况不同,差别较大。一些重点大学图书馆在读者素质、馆员素养、馆藏资源建设等方面时机已经成熟,可以率先实行学科馆员制度,以满足广大读者深层次的服务需求。对于条件不是很成熟的馆,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尝试。对于条件不具备的一般高校图书馆,当务之急是引进专业人才,合理优化馆藏,做好图书馆基础业务工作,提高参考咨询工作水平,为将来实行学科馆员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

让刚到图书馆工作的年轻人通过考试来学习有关图书馆业务知识,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规定晋升图书资料系列初、中级职称时以考代评,晋升高级职称时再按照有关职称资格进行评审,以此促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另外,选择副研究馆员职称以上的人员担任学科馆员,学科服务工作一定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

4.3 调研读者需求,寻求学科服务的切入点

读者需求是学科服务的基础和动力,学科馆员首先要从学院领导、知名学者与专家、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热心教师等入手,在了解院系学科发展动向、重点学科、重要课程、重点项目的基础上建立读者档案。读者档案中主要记录单位、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专业方向、在研项目、讲授课程、主要学术成就、信息需求及信息能力、个性化服务策略和服务效果等。通过调研读者需求,寻找学科服务的切入点。根据读者需求,提供如课题跟踪服务、嵌入教学服务、资源利用辅导或文献传递服务等。

4.4 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考评体系

西北地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尚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多数图书馆没有成文的管理制度可执行,也没有建立起考核评价体系。为了使学科馆员服务顺利开展,必须要建立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培训机制,细化工作内容,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学科馆员来讲,应重视健全和完善工作报表和登记制度,无论是走访读者、进行培训教学,还是接受咨询都要及时做好记录、备案、归档工作,定期汇总。这样,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工作情况,有利于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图书馆则应该将学科化服务确立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打破传统的分配方式,确保在待遇上充分体现学科馆员的价值。

[1]教育部.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名单、新批准的学校名单(截至2011年5月23日)[EB/OL].(2012-01-03).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245/201106/120640.html.

[2]西北地区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开展情况的调查问卷[EB/OL].(2012-01-05).http://www.diaochapai.com/survey542574.

[3]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2):6-10.

[4]张建娥.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现状调查分析——以榆林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为例[J].价值工程,2011(34):214-216.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院系馆员
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近60年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与思考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三集一体机在西北地区适用性分析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突出音乐本体 注重和声实践——高师音乐院系和声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