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综述

2013-06-09王卫星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融资研究企业

林 凯,王卫星

(1.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2.常州大学校长办公室,江苏常州 21316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综述

林 凯1,王卫星2

(1.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2.常州大学校长办公室,江苏常州 213164)

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少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选取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两大中文期刊数据库系统为搜索引擎,梳理与分析研究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寻找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趋势与研究内容分布情况。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对中小企业区分行业、区分地区、区分规模以及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细致探索,融资渠道、政策环境等方面也需进一步完善。

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综述

2012年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中型企业52236家,小型企业256319家,微型企业7943家,小微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7.20%,创造了492732亿元的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了5.1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已经在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企业、银行和政府相关部门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各种措施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但是,目前不少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仍然被融资难的问题所困扰,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本文以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两大中文期刊数据库为平台,从论文发表数量、研究主题等方面,对2002年—2012年间的研究文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尝试对前期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论文发表数量统计分析

某一领域所发表的论文数量是反映该领域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标,我们选取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两大中文期刊数据库系统为搜索引擎,分别以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和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为题名对2002年—2012年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其分布情况见表1。剔除部分重复论文后,2002年—2012年期间以“中小企业”和“融资问题”为题名发表的论文数共计约113489篇。其中,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课题的论文有3790篇。2002—2012年期间,我国学者们对“中小企业”和 “融资问题”这两个主题的关注不断增加,对 “中小企业”的研究由1年发表几千篇发展到1万多篇,11年间增长了5倍多,总数更是高达上万篇。同样,对 “融资问题”的研究由1年100多篇发展到700多篇,11年间增长了6倍多,11年发表的论文总数达到4千多篇。虽然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这一主题的论文数量也在增长,但是其增长速度远不如研究 “中小企业”的增长速度。在研究 “中小企业”的主题中,融资的比例仅占3%,研究其他问题的占97%。从研究论文数量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仍有研究的空间。

二、研究内容分析

纵观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论文,其内容最主要是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以及破解其融资难题的途径,具体分类整理如下: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

有学者调查发现 (林海、王鑫,2007),融资成为企业主要运营发展障碍的中小企业比例已经高达71%。[1]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涉及很多内容,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资金供需失衡、融资成本上升、融资渠道狭窄和融资不力的后果等。

1.资金供需失衡

从资金需求方面来看 (傅春荣,夏凌,2011),我国有80%的中小企业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其中有30%处于十分紧张的状况。[2]而从资金供给方面来看,(王卫星,赵刚,2012)央行2011年发行货币的总量较2010年和2009年有所下降,2011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最高时达21.5%,冻结了4.2万亿的资金,2012年虽然已经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仍处在20.5%的高位。[3]179因此,在贷款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银行更倾向于将款贷给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从而压缩了中小企业贷款配给。

表1 2002年—2012年相关论文数统计 单位:篇

2.融资成本上升

浙江省银监局报告显示 (李子彬,2011),银行目前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30% 左右[4];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沂源县支行的调查,该县农行2011年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由2010年10月前的上浮30%调整为上浮40%;农信社也由基准利率上浮60%~80%,调整为80%~100%。[5]然而,融资成本还包括占融资成本约20%的前期贷款评估费,2%~4%的担保或1.4%的保险费,甚至个别金融机构在贷款之前就预收利息、扣收贷款保证金,企业实际上得到的贷款只有80% 左右[6]。在温州,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向银行借贷无果,不得不向民间借贷求助,而其借贷利率更是让中小企业难以承受,有的甚至高达180%[7]。

3.融资渠道狭窄

胡竹枝,冯中朝 (2003)指出,我国的资本市场非常不完善,市场层次单一,受技术和管理能力限制,交易所的容量极其有限,大量中小企业被排斥在外,融资较为困难。[8]林海、王鑫 (2007)指出,我国票据市场、应收帐款融资、保理以及融资租赁等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客户的融资工具及其市场极为落后。[1]从外源渠道看,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等文件中也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了一些融资工具,但是其推进过程存在诸多困难,短期内难以成为中小企业的有效融资渠道;从内源渠道看,目前我国股票融资门槛高,鉴于中小企业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很难获得银监会的批准[3]180。

4.融资不力可能产生的后果

陈艳,张明悦(2011)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中小企业更是首当其冲,融资举步维艰,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断裂。[9]根据发改委的统计,仅2008年上半年就有6.7万家企业倒闭,其中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居多。这必然会形成 “失业潮”,不仅引致经济衰退,而且导致社会不稳定。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尤其是资金供给紧张及融资成本快速上升,温州大量企业出现了生存困难,甚至发生了中小企业老板因资金断链而 “跑路”。

(二)成因、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1.企业视角的分析

林海、王鑫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是:中小企业发展不够成熟,信誉不高,无法取得银行信任,而且其可抵押资产不多,较难达到银行信贷要求。还有,大多数中小企业业主金融知识匮乏,对银行业务和资金运用还缺乏科学管理,信息透明度极低,进而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严重。罗正英、周中胜等 (2010)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利用我国上市公司1999至2004年的数据,构建模型并进行因素分析,研究表明,企业家初始财富越集中于单一企业,企业现有资产的资产价值越大,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了较高的担保水平,而对于外部投资者来说,充足的自有资本传递了正面的、积极的 “控制权收益效应”信号。[10]陈艳,张明悦(2011)以2006—2009年我国中小企业板119家上市公司为对象分析发现,金融危机显著地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在非金融危机时期,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因素主要有速动比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产担保价使;而在金融危机时期,影响因素主要有企业规模、速动比率和企业盈利能力。[9]根据社会资本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实际,吉敏,李春光 (2011)对呼和浩特市的中小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企业年龄、性质和规模作为控制变量,结果发现不仅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行为有重要影响,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以及同类型社会资本的不同层面均对企业融资行为产生不同影响。[11]不少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自身原因,如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存在漏洞、管理人员行为不规范、财务管理水平低、基础资料不全、报表做假等也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罗正英,张雪芬等 (2003)提出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间建立信誉链体系,使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边际信誉度处于同样水平,这不仅可以提升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中的地位,也为金融机构化解信贷风险提供了依据。[12]周好文,李辉 (2003)对关系型融资的动因和资金缺口的缓解进行了供求分析及理论释义,认为银企之间应建立关系型融资的关系。在该模式下,银行虽然无法证实一系列事件,但是能预期到未来额外经济价值和租金,因此仍愿意给中小企业提供额外资金。[13]张杰,经朝明等(2007)对此也持相同看法,认为要想解决小企业信贷约束问题,必须从缓解小企业与外部融资机构间信息不对称角度入手。基于 “软信息驱动”、“关系型驱动”的企业间商业信贷与银企间关系型借贷作为小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方式,是缓解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14]林海,王鑫(2007)对近500家天津温籍企业进行了调查,提出建立以民间商会为信用中介的中小企业投融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在我国还是新鲜事物,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

2.银行视角的分析

林海、王鑫 (2007)认为,各级商业银行管理者和信贷业务人员在观念上一直把中小企业放在从属于大企业的位置,在利率以及一些弥补风险的补偿性措施上对中小企业带有歧视。而且,银行自身也有难处,表现为:大多数银行认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大,其投资经营规模小、生产经营不稳定、实物资产少且流动性差、负债能力有限,一旦破产,将给银行带来较大损失。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表现为量小频高,导致融资复杂性加大,融资成本提高,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程序繁琐、耗时长久,造成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时的隐性成本极高。银行一方面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转变战略,面向大企业、大城市,上收贷款管理权限,撤并了大量原有机构,导致了为县域中小企业所能提供的信贷服务收缩,另一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信社都将发展战略重点放在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上,导致市场定位不清,一味争夺大企业客户,从而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银行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还有许多学者对此也持相同看法,如周好文、李辉 (2005)对中小企业融资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也存在信贷配给现象,且由于其自身的风险特征,商业银行对风险规避的行业特性,加之目前商业银行强化了对不良资产责任制度,使得信贷配给现象在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中表现尤为突出。资金融通已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 “瓶颈”[13];田厚平、刘长贤 (2010)分析了对称信息下的基准模型、非对称信息模型和非对称信息下的扩展模型,并进行了合约分析和特征刻画,结果表明: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更容易被信贷配给拒之门外。[15]

魏守华,刘光海等 (2002)从意大利中北部地区、美国加州和浙江省经济模式得到启发,认为银行可以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在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的产业规划中获得更加完备的信息,获得外部经济效应,而且银行通过对同一行业的许多企业贷款,从规模经济中受益,这样通过经济外部性和规模经济,降低银行从事信贷业务的交易成本。[16]胡竹枝,冯中朝 (2003)将杠杆型融资模式与保持距离型融资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杠杆型融资模式下,银行不仅提供资本,而且会以一定的形式介入到企业监督与控制中。因此,银行可以对企业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监控,保证银业之间信息流通,解决潜在的道德风险,保证资金安全。[8]贾玉革 (2005)研究了票据融资的竞争效应理论模型,得到 “票据融资的竞争效应带来了整体金融功能与效率的增强与提升”的结论,主要体现在:企业融资渠道增加、融资成本降低;在票据融资的竟争下,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转换经营管理理念,通过不断创新优质便利的金融商品与服务拓展生存空间,提升金融发展层次,提高整个社会融资的满足度及社会对金融商品及服务的满足度。[17]高晓燕 (2006)则提出,社区银行与社区内中小企业有着密切联系,对其融资、贷款使用等情况非常了解,不用过多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就对企业进行监控,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能有效监控、跟踪。[18]

(三)政府支持及政策完善的研究

学者们分析了当前政策方面的不足,同时也为政策的改进和落实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肖顺武(2010)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是我国中小企业协会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林海 (2006)等学者认为,国家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缺乏系统且有力度的支持。我国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只是近几年的事,例如2009年,政府颁发了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银监会也先后出台了 《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初步形成了拓宽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保证体系。但是,对中小企业的范围界定不清、政策指导性不强、缺乏强制性等问题仍然存在,而且,这些文件大多是宏观性意见,相应法规的配套应用和衔接有待完善。王卫星等 (2012)认为政府应在财税和产业政策上给予中小企业支持,建立信用体系,完善担保机制,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在金融机构准入方面,要鼓励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也可以建立政策性银行给予支持。还有,在加强对非正规金融的监管、简化上市公司融资手续上,相对放开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和创新债券融资等方面政府也应发挥积极作用。[3]179-180

三、未来研究展望

梳理和分析国内学者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研究成果,有利于寻找研究的洼地,明确今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方向与目标。展望未来,中小企业融资仍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值得探索。

一是应重点研究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笼统说法并不科学,小微企业与中型企业融资境遇不同。目前专门研究小微企业融资的成果还很少,而事实上小微企业遇到的融资困难更多,亟待学界更深入的研究。而从2012年开始,国家统计年鉴将中小企业分为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分别进行统计,这为学者们对小微企业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

二是中小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融资所遇到的情况也存在很大差别。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企业的成长分为种子期、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5个阶段,而在不同阶段融资所遇到的问题有着明显的差别。如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主要是企业产品的选择和开发时期及经营准备阶段,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较大,外部融资难度较大。创立期的中小企业,需要建造厂房、购置设备等,资金的需求量较大,且面临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技术风险、产品风险等诸多风险,这一阶段的融资困难最为突出。成长期的企业外部融资情况会逐步改善。进入成熟期,企业技术、产品、服务趋于成熟,风险下降,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品牌效应开始显现,该阶段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比较充裕,外部融资也比较容易。处于于衰退期的中小企业融资情况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由此可见,研究中小企业的融资还应该从企业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分别进行研究。

三是需要分行业进行研究。每个行业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及对策如果能够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门别类地研究,才更有针对性。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该进一步细化到每一行业或不同类型的企业,根据其特点,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对应的融资方案。

四是需要分地区进行研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不平衡,如 “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中小企业多,金融业发展也比较充分,与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存在很大差异,所面临的融资环境也存在很大差别。因此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会取得更加贴近实际的成果。

五是目前关于 “政策环境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影响”的专题研究较少,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从企业和银行的角度出发的,较少地关注政策环境,由此出发,可以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打开新的思路。

六是我国在融资渠道方面较国外还相对落后,要从创新入手,进一步研究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的路径与方法。

[1]林海,王鑫.以民间商会为信用中介的中小企业投融资模式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10(4):86—91.

[2]傅春荣,夏凌.动用外汇储备支持民企“走出去”[N/OL].(2011-03-07)[2012-12-10].http://news.hexun.com.

[3]王卫星,赵刚.“长三角”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破解路径[J].管理世界,2012(12).

[4]李子彬.中国中小企业2011蓝皮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4—19.

[5]闫真峰,徐志勇.中小企业融资淮北调查[N/OL].(2011-6-10)[2012-12-12].http://www.sina.com.

[6]肖传亮.资金紧张对中小企业的影响[N/OL].(2011-08-12)[2012-12-13].http://business.sohu.com.

[7]陈俊杰.温州民间借贷年利率达180%,部分企业被逼上绝路[N/OL].(2011-09-26)[2012-12-14].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1 - 09/26/content_10381168.htm.

[8]胡竹枝,冯中朝.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比较与选择 [J].财经研究,2003(6):3—7.

[9]陈艳,张明悦.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实证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3):22—30.

[10]罗正英,周中胜,詹乾隆.中小企业的银行信贷融资可获性:企业家异质特征与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影响 [J].会计研究,2010(6):44—50.

[11]吉敏,李春光.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实证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2):21—26.

[12]罗正英,张雪芬,陶凌云,等.信誉链:中小企业融资的关联策略[J].会计研究,2003(7):50—52.

[13]周好文,李辉.中小企业的关系型融资:实证研究及理论释义[J].南开管理评论,2005(1):69—74.

[14]张杰,经朝明,刘东.商业信贷、关系型借贷与小企业信贷约束[J].世界经济,2007(3):75—85.

[15]田厚平,刘长贤.企业资产规模、信贷市场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管理科学学报,2010(5):51—61.

[16]魏守华,刘光海,邵东涛.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特点及策略研究[J].财经研究,2002(9):53—60.

[17]贾玉革.论票据融资的竞争效应 [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2):21—25.

[18]高晓燕.建立社区银行[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4):36—40.

[19]罗正英.中小企业信贷资源占有能力提升的战略重点 [J].中国工业经济,2004(4):82—87.

[20]许雅妮.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股价的影响研究 [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0—43.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Study of Problem s in SME Financing in China

LIN Kai1,WANGWei-xing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China;2.Principal's Office,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China)

Considering that the financing problem has been a barricade to the developmentof small business,many scholars and practical researchers have analyzed it from different angles during recent years.In order to find the research tendency and angles of this theme,we comb and analyze the statistics from CNKIand WanFang data of Chinese Journal Full Text Database.As a result,we find that our future research can be focused on different industries,areas,scopes and development stages.Moreover,the financing approaches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should be improved further.

SME;financing;literature review

F406.76

A

2095—042X(2013)04-0039-05

10.3969/j.issn.2095—042X.2013.04.009

(责任编辑:刘志新)

2013-04-28

林 凯 (1990—),男,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研究。

王卫星 (1957—),女,河南安阳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企业财务管理研究。

常州市第九届社会科学研究课题(CZSK2013)

猜你喜欢

融资研究企业
企业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企业
企业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资
融资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