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笛含片对慢性咽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2013-06-06廖建萍游柏稳刘绍贵欧阳荣刘红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0期
关键词:后壁含片咽炎

廖建萍 游柏稳 刘绍贵 欧阳荣 刘红宇

慢性咽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黏膜的慢性炎症,以咽部发干、咽痛、有异物感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治疗后病情容易反复等特点。近年来,本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1]。铁笛含片,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绍贵教授的剂改科研制剂,其方选自《湖南医院制剂规范》中的铁笛丸。为了求证铁笛含片的临床疗效,笔者确定立题对其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来自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本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病例,按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查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2.43±10.78),治疗前症状体征总积分(20.77±9.427)。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9.67±10.509),治疗前症状体征总积分(22.10±9.87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体征总积分、病程、病情分布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田勇泉主编的《耳鼻咽喉科学》[2]制定病史:常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或因鼻病长期张口呼吸及烟酒过度、环境空气干燥、粉尘和刺激性气体污染等。

症状:刺激性干咳、咽干、咽痒、咽痛、或有灼热感、异物感等,无痰或少痰;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咳出分泌物,甚或作呕;病程2个月以上,常因受凉、感冒、疲劳、多言等原因致症状加重。

体征:咽部慢性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后壁常附有黏性分泌物;咽后壁小血管扩张暴露。具备上述症状及1项或1项以上检查所见,即可诊断。中医诊断标准:依据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3]。中医辨证虚火上炎型: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多言之后症状加重,呛咳无痰,或有少量粘痰,频频求饮,而饮量不多,午后及黄昏时症状明显。咽部充血呈暗红色,黏膜干燥、萎缩,或有淋巴滤泡增生,舌红,苔薄少,脉细数。

1.3 研究方法

1.3.1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铁笛含片(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生产,批号:20110522,规格:0.5 g/片)。用法:含服,2片/次,4次/d。连续服用30 d。对照组:健民咽喉片(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10678,规格:每片相当于饮片0.292 g)。用法:含服,2片/次,4次/d。连续服用30 d。

对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及对照组均进行咽拭细菌培养,治疗前后各做一次,检出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异常菌群。治疗期间戒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停用其他药物。

咽拭细菌培养,患者用无菌生理盐水含漱2~3次后,用无菌棉拭子涂擦患者咽后壁充血处或滤泡处的黏膜,置于无菌试管并密封,采样标本均接种血琼脂平板,选择性巧克力平板,按常规方法检查、分离、培养及鉴定。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鉴定系统。

1.3.2 观察指标

1.3.2.1 安全性指标 血、尿、便常规化验;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以上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各检测一次。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

1.3.2.2 疗效指标 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将症状体征分为无、轻、中、重四级,主症分别记为0、2、4、6 分,次症记为0、1、2、3 分。治疗前后各做一次咽拭细菌培养,以检测异常菌群。

1.4 疗效标准 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痊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疗效指数N≥95%;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体征大部分消失,疗效指数70%≤N<95%;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较前减轻,疗效指数30%≤N<70%;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疗效指数N<30%。

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值一治疗后积分值)/治疗前积分值×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整体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整体疗效,经秩和检验,z=-2.078,P=0.03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铁笛含片的临床疗效优于健民咽喉片。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整体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咽后壁异常菌群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咽后壁异常菌群检出率均有所下降,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经 χ2检验,χ2=5.71,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经χ2检验,χ2=1.11,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咽后壁异常菌群均有一定的杀灭作用,而治疗组的抗菌作用强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咽后壁异常菌群检出率比较(%)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咽炎的发生多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转为慢性,病毒或细菌感染后治疗不彻底,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到咽部,或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倒流至咽部,或长期生活在气候寒冷、干燥的环境,或工作环境粉尘多,有化学气体污染,或长期过食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全身因素(如免疫力下降、消化不良、心脏病、风湿病、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失调等)影响等引起。对于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大多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或辅以地塞米松及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嗽口液等[5],但难以根治,容易反复,故近年来人们更多地寻求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

铁笛含片由玄参、麦冬、诃子、青果、瓜蒌皮、木蝴蝶、儿茶、薄荷脑、桔梗、茯苓、甘草组成。方中玄参凉血滋阴,泻火解毒,散结,善治虚火上炎及咽喉干痛之喉痹。麦冬润肺养阴清热、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善治燥邪伤阴、阴虚有热之干咳无痰、咽喉肿痛等症。上述二药用为主药。诃子敛肺、利咽、涩肠止泻、止血,用于肺虚咳嗽、久咳失音。青果敛肺、开音、解毒,用于肺虚咳嗽、久咳失音。瓜蒌皮为清化痰热,宽胸散结,通利咽喉及润肠通便的常用药。木蝴蝶清肺利咽,治肺热干咳、声音嘶哑、咽痛、喉痛之症。儿茶收湿生肌敛疮,降火生津,清化痰热,治痰涎咳嗽、口疮喉痹。薄荷脑在方中除作为芳香、调味药外,更取其辛凉疏泄之性,行润喉消肿止痛之功。以上六味,共用为臣药。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治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等。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入本方用以健脾运而化痰湿,固脾胃之本而除痰邪,与桔梗二者共用为佐药。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本方用甘草不仅取其益气祛痰止咳,更取其清热解毒,以消咽喉肿痛并调和诸药,用为使药。以上各药合用,共凑滋阴清热,消肿利咽,开音化痰之功,用于肺肾阴虚、相火旺盛、虚火上攻所致的喉痹证。

本研究显示:从两组疗效情况看,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整体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铁笛含片对慢性咽炎(虚火上炎型)的疗效显著。从两组异常菌群检出情况看,治疗组与对照组异常菌群检出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铁笛含片对异常菌群有明显的杀灭作用,且杀菌作用强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铁笛含片可显著改善慢性咽炎(虚火上炎型)患者的症状、体征,临床疗效显著,并对慢性咽炎患者咽后壁异常菌群有明显的杀灭作用,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表明铁笛含片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好品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1]李红莉.中药三黄液雾化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及护理.中医药导报,2010,16(9):109-110.

[2]田勇泉.耳鼻咽喉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5-127.

[3]王士贞.中医耳鼻喉科学.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58.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30-333.

[5]刘国华.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概况.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5):40-41.

猜你喜欢

后壁含片咽炎
荔枝草治疗急性咽炎有效部位筛选
深刺翳风联合点刺咽后壁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金匮清咽茶治疗慢性咽炎(喉痹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药师教您正确服用口含片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微妙的暗示
HPLC—DAD法同时测定银黄含片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