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麻醉的效果分析

2013-06-06田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24期
关键词:喉罩丙泊酚芬太尼

田珺

为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麻醉的临床疗效, 对收治的82例行喉罩麻醉的外科手术患者行不同的麻醉方式,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2例行喉罩麻醉的外科手术患者, 男45例, 女37例, 最小年龄30岁, 最大年龄74岁, 平均年龄45.9岁,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1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两组患者均禁食6 h, 禁水4 h。术前30 min给予患者肌内注射0.01 mg阿托品及0.1 mg地西泮治疗。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及时构建静脉通道, 并将其连接靶控输注装置, 将目标血液浓度及患者基本信息输入其中, 并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依据, 设置给药参数, 并连接好检测仪器, 给予患者面罩吸氧治疗。

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治疗。即诱导时给予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治疗, 将丙泊酚初始靶浓度设置为1.9~2.1 μg/ml, 将瑞芬太尼诱导靶浓度设置为4 μg/ml, 待患者意识消失后, 给予患者静脉推注0.1 mg维库溴铵治疗, 在患者肌肉松弛后, 给予患者喉罩套囊注气,并利用麻醉剂贮气囊挤压, 经麻醉剂检查, 确保通气良好后,给予患者间歇性正压通气治疗, 然后以手术情况为依据适当调整呼吸机参数。术中应合理的对瑞芬太尼靶维持浓度进行控制, 通常应将其控制在3~5 μg/ml。手术结束前2 min, 应停止丙泊酚、瑞芬太尼输注。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及患者血液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对组间数据展开t检验, 组内数据展开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时间为(105.9±42)min, 丙泊酚用量(18.29±8.64)mg/kg, 术后恢复时间为(629.5±208.6)s;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时间为(120.6±50)min, 丙泊酚用量(31.28±11.34)mg/kg, 术后恢复时间为(669.4±299.8)s, 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血液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自插罩时至拔罩后3 min患者的MAP及HR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液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血液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对比( ±s)

组别 例数 MAP(mmHg) HR(次/min)诱导前 插罩时 插罩时3 min拔罩后3 min 诱导前 插罩时 插罩时3 min 拔罩后3 min观察组 43 88±6 90±8 86±8 86±9 74±15 77±15 70±10 70±20对照组 43 96±9 110±9 103±9 104±8 73±11 93±14 77±12 85±17

3 讨论

麻醉治疗是临床手术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而传统的气管插管麻醉往往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较大的影响, 且术后患者苏醒时间长, 同时还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 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不利于患者康复[1]。因此, 为提高手术效果, 临床上就必须要及时探讨更加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临床上逐渐将喉罩麻醉应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中,和传统的气管插管麻醉相比, 该麻醉方式不会和患者的声带、气管等器官进行直接接触, 这也就有效的避免了麻醉给患者造成的损伤[2]。同时随着喉罩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一代喉罩中还设置了引流装置, 其能有效的分离消化道及通气道, 从而防止患者出现误吸、胃胀、反流等现象。因此, 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3]。随着靶控技术的不断发展, 靶控输注技术也逐渐在临床麻醉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对输液给药进行控制的, 其能以药物参数为依据, 合理的对药物浓度及输注速率进行控制, 从而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丙泊酚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物, 其具有起效快、麻醉时间短等优点, 而瑞芬太尼则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 据调查其镇痛效果约是芬太尼的5~10倍。因此, 将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喉罩麻醉中必将会取得良好的麻醉、镇痛效果。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插管/罩时至拔管/罩后3 min患者的MAP及HR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给予行喉罩麻醉的外科手术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治疗可有效的提高麻醉效果, 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和应用。

[1]刘华程.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喉罩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中华医学杂志, 2011, 7(9): 187-188.

[2]张丽.喉罩通气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8, 7(11): 165-166.

[3]薛晓东.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喉罩通气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2, 5(10):332-334.

猜你喜欢

喉罩丙泊酚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按压舌状软骨与增加喉罩型号用于喉罩漏气患者的效果研究
两种supreme喉罩的型号选择方式比较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在小儿耳鼻喉手术中的应用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双管喉罩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