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肝损害50例临床分析

2013-06-06李婕李志博耿丽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24期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

李婕 李志博 耿丽娟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 窒息后可导致肝损害,引起拒乳、黄疸、水肿等。目前临床用于新生儿的保肝药物有限, 而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肝损害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月~2013年3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50例肝损害患儿均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1]。以丙氨酸转氨酶(ALT)>40 U/L,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4 U/L为肝功能损害标准。把这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5例, 其中轻度窒息11例, 重度窒息14例;顺产15例,剖宫产10例;孕周<37周7例, 37~40周12例, >40周6例。平均入院年龄生后(12.7±4.1)h;对照组25例, 其中轻度窒息12例, 重度窒息13例;顺产14例, 剖宫产11例;孕周<37周8例, 37~40周12例, >40周5例。平均入院年龄生后(12.3±3.9)h,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ALT、AS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常规基础治疗均相同。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生产)1 ml/kg+5%葡萄糖液10 ml静脉泵入, 1次/d。治疗组给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0.45 g+5%葡萄糖液10 ml静脉泵入, 联合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 5 mg/kg+5%葡萄糖液10 ml静脉泵入, 1次/d, 每周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血常规。两组均治疗2周。

1.3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ALT、 AST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减轻, ALT、 AST较治疗前下降50%, 并低于正常值的2倍以下。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缓解, 甚至持续加重, ALT、AST无下降或持续升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2周后, 血清中ALT、 AST均有下降, 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 ±s)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 ±s)

注:两组患儿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ALT(U/L) AST(U/L)对照组 25 治疗前 172.3±13.1 204.7±88.2 25 治疗后 51.2±5.9 65.1±38.4治疗组 25 治疗前 173.2±11.4 207.1±88.4 25 治疗后 34.3±6.4 33.4±20.8

2.2 治疗2周后, 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n(%), %]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检查肾功能、心肌酶、血常规均无明显变化,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生后1 min内无自主呼吸或未建立有效呼吸而引起的低氧血症和酸中毒[2], 病因复杂, 是新生儿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窒息后正常的氧化通路出现障碍, 产生大量氧自由基, 造成酸中毒, 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3]。肝脏是窒息后常见的受损器官之一, 当肝脏受到损害时, 可诱导产生大量的超氧离子和过氧化物等氧自由基, 进一步加重肝功能的损害。因此, 新生儿窒息后肝损害的保肝降酶治疗极其重要。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人体细胞中自主生成的一种合巯基的肽类物质, 主要由甘氨酸、谷氨酸和半胱氨酸组成, 在肝细胞内广泛存在[4]。还原型谷胱甘肽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和糖代谢, 激活体内SH酶, 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从而加强肝功能的恢复;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提供巯基或在酶的催化下, 与自由基结合而清除组织中氧自由基, 从而减轻对肝脏的损害[5];谷胱甘肽还可保护肝细胞膜, 提高肝脏酶的活性, 从而增强肝脏的解毒作用[6]。复方甘草酸单铵S是一种复方制剂, 由甘草酸单铵S、甘氨酸和盐酸半胱氨酸组成。甘草酸单铵对肝脏在固醇代谢酶有很强的亲和力, 从而阻止皮质醇与醛固酮的灭活, 使用后有皮质激素样效应, 如抗炎、抗变态反应、解毒等,而无皮质激素样副作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其中的成分盐酸半胱氨酸在体内可转换为蛋氨酸, 蛋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在体内可合成胆碱和肌酸。胆碱是一种抗脂肪肝物质, 具有解毒、保肝的功效。另外复方甘草酸单铵S可促进胆红素代谢,减少ALT、AST释放;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 减轻变态反应;抑制自由基和过氧化脂的产生, 改善肝功能;保护溶酶体及线粒体, 促进上皮细胞产生黏多糖, 从而减轻肝细胞的损伤和坏死。

综上所述,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在改善肝功能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联用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肝损害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陈自励, 刘敬, 封志纯.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标准建议.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3, 15(1): 1.

[2]薛辛东.儿科学.第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09-113.

[3]周文浩, 邵肖梅.窒息后多器官功能损害.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406-411.

[4]陈忠辉.甘草酸二胺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当代医学, 2013, 19(22): 135-136.

[5]王斌.谷胱甘肽代射基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学与检验学分册, 1997, 18(2): 82-84.

[6]王修齐, 刘占举, 徐刚, 等.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医药论坛杂志, 2007, 28(3): 16-18.

猜你喜欢

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谷胱甘肽:防治中风改善帕金森症状
还原型锡酸铅粒度对Al/HMX/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及安定性的影响
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有关两种还原型辅酶的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
谷胱甘肽功能化有序介孔碳用于选择性分离富集痕量镉
还原型谷胱甘肽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研究
丹参酮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