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环境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13-06-01谢肖力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轻工系财会系浙江温州325035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院校环境高职

周 萍,谢肖力(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轻工系;.财会系,浙江 温州 325035)

高职院校环境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周 萍a,谢肖力b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a.轻工系;b.财会系,浙江 温州 325035)

有效的环境教育对于解决环境问题,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高职院校在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地方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要求,探索构建高职院校环境教育教学体系,调整教育教学内容,开展公共环境教育和专业特色环境教育,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绿色发展”, 必将对提高受教育者的环境素养和环境意识产生深远影响。

高职院校;环境教育;绿色发展

长期以来,对高职学生更多强调的是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忽视了环境素质和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在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学生在校期间正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道德和环境意识十分重要。二是高职学生毕业后大多深入到企事业单位生产第一线,他们未来必将成为企事业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生产工艺与环境、产品与环境关系的最直接的决策者和实施者。如果他们没有受过良好的环境教育,没有清洁生产的意识和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没有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就不可能在日常经营决策、生产和进行技术开发推广中,自觉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考虑的重要因素,不可能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控制污染,保护环境,这样,他们也就不能成为“绿色发展”战略的自觉执行者。三是开展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各种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后的危害及后果,使学生不但能自觉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自觉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监督和制止有损环境的行为和事件,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可见,在高职院校开展环境教育,必将对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环境素养和环境意识产生深远影响[1]。

一、环境教育的缘起及高职院校环境教育的现状

1948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环境教育。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指出环境教育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的重要性,强调建立国际性环境教育项目的必要性,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它是国际环境教育产生的标志。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确定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环境教育构建新的目的和目标体系的基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标志着国际环境教育的确立。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希腊召开了会议,发表的《环境教育第比利斯政府会议宣言》明确指出:“在第比利斯建议的框架中发展起来的环境教育,是为了环境和可持续性的教育。”[2]国际环境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环境教育已不再是仅仅对应环境问题的教育,它与更大范畴的教育形态相结合,形成“可持续性的教育”[3]。因此,现代环境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与可持续发展观密切相关的。

国际上对环境教育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讨与实践[4]。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对环境教育进行专门立法的国家之一,环境教育开展得最早,并将环境教育内容由浅入深、贯通整个教育的全过程。美国专门出版供大学使用的《环境科学》教科书,内容丰富,生动具体。近年来,英国涉及环境内容的课程在大学、职业(多科)技术学院和其它高等教育机构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英国高等教育中有明文规定,环境教育应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必修课存在,并有针对25 0多个学位和文凭而设的范围极广的环境自然课程。自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高等教育中环境课程成为引人瞩目的选修课,教育的指导思想则是将环境教育视为终身教育,同时,高校环境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环境教育的范围与目标、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印度大多数大学与师资培训学院都把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在其它学科专业教育中进行,即“渗透法”,以显示专业课程的环境化。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亦采取“渗透法”进行越来越广泛的环境教育。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中环境教育大多还只是表面化,环境教育普及程度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而且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5]。即使开展环境教育比较好的高职院校,“环境教育,人人有责”的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还存在着种种误解,认为环境教育是环境专业和学科的事情,对非环境专业而言,环境教育是可有可无的,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普及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关系。另外,缺乏管理制度保障,不能调动教师从事环境教育的积极性,特别是在环境教育教学方面,学生环境意识和参与实践能力不足[5]。一是未普及课程设置。高职院校非环境类专业几乎未开设环境教育课程,这使得学生的环境意识相当薄弱,大多数学生对环境科学知识仅停留在“听说”层面。二是教师环境意识与能力薄弱。教师在教学中视野狭窄,观念陈旧,仅着眼于所教学科,不具有把环境教育融入学科和专业的能力。三是学生环境观的整体性较差。高职学生整体环境意识非常薄弱,有关环境的信息和知识来源缺乏摄取渠道,因而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缺乏较为全面、系统的深入了解。四是缺乏环境普及教育的教材,即使有相关教材,也多是环境专业教材的翻版,缺少灵活性和针对性。

二、高职院校环境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实行“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其目的是,了解人与环境互动的关系,培养人对环境尊重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要成为环境保护的先锋,必须尽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环境教育教学体系。

1.组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建立由学校统一领导、行使决策权的环境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务处负责,综合协调利用全校范围内各种环境教育教学资源;各院系部运作执行,具体组织实施。督导处负责监督检查整个决策内容的贯彻执行,并对结果进行评估。学校建立决策、实施、检查相互联系、相互分离、相互制约,责权明确的三级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保证环境教育的可持续性,使之成为“可持续性的教育”。

2.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

从学校层面制定出台各种政策,积极鼓励各院系部,尽快培养一批从事环境公共教育和能把环境保护融入专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和具有丰富经验的实际工作者作为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和举行专题讲座,并把相应的费用纳入学校常规预算,作为制度和资金的保证。

3.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关键

各院系部针对专业的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教育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落实课程负责人,开展环境公共教育和针对专业特点的“融入式”环境教育,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选取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公共环境教育;同时加深学生从专业角度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实训环节,把培养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作为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全面构建高职院校环境教育教学体系(见图1),学校才能自上而下、层层落实开展环境教育。

图1 高职院校环境教育教学体系

在高职院校环境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中,在制定课程体系、选择教学模式和确定教学方法时,应充分注重环境公共教育和专业特色环境教育的不同特点。环境公共教育课是环境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应由教务处牵头,挖掘全校教师资源,以及聘请社会专门人才,开设环境保护公共选修课和必修课,使学生受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系统教育,加深环境意识,使学生牢记每一个人都应身体力行、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专业特色环境教育应由各院系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鼓励教师采用“融入式”教学法,把环境教育内容融入专业教育中,将环境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观与专业发展建设紧密相连,为专业教育提供新思想、新内容和新方法,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制造与设计类专业,要求学生以生态平衡的眼光审视以往的设计理念,认识设计对环境系统造成的影响,认识设计对资源的产生、利用、消耗及再生产全过程产生的作用,学会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低的环境破坏,获得最大的功能与环境效益,特别是学会发现“废弃”资源的价值,培养学生利用“废弃”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满足未来对设计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使设计师在进行设计之前,就考虑其设计是否对社会有益,从而抵制不良设计,培养未来的设计师。

三、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环境教育教学的实践

温州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转轨变型、产业升级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制约温州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瓶颈,温州市委市政府加强环境管理和法规建设,制定了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的六城联创,和“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的一系列“绿色发展”战略,为高职院校全面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同时也是对高职院校能否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检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发挥后示范建设和温州国家高职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教育教学实践,尤其在公共环境教育教学、轻工类专业特色环境教育教学中已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公共环境教育教学方面,一是选择教学模式。针对全校各专业以前几乎没有开设与环境教育有关课程的实际,决定选用相关学科模式给学生一个系统的环境观,因为大学阶段的学生在中小学中已经接受了比较全面的多学科的知识,在各领域都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实行这种独立课程的环境教育方式对学生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二是确定环境教育课程的一般性目的。分别从意识、理解、技能、价值观和态度五个方面,树立学生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环境行为技能。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拟定课程的主要内容,采用模块式教学,制定各模块的内容大纲及顺序。如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设定“生物圈2号的启示”、“寂静的春天”、“我们的大气层”和“人类的保护伞—臭氧层”等典型专题,每个专题都以环境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一个讨论和进一步研究的框架,同时为学生提供解决环境问题所需要的学科背景知识,展示与各个专题相关的实践方面的案例,并在此过程中设置一些互动式的活动,将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去。三是在组织实施教学时,有选择地运用先行组织者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情境学习教学模式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讲义内容、组织的教学模式及选择的教学评价方式进行考察。实践表明,这对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特别是对学生树立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态度效果明显。

在专业环境教育方面,结合家具设计与工艺制造、鞋服类设计与工艺等专业特点,在对学生培养方案等教学文件的修订中,注重专业特色环境教育,增设室内环境污染与控制、产品绿色设计等专业选修课。这类专业选修课的设置结合专业特点,注重与专业知识的融合与拓展,使学生切实地认识到环境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与相应的环境技能。为此,组织编写校内教材,制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多媒体影像教学手段,将专业技术的应用与环境问题的处理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大量案例与事实,介绍环境污染及现行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及其严重的后果,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强烈的责任心与责任感,促使学生学习检测和治理手段,初步掌握处理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这种“融入式”的环境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深受学生欢迎。毕业生的调查反馈也表明,环境教育对他们的工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加快了企业“绿色生产”的进程,促进了地方“绿色发展”,受到企业和社会的好评。下一步,将通过环境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总结经验,探索在更多的专业进行“融入式”环境教育的教学内容。针对温州地区产业结构和行业特点,结合学院专业特色,计划尽快出版一批融入环境教育内容的专业教材,力争使学院的环境教育走在全国高职院校的前列,形成高职教育教学的特色和创新点。

在第二课堂方面,深入社区、企业,积极开展节假日期间环境问题调查、环境保护宣讲等社会实践活动。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土地日等重要纪念日,广泛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开展“绿色校园”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环境改善的思想和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行为习惯;同时积极呼吁社会有关部门尽快从组织管理方面解决学生环境教育责任不明确的问题,改变多年来由环境保护部门和其它方面的少数志愿者奔走呼号,而教育部门反应微弱的状况,尽快把学生环境教育纳入国家和地方教育体系中去,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生的重要职责,使学生环境教育由目前的自发行为变成制度化和常规化行为。

目前,我国虽已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环境教育,开设了有关环境教育的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但开设的面还很窄,可以供学生选择的环境课程也不多,结合专业特点的“融入式”环境教育更是少之又少。如何深入研究和探讨环境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环境教育教学体系,更好地提高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塑造他们的环境道德观并支配其行为,将其应用于专业中,形成一种职业技能,仍是一项急迫和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1]崔建霞.我国环境教育研究的宏观透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1-93,102.

[2]时军.从环境教育的视角探讨环境保护法的修改[EB/OL].(2009-10-23)[2013-06-01]. http://www.czgjsy.cn/E_ReadNews.asp?NewsID=3302.

[3]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52.

[4]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3-158.

[5]范天森,吴广宇.我国环境教育的缺陷与解决路径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174-177.

[责任编辑:丁金昌]

(上接第3 3页)学生结对等方式,加强对贫困学生诚信、自信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走出家庭贫困的阴影;同时也可以将贫困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现纳入考察,如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等,避免产生消极心理。

[参 考 文 献]

[1]任海华,王鑫明,陆小峰,等.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构建高职学生资助体系[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24-27,31.

[2]傅丽娟.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2(11):43-44.

[3]江苏:今年高考人数比去年少2万[EB/OL].(2011-05-10)[2013-01-12]. http://gaokao.chsi.com.cn/gkxx/ss/201105/20110510/203009378.html.

[4]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3年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招生简章公布[EB/OL].(2013-01-11)[2013-01-12]. http://www.jseea.cn/contents/channel_31/2013/01/1301111619242.html.

[5]王丹.论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8):45-46.

[6]张军.浅议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传承,2009(24):80-81.

[责任编辑:刘晓林]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System of Environment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ZHOU Pinga, XIE Xiaolib
(a.Light Industry Department; b.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Department,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Wenzhou, 325035, China)

Efficient environment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olving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nature and society. Vocational college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education. It has a profound impact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 for educatees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system of the environment education, adapt the teaching contents, launch the public environment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education and serve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eature of local economy.

Vocational colleges; Environment education; Green development

X-4

A

1671-4326(2013)03-0043-04

2013-06-10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R2011009);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WZY2010036)

周 萍(1961—),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轻工系教授;谢肖力(1974—),女,浙江永嘉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系,副研究员,硕士.

猜你喜欢

院校环境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环境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