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的困境及突破

2013-06-01陈建萍温州大学商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温州市温州融资

陈建萍(温州大学 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温州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的困境及突破

陈建萍
(温州大学 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受金融危机和实体经济发展滞缓的影响,温州融资性担保公司受到较大冲击,部分公司甚至出现歇业或半歇业的状况。温州融资性担保公司存在整体规模小、担保实力弱,反担保能力差,缺乏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等问题。为此,政府应开展有效的监督和指导;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完善风险管控体系;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温州;融资性担保公司;担保能力

融资性担保公司是适应社会融资需求、缓解资金供需矛盾的产物。它的存在是市场风险进一步分散的结果,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1年由温州老板“跑路”引发了温州金融危机。虽然此次温州金融危机的发生是经济发展诟病的一个体现,但担保公司也成为众人公认的罪魁祸首的代名词。据统计,2012年温州市共有融资性担保公司37家,其中民营商业性的36家,国有政策性的1家;注注:① 数据引自《温州市融资性担保公司业务统计月报(2 0 1 2)》,温州市鹿城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册资金21.5亿元,担保余额68亿元,担保笔数20 648户,代偿总额8 856万元①。温州金融危机对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冲击非常大,尤其是后危机的影响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困,影响更严重、挑战更大,部分公司甚至处于歇业或半歇业的状况。温州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加速性因素是银行贷款的互保链。企业之间的互保链犹如一副多米诺骨牌,当发生金融危机时便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良性发展能促进解开企业互保链带来的困局,起着有效的疏导作用。温州融资性担保公司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温州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困境,并探讨温州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创新突破,旨在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温州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的困境

1.整体规模偏小,担保实力弱

规模小、散使得绝大部分融资性担保公司综合实力弱,业务品种单一。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构成缺乏弹性的选择空间,易造成较高的行业集中度或客户集中度,易影响经营的稳健性。一旦经济周期、产业结构等发生重大变化,极易引发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代偿风险,系统性风险非常大。以温州市鹿城区融资性担保公司为例,其中注册资金在一亿元以上的只有3家,不到5千万元的有7家(见表1)。

表1 温州市鹿城区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情况 万元

2.反担保能力差,缺乏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

反担保措施的变现力弱、可执行性不强、执行成本高,造成融资性担保公司反担保风险分散能力差。一是顺位抵押不畅。全国大部分城市都在实行不动产的二次顺位抵押,但在温州,即使抵押权与房管部门没有任何利益冲突,二次顺位抵押也大都无法实现,二次抵押的不顺畅,导致担保风险分散机制受阻,不利担保行业的发展。二是缺乏再担保。温州没有再担保公司,绝大部分融资性担保公司属民营商业性质,一方面容易造成银行的歧视,另一方面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少了一道风险分散的有力保障,加大了系统性风险。

3.银行与担保公司合作地位不对等,缺失风险连动机制

温州绝大部分融资性担保公司在与银行的合作中承担全额担保,但缺乏风险分担或利益共享。这种由银行主导,担保公司全额承担风险的合作条件,不利于风险的合理分散,也弱化了银行对企业的考察和评估功能,容易造成银行不负责任的审核。银行很可能把不良资产转移给担保公司,或把偿债能力有问题的企业推荐给担保公司,个别银行甚至可能把不良企业欺骗性地推荐给担保公司。因此,全额担保造成风险分散机制失衡,加剧担保公司的代偿风险,扩大了系统性风险。

4.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控能力不强

一是管理机制不完善。一些担保公司的业务经营没有严格的制度规范,对于业务的审查,缺乏集体讨论机制;对是否向借款人承保的决定权不在评审委员会,而是仅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或个别经营者直接做出决定。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在担保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决策者违规操作,如人情担保、关系担保,从而导致担保机构蒙受损失。这种损失不仅削弱了担保公司的资金实力,而且影响到履约能力,给担保公司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1]。二是风险管控能力不强。融资性担保公司是资本集聚且风险值极高的行业,融资性担保经营的是信用,管理的是风险,承担的是责任,其核心是风险控制。这就需要具备长期的行业经验,尤其需要在法律、财务、金融、企业管理等方面都熟悉的专业风险管控团队进行管控。目前,温州融资性担保公司大多数从业人员是由从事过金融工作或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员担任,这样的人才构成满足不了行业发展的需要,没有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风险甄别与分析评估团队,因而担保公司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弱。部分融资性担保公司只依赖银行的调查结果,没有形成自身独立的调查和决策机制,缺乏有效的风险双重防控能力。

5.盈利水平低,存在不合规经营情况

资本是逐利的,是异化发展还是合规发展,一直困惑或诱惑着融资性担保行业。温州个别融资性担保公司存在抽逃资金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主营业务收益率低下。根据担保行业普遍经验,担保公司的放大倍数至少要大于5倍才有盈利的空间。温州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平均担保放大倍数为3.3倍(见表2),担保收费标准大致在2%~3%,如果按2.5%的收费标准,假定不扣除任何成本费用,推算的收入利润率是8.25%,这对于资本增值的要求来说是非常低的。当融资性担保公司没有达到股东预期盈利水平时,便非常容易偏离主业。

表2 温州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担保放大倍数

6.缺乏行业整体发展规划设计和操作性强的监管机制

虽然目前温州市政府出台了一些有关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行业政策,初步建立了行业规范发展和审慎监管制度框架,但融资性担保行业仍缺乏总体的规划和布局及明细的监管政策和监管测试体系。如何关注担保业务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潜在信用风险、部分机构业务过度集中所隐含的信用风险及部分机构成为新的融资平台的风险[2],如何监控行业的营业规范性、风险管控能力及资信实力,这是融资性担保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

7.行业发展环境中的其他不良因素

一是不能共享征信系统。温州融资性担保公司不能共享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这不利于担保公司有效识别风险,导致其信用识别成本增加、时间增长,影响担保行业的发展。二是资质认可受阻造成担保业务无法正常开展。如诉讼担保,即使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符合诉讼担保,也得不到法院的资格认可。

二、温州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创新突破

1.政府开展有效的监督和指导

(1)建立再担保公司,完善补偿机制。温州市政府每年都有一大笔财政资金支持符合补助条件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温州市政府应该转变支持方式,从原来直接的补贴转变为间接的扶持,成立再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的成立,不仅可消除银行对民营担保公司的歧视,而且也可降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

(2)促进银行与担保公司的合作,推行互信互惠、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一是加强金融部门与担保机构之间的工作联系和业务交流。建议政府部门定期牵头召开担保机构与银行的联席会,共同商讨、解决业务发展中遇到问题,同时促进融资性担保公司接入征信系统管理。二是引导建立银行与担保公司之间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可通过财政资金与银行的存贷业务关系,鼓励银行在与担保公司合作中承担一定比例的风险,即使很小的比例,也会改善现有的风险机制。

(3)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制定明确的监督指标,形成定期的行业风险评估报告机制。融资性担保公司主要担保对象是中小企业,通过中小企业的信息可折射出温州整个经济发展的状况,实现监管资源的有效匹配。政府需要密切关注并加强行业监管。目前,政府管理大都停留在表面,虽然定期收集本区域融资性担保行业的汇总情况,但并没有对行业的风险预测和管控进行实质性的把握和掌控。因此,需要加强信息披露机制的建设,尤其需要完善融资担保行业监管体系,包括完善担保资金监管机制[3]。

(4)引进和留住人才。政府应从长远的战略角度出发,坚持人才引进战略,加大留住人才政策,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

2.融资性担保公司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增进有效补偿机制

(1)建立科学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从战略层面出发,完善一整套科学的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建立限额审批、审保分离、内部稽核和报告制度,包括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健全管理责任制和风险准备金制等内部控制体系,在求稳的基础上求发展。

(2)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增进有效补偿机制。一是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担保行业涉及面广、风险大,需要法律、财会、金融等方面的专业风险管理人才。没有专业的团队支撑,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将不可持续。二是提高与银行合作中的谈判力。在与银行的合作中,担保公司处于弱势并承担全额风险,这可通过必要的兼并重组,形成规模经济和规模实力,提高其谈判地位,争取更多的有利条件。三是创新担保风险控制和补偿方式。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担保公司难以提供足额、变现能力强的反担

(下转第3 7页)

Dilemma and its Breakthrough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nzhou Financing Guarantee Company

CHEN Jianping
(Business School,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Affect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lag of real economy, Wenzhou financing guarantee companies have been greatly hit and some companies are out of business or semi-state out of business. They have the problems of being small in scale, weak in guarantee capacity and counter guarantee capacity and lack of the efficient risk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hus, government should supervise and give guidance, the financing guarantee companies should improve the risk control system and the industry association should strengthen the selfmanagement.

Wenzhou; Financing guarantee companies; Guarantee capacity

F832.39

A

1671-4326(2013)03-0028-03

2013-04-09

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2wsk090)

陈建萍(1977—),女,浙江温州人,温州大学商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温州市温州融资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难忘九二温州行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