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前农村初中“隐性辍学”原因

2013-05-28王志林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2期
关键词:初中农村

王志林

摘 要:就农村“隐性辍学”的原因对周围几所初中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农村“隐性辍学”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家庭经济困难;二是学校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教师教学态度等方面的原因;三是学生自身不好学,把学习当成任务和负担来看待及对教师不满等原因;四是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隐性辍学;农村;初中

一、来自家庭方面原因

现在农村有些家庭困难,家长为了维持生计,长期在外打工,将子女留在家里,使他们的子女成为留守学生,好一点的还有爷爷奶奶照顾这些留守学生的生活起居,但由于爷爷奶奶对他们的过于宠爱,要什么给什么,致使这些学生娇生惯养,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常常无所事事而迷恋网吧,上网成瘾,整天心思不在学校,迷恋网上虚拟的生活,出现早恋等等现象,这样的学生占我所调查的156个学生的22.6%。其二,某些单亲子女的家长不负责任,由于父母间相互推脱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子女像足球一样你踢过来,我踢过去,缺乏家庭的温暖,这样的学生有时连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成为问题学生是必然的了。这样的学生占我调查的学生总数的5.8%。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许多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都是以优等生为中心。教学内容以优等生能够“吃饱吃好”来选择,教学进度以优等生的接受程度来安排,只要优等生能消化,就奔命朝前赶进度;课堂教学以优等生的互动情况来设计、提问问题,黑板演练、作业展示、范文宣读等,都成了优等生的“专利”。而中等生和差生的待遇则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不考虑差生和中等生的实际情况,不管他们是否听得懂、跟得上、消化得了,课堂教学中没有被提问回答的机会,得不到教师关注的目光,课外辅导没有份儿,作业做不做、对不对没人管,随时得到的是教师冷漠嫌弃的态度、冷嘲热讽的语言。多数中等生和差生成了少数尖子生的“陪座生”,以致成绩越差、越厌学,在校坐冷板凳,度日如年。写到这里,反思自己和学校的做法,张念蒙老师无疑是一语中的、切中肯綮。我们几乎每一位老师都在实际工作中或多或少地忽略了那些默默无闻、看着挺乖,坐在教室里但心思飘摇在云里雾里的学生们,我们很少能够看出他们隐藏的不安和痛苦,很少能够在他们其实非常需要我们时说一句体恤的话。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

由于教师过分追求升学率,从而驱使老师把精力主要用在好学生身上,而忽视了对成绩中下等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对他们的要求是:只要不惹事,上课别说话,不影响别人,哪怕睡觉都行。老师批改差生作业也不像批改其他学生的作业那样认真,如遇到与学习无关的临时任务,老师也尽可能指派差生去承担。也许是学生受够了这种默默无闻的待遇,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耐心。有时也想埋头用功、奋起直追,可是,实在受不了老师对他们的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特别当这些学生看到教师给那些“尖子生”和“优等生”开小灶的情景,很愤愤不平。为了解除心中的怨气,常常“报复”老师,时常逃课,致使他们被逼为“隐性辍学”的学生。

四、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期,心理和生理上都很不成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易受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而目前一些农村初中学校周边的环境令人担忧。第一,学校周边的治安状况欠佳,学生被勒索财物,被盗等现象屡屡发生,学生缺乏安全感。第二,一些个体业主利欲熏心,不顾有关的法令或向学生出租不健康的书刊,或向学生出售烟酒,或打着“学生优惠”的招牌引诱学生进入电子游戏室、网吧、桌球室等场所,以达到非法牟取暴利的目的。学生一旦痴迷上这些“爱好”,就会无心学习,经常逃学、旷课。第三,农村某些文化市场上“黄毒”“黄网”的影响,致使一些学生无心读书,一场黄色录像或一本淫秽书刊都可以使多年的学校教育付诸东流。

以上是我在对周围几所学校100多名有“隐性辍学”之嫌的学生及学生家长调查时所搜集到的信息,文中有些语言是他们的肺腑之言。通过本次局部调查说明“隐性辍学”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将给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来不利影响。不论从培养全面成长的人才角度,还是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目标出发,重视“隐性辍学”现象并积极治理这一现象已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兰靖,张念蒙.辍学与隐性辍学含义辨析[J].考试周刊,2008(43):204.

[2]兰靖,张念蒙.隐性辍学学生群的基本结构[J].考试周刊,2008(44):201.

[3]兰靖,张念蒙.隐性辍学学生群的表现形式[J].考试周刊,2008(45):189.

[4]兰靖,张念蒙.隐性辍学的基本性质剖析[J].考试周刊,2009(1).

(作者单位 湖南省邵阳县湾塘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