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活用高考试题材料,盘活高三复习课堂

2013-05-28曾小全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2期
关键词:设计

曾小全

摘 要:如何有效地提高高三历史复习课堂效率,避免复习课缺乏新鲜感,同时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以便达到高考的能力要求。长期以来,很多老师的做法是让学生进行高考真题的训练,但是要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培养学科能力,最重要的在于把高考试题材料融入高三复习课堂,通过巧用、活用来培养学科能力,增强复习课的新鲜感。

关键词:高考材料;复习课堂;设计

一、设计说明

每年进行高三年复习时,总会听有些老师抱怨:高三年总复习怎么复习了很多遍,学生还是没有掌握好相关知识点……学生也常常抱怨,因此,老师如何在复习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提升备考效率成为老师要面对的一大问题。在这里,笔者认为要有效地提升备考效率,培养相关学科能力。

对于代表新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导向的高考试题如何进行有效地利用,这一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新问题,但是在高考复习中的利用就目前而言,绝大部分仍旧局限于把它作为课堂或者课后练习,用来检验和巩固复习的内容,这种做法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考试题在复习中的作用。为此,笔者以2012年福建高考试题第38题为例进行分析,意图在于充分利用一道高考题贯穿整个复习课堂流程,通过高考试题问题的展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科能力。

通过认真研读2012年福建高考试题第38题(原题略),可以得知该题考查的是近现代中国民族复兴之路问题,其主体线索其实是围绕着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展现了孙中山、毛泽

东、邓小平等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不断探索、锐意前行,终于开创出一条强国侮之道的历程,有力地揭示、论述了中国近现代的两大主题: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而阐述了两者的关系,从鸦片战争后,民族独立成为第一要务,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独立实现后,国家富强成为首要问题,但是国家富强必须以民族独立为前提。因此,这是一道思想立意较高、思辨性较强的题,能有效地培养考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如何在复习课堂中有效地利用好这题价值极高的教学素材,把它贯穿于复习课堂中,我对该题的教学素材进行有效地改编,实现了巧用、活用高考试题在复习课堂中的价值。

二、设计内容

1.巧用材料铺垫背景,强化专题间的知识联系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主要讲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反复的历程,这一方面首先必须让同学们理解民族独立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和保障,这一方面我简单回顾了中国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的历程,在这一方面,我先出示了2012年福建历史高考中的第38题中的题引“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两者的关系后,出示了材料(2012年福建省历史高考第38题):

材料: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黄炎培也说:“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在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三个依次递进的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

通过高考题目的重现,让学生理解高考试题的能力要求,培

养学生的材料概括、分析能力。

(2)回顾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归纳除了材料中的救国方案外,还出现了另外几种救国方案、结果如何?

通过这一问题,通过归纳概括,一方面回顾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同学们很容易得出除了材料中的救国方案外,还有如维新派的维新救国、革命派的革命救国等方案;另一方面又引导同学们通过学会用整体的思路去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并为下面的问题设置做好了准备。

(3)近代很多救国方案都失败,那么最终在哪一阶级的领导下到什么时候才真正完成救国的任务?之后救国的关键问题又是什么呢?

通过这一问题设计,既让同学们把握无产阶级救国与其他阶级的区别,同时也在此阐明民族独立之后的救国方案就是实现民族的振兴与富强,之后很快就能进入民族独立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为实现民族振兴、富强的探索。

2.活用表格材料进行知识梳理,构建专题复习体系

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课复习时,我没有按部就班地按照新课的顺序进行复习,首先就出示了2012年福建历史高考试题中的《195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

让学生大略地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情况,在此基础上,

通过引导学生对图表进行分析之后,提出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至今分成几个时期,请结合上述图表分析,巧妙地把图表分析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结合起来,梳理相关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如下:

布置学生任务: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填充表格。在大约5分钟的自由阅读和讨论后,重点地个别提问,按照问题的难易程度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并重点分析了取得成果和存在不足的原因。在师生的共同配合下,结合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完成了对该课知识的梳理,并且引导同学们把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补充完成,既复习了知识,有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

三、设计感想

通过对该课复习的设计,我得到以下几点感想:

1.通过高考材料和试题的回放,让学生深刻体验高考试题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主要有四个能力层次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2.通过把高考材料、试题,对之进行改编,进行巧用、活用,引入高考复习课中,一方面丰富了高考复习课中的材料载体,避免以往对高考试题单一的训练方式,把复习课和高考试题、材料两者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增强了复习课的新意,避免了复习课只是一次简单的炒冷饭。

3.通过把高考试题、材料和复习课结合起来,按照高考能力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思维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有效地提升备考效率。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设计
二十四节气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基于PWM的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89C52的32只三色LED摇摇棒设计
基于ICL8038的波形发生器仿真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基于iOS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