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适时调整教材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2013-05-28史素琴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2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课程标准考试

史素琴

山西省的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几年了,尤其是信息技术课程不管是从课程内容还是课程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发现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索,在课程标准的要求范围内合理地调整教材内容,适时地改变教学策略,摸索出适合的、有特色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一、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重组

不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如何调整、优化,都不能脱离“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教学依据,是教学总纲,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指挥棒,“万变不离其宗”。自己在实际操作中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领会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编写思路;二是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符合学生特点,贴近生活的内容。

山西省使用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是粤教版,教材中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中有三节,内容分别是文本信息、表格信息和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经过几年的教学总结下来,自己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整编。比如文本信息的加工一节中,自己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做了以下调整,在学习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时以“校运会”为主题完成学习内容:1.编写一则通知;2.制作邀请函;3.自制宣传标语。这些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性地完成。在完成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我选择了学校的校报《翼中报》为例,根据报刊的一般制作过程:确定主题—收集与选择素材—设计版面—制作作品—评价修改,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内容。由于选择的内容学生比较熟悉,贴近自己的生活,所以学生完成的效率与质量都出乎意料。在学习第二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我选择了高一学生考试成绩做统计,这样学生学习积极,劲头高涨,知识点掌握的也快。根据本节的学习目标,自己不仅把本节的学习要求穿插到学生成绩表中,而且还加进了拓展内容,这样学生既完成了教学要求,又提高了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水平,一举两得。同时、学生在完成本节教学内容后不仅提高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体会到电子表格中函数的魅力。在第三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中,因为学校要搞“六十年校庆”活动,自己就选择这个机会让学生用“多媒体信息的加工”制作出宣传我们学校的宣传片。通过制作这个作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和集体的才智,积极主动地学习、交流探讨。作品无论是思想性、创造性、艺术性还是技术性都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自己融入了所领会的科学精神和教学经验,创造性地调整教材内容和结构,达到了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是,我每一轮的教学内容调整都不是重复的、不变的,而是每一个阶段都要根据学情、教情变换教学内容。

二、根据现有的教学硬件设施,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使用,我们学校的网络机房配备了专门的教学软件。自从新课程改革后,信息技术课程被纳入了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在线考试科目,每年的六月份,高二学生要参加结业考试。针对学业水平考试的题目要求,自己利用现有的教学软件把教学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比如,考试内容中的选择题、判断题,自己对每一章节内容都设计好题目,用教学软件下发到学生机供学习练习,也可以利用教学软件的“在线考试”功能进行章节、单元、综合测试,强化学生学习记忆。考试类型中的操作题,自己会在相应的章节内容学习完成后,把考试的要点设计到题目中,一般情况下发到学生机,学生完成后上传到教师机进行批阅,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利用“教学演示”功能给学生分析讲解。在教学过程中,自己积极主动地利用手头一切可以利用的硬件条件,充分地服务于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推行的几年里,自己全面贯彻“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有关要求,在“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适时地调整,实现“教师教”和“学生学”方式的变革,打造出具有个性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获得学生信息素养和课堂效率的双赢。

(作者单位 山西省翼城中学)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课程标准考试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