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2013-05-17成先艳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1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问题情境课堂气氛

成先艳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强调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的广度、参与的深度、参与的态度。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数学学习方式。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尽如人意,有的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师生交流。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当前课改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气氛;问题情境;教学手段

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和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北京师范大学曹才翰教授指出:“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这个过程。”而且,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性反馈,还有利于个性品质的养成。

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尽如人意,有的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师生交流。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当前课改关注的热点,也是每一位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试从几个方面作些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

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教学气氛的人际关系为前提的。”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教育的过程本是教师和学生不同生命体之间的信息交流,这信息不仅有知识的内容,更有情感的蕴含,我们常会发现学生因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努力地学习他的课,这说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教师关爱学生,满腔热忱、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个学生是营造良好教学气氛的关键,特别是对传统教育中被称作“后进生”的学生,教师更应想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竭力地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表扬。老师的话语、关怀、信任和鼓励,都会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动力,从而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二、根据课题需要创设问题情境是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关键环节

一部电影、一本书,好的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观众、读者的心。让你有非看完不可的冲动。一节课的开头,一个问题的提出也是一样。能否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促进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有一个好的开头是非常关键的。

在讲授某个新知识之前,教师提出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而暂时又无法解决的问题,设置悬念,引入新课,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学习“对数”一节课时,老师提问:“若函数解析式y=13×1.01x是表示从1999年开始,经过x年后我国的人口总数为y,同学们可以计算15年后、20年后我国的人口数吗?”学生回答:“可以,直接利用计算器。”再问:“如果想知道哪一年的人口数达到18亿、20亿、30亿呢?会计算吗?”学生想了一下答:“不会。”学生教师则说:“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今天学习对数。”从而使全班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

教师还可以根据中学生好奇心的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让学生充分发现和解决问题。如,学习“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时,可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室的墙壁、天花板、桌面、地面等之间的关系,积极发现了空间两个平面的两种关系。学生心理上有了满足感,从而后面学习有饱满的精神。

引入新课时,还可以利用诗句引入。如,讲“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时,先在黑板上写出这样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然后问学生:“这句诗说明了什么问题?”这说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个物体,那个视觉效果可能不同,因此,要比较真实地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了。从而引入三视图定义的教学。这种新颖的引入法,让学生产生一种惊奇感,怎么数学课讲起诗句来了呢?立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参与教学。

三、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是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性的重要途径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就把学习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知学、好学和乐学。认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而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教师的激发和培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设置“陷阱”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老师讲过的知识,做过的例题,即使讲过两三遍,学生再次遇到时还是做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认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设置认知冲突可以强化学生注意,促使头脑保持一般警觉和知觉集中。认知冲突的设置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确定学习方向,凝聚思维焦点。教师利用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含糊点、易错点或盲点,制造出相应的知识“陷阱”,引诱学生“落入”其中,再将学生从中“救起”或引导学生进行“自救”。这种制造陷阱,暗设认知冲突的做法,对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是非常有效的。

师:这个解题过程正确吗?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一向是老师出题,学生做题。今天轮到学生来评判解题的对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立刻被激发起来,从而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

2.反客为主

在课堂练习时,有些习题,部分学生会解,教师可请一名学生来当“教师”,并不是只让他把自己的解题过程板书出来,而是要求他向全班同学讲解题思路和解法,采取这种“反客为主”的教学手段,不但给了学生一个表达思维活动、发展语言的机会,教师同时也得到学生反馈的信息,而且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同、思维方式相近,学生会更认真听,效果比教师讲还好,还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直观手段

善于运用直观手段进行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参与,还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学习“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以教室的门为例,由于门框木柱与地面垂直,而且,无论门转到什么位置都有门面垂直于地面,从中很容易得到一个结论: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4.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能使学生通过直觉引起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念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精神集中、心情舒畅地,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吸取知识。多媒体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它突破了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等方面的限制,教和学的双向回路的多通道传递信息,使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更加优化、效益更加明显。特别是我们高中数学中圆锥曲线的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演示各种圆锥曲线的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定义等,对于提高学生主体参与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社会在变化,高中数学教学也在改革和变化。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性的探讨,我认为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等是帮助教师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 广东省清远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问题情境课堂气氛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