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运动负荷问题的探究

2013-05-17叶建新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1期
关键词:运动负荷运动技能

叶建新

摘 要: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引起教育工作者的特别关注,体育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参与运动实践,并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新知、积累健身经验,实现健康的目的。但运动负荷的问题一直是体育教学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那么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怎样安排才算合理,教学质量效果又如何呢?

关键词:运动负荷;运动技能;质量效果

一、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应适当

一堂体育课如果学生的活动达不到一定的运动负荷,便不能促进其身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也不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动作,完成新的体育健康课标准。然而有老师认为体育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把运动负荷尽可能增大,进行大运动量教学,效果不是更好吗?其实这是片面的,没有正确理解教育教学,如果体育教学只是为了发展学生身体素质,那就没有必要开体育课了,可以改为课外锻炼课或身体素质训练课。

笔者看过山区学校初三体育公开课,教师为了把运动负荷尽可能搞得让学生得到锻炼,先实心球练习,紧接着进行30米障碍跑接力游戏,然后进行高抬腿和跳绳等强度大的练习,下课后个个筋疲力尽,这样的体育课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而且和现在提出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相符。运动负荷是为体育教学服务的手段,应该安排得当,力求做到恰到好处,而不是盲目追求教学质量,随意加大运动负荷。体育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兴趣,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阵地。但要组织一堂既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技能又能锻炼身体的体育课,那就得深入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课。

二、增大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应该防止影响和破坏对运动技能的掌握

在体育教学中增大运动负荷应该遵循一个共同的准则,那就是不仅要考虑对学生的身体锻炼,同时不能影响和破坏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巩固,如在过栏的技术没有掌握好的情况下,过早要求提高速度和增加栏的数量,甚至进行100米全程的跨栏练习,或者组织接力比赛,这样学生往往为了速度和安全,做出的不是跨栏动作,而是跳栏动作,当他形成了跳栏的动力定型后,要纠正过来,要比初学还要花更多的时间。有时增大运动负荷的过程,可采用诱导练习法,不但增大了运动量,而且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巩固。

三、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大小,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农村学校还比较落后,不能采用先进的测量方法去分析运动量,所以体育老师较多采用脉搏跳动的次数和体育观察方法来评定运动负荷是否合理。由于不同教材的项目不同,例如田径、体操、篮球等对运动量的分析也有所区别,即使是同一项目的教材,例如田径中的短跑、跳高和推铅球,对其运动量的分析也应有所不同,绝不能说脉搏跳动多少次就合理。初三体育课如学习双手投掷实心球和50M×5跑步,学生脉搏跳动每分钟最高可达160次,学生实际锻炼的运动密度占课时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初一体育课,学习垫上运动肩肘倒立和跳箱分腿腾越,肩肘倒立练习25次以上,跳箱练习25次以上,总运动量已偏大,可是由于运动密度不是很大,所以学生脉搏跳动每分钟最高达140次,相比之下,不能说初一学生运动量小。如果我们分析运动负荷不从教材的特点去分析,只是追求脉搏次数,容易引发伤害学生健康的事故。因此,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必须根据学生的体质、气候、教材等不同因素去分析,使学生在体育课中练习次数较多,而运动量只保持在中上水平,笔者认为这是体育课较理想的运动量。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效果

在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只要让学生玩得痛快,乐得开心就以为教学质量高,实质是对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片面理解。教学质量应以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为依据,细细考察研究分析学生具体的参与状态,运动后的身体素质,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等变化和发展多方面来决定。

例如可以从掌握运动技能方面入手:①用5~6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优化组合的自择权,采用自发的分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安排各种各样的练习形式和方法,要求学生在完成练习的次数、距离、时间及质量上自行决定。②用1~2分钟的时间教师针对学生的出现的不规范动作进行讲解示范。③用6~7分钟的时间纠正不规范的动作。④用2~3分钟的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⑤用10~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并尽可能地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机会,让学生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去掌握运动技能。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改变课堂结构入手,以形式多样的游戏,情节丰富的故事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绝大多数学生会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牟先涛.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解决运动负荷的思考[J].体育教学,2007(2).

[2]顾渊彦.体育课运动负荷测定有待完善[J].体育教学,2007(2).

[3]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广东省梅县畲江中学)

猜你喜欢

运动负荷运动技能
浅析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
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与密度研究
田径教学中运动技能迁移规律的运用探讨
浅议青少年业余训练科学地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