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秋饮食风俗多多

2013-04-29龙山

读书文摘 2013年9期
关键词:暑气三候桃核

龙山

立秋是秋季的开端,虽然秋后暑气难消,仍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里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中国古老的养生之道最注重季节气候变化,四时不同,饮食起居随之变化。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这时候就要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

立秋后,北方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什么是“贴秋膘”呢?在炎热的夏季,大部分人都有厌食之感。一旦立秋,就意味着凉爽的天气快到了,于是就萌发了要吃点美食的想法,如吃炖肉,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桃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天津等地立秋时节流行“咬秋”。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预防痢疾。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少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按照中医理论与中华养生学,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这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为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

(选自《节日吃食俗 养生自有道》/魏世平 主编/东方出版社/2012年6月版)

猜你喜欢

暑气三候桃核
陕图诗会
节气与物候
节气与物候
江澜新潮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燎沉香
“借”来的成功
手中的桃核
圈里事儿
立冬,原来“冬”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