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013-04-25王玉国

考试·教研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问题情景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王玉国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的教学方式也在发生着变革。创设数学问题情景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问题情景创设的原则必须遵循启发诱导,直观性,及时反馈,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是选准新知识的切入点,设计问题一定要有梯度,有连贯,能引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通过设计概念的发生,扩展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创设变式问题情景,对例题(习题)挖掘与引申,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问题情景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56-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的教学方式也在发生着变革,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1 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1 启发性

在教学中贯切启发诱导原则,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用通俗形象,生动具体的事例,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形成一种智力活动的刺激,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获取知识。

1.2 直观性

在教学中创设具有直观性问题情景,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首先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这样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书本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正确、合理地创设直观性数学问题情景,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并理解数学结论,掌握数学方法,应用直观性从不同的感觉渠道同时向大脑输送信息,自然能使信息互相强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结论的理解和掌握。

1.3 趣味性

教学的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与学生的兴趣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首先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感兴趣,即使就是简单的作业讲评,都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是否被调动,是否能够达到预计的评奖效果。初中阶段的学生绝大部分有表现和展示自我的欲望,而在有些课堂上,学生们“举手难”的原因是教师给学生搭建的展示平台不适宜学生展示,教师在给学生搭建这样的展示平台时,根据不同的知识特点搭建不同的平台。即要创设适合学生兴趣的数学问题情景。

我在进行一堂作业评讲课时,是这样设计的:我事先宣布下堂课进行作业评讲,向全班征聘小老师。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提高了许多。到作业评讲课时,“小老师”们踊跃上台,积极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思维,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下面听的同学也非常认真,当然评讲的效果也就很不错了。

1.4 渐进性

教学过程是信息双向传递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是不能不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学生的接受程度不一定如教师所想象,所以教师在进行问题情景创设时,要把问题的提出设计的有一定的梯度,也就是渐进性原则。

适宜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不切实际,抽象空洞的问题情境只会使学生产生高深莫测的心理困惑,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要注意一定的方式。

2 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是知识的切入点,设计问题要有梯度,有连贯,能激起学生的注意和良好的情感体念。

2.1 概念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

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来说要经历概念的形成、概念的表述、概念的辨析、概念的应用(包括概念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等阶段。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有效的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类比、猜想、归纳、抽象、概括、推广等思维活动,探究规律,得出新的数学概念。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概念的产生过程,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认识水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能力。概念教学的问题情景创设一般有以下形式:

2.1.1 类比式问题情景

在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具有相似性,在进行这些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回顾和研究已学过的概念,研究它的属性属性,然后创设类比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尝试给新概念下定义。这样,学生对新的概念的认识就容易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得以同化与构建。 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教学时,可以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进行类比。

2.1.2 感性式问题情景

有些数学概念源于现实生活,是从实际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比如数轴的概念。对于这些概念教学可以通过一些感性材料,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温度计,体会温度计的刻度设计的规律,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数字的排列规律,引入数轴的概念。

2.2 变式问题情景的创设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处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变式教学是对教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换,以暴露问题的本质,揭示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可以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给人以新鲜感,能够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够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是对已经学习的知识,不能变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能解决了。因此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狭窄性。因此,对变式训练的情景创设,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各种问题情景,营造出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思维能力的培养,全面素质的提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问题情景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方法
浅谈“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